快科技 7 月 24 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我国首台全链条 " 四川造 " 土压平衡盾构机—— " 川山甲 1 号 " 在成都新津的中铁智能装备制造基地成功下线。这台被誉为 " 地下钢铁蛟龙 " 的重器,专为攻克极端环境下的永久冻土施工难题而生。
" 川山甲 1 号 " 拥有 3.72 米的开挖直径,整机长度约 135 米,其核心设计目标是在零下 40 摄氏度的极寒环境中保持高效稳定掘进。
为应对冻土挑战,设备在关键技术上进行了多重创新:刀盘采用 15.5 寸滚刀,配合小刀间距与大开口设计,结合强劲的主驱动和推进系统,在保障高效开挖的同时,有效防止了施工中常见的 " 结泥饼 " 问题。
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主结构部件以及电气、液压、流体等核心系统,均选用特殊耐低温材料和元器件,并配备了专用加热设备,确保整机在冰封环境下依然能可靠运转,堪称冻土施工领域的攻坚利器。
作为集机械、电气、液压、传感、控制等技术于一体的大型自动化掘进装备,盾构机零部件数量超万个,仅控制系统就包含 2000 多个控制点,被誉为 " 工程机械之王 ",是国家基建实力的重要象征。
" 川山甲 1 号 " 的诞生地——中铁智能装备制造基地,由中铁工业联合四川省水利发展集团、中铁六院集团共同组建,于 2023 年 9 月落户成都新津。此次下线仪式上,除主角 " 川山甲 1 号 " 外,在该基地完成的首台再制造盾构机 " 中铁 502 号 " 及大型配套装备也同步亮相,展示了基地在高端、多元化隧道掘进装备制造领域的综合实力。
该基地正着力打造西南区域首个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智能总装生产线,以 " 灯塔工厂 " 为目标推动数字化全流程管控,构建 " 研发 - 制造 - 服务 " 全链条生态体系。
基地全面建成后,将形成年产盾构机 14 台、隧道施工专用设备 50 台套、钢结构 50000 吨的生产能力,预计年产值可达 18 亿元,并带动超千人就业,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轨道交通及地下空间开发提供强大的装备支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