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07-24
坚持“C端优先”,主攻高频科室 夸克AI医疗的“用户逻辑”胜算几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AI(人工智能)+ 医疗场景落地加速,王小川的百川智能选择 B 端(面向企业)路线,夸克进场则坚持从 C 端(面向消费者)切入。

7 月 23 日,夸克方面宣布,其健康大模型通过中国 12 个核心医学学科的主任医师笔试评测,并正式将 " 主任级医生 " 集成至夸克 AI 搜索的 " 深度搜索 " 功能中。

当搜索市场重新被 AI 搅动,夸克在健康咨询垂类场景发力,也可以看作是围绕搜索心智进行功能性差异化的战略延展——当前遇事不决问 AI 的背景下,有个靠谱的大模型 " 医生 ",可能会吸引不少用户。

但需要指出的是,在 AI+ 医疗这个细分赛道,和医院合作能直接锁定付费端,面向普通用户则很难完成商业化闭环。不过,夸克方面在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目前阶段商业化不是重点,他们更关注用户价值积累和长期能力建设。

聚焦呼吸科、皮肤科等高频科室

7 月 23 日,夸克方面宣布,夸克健康大模型通过中国 12 门核心学科的主任医师笔试评测。目前," 主任级 AI 医生 " 能力已集成进夸克 AI 搜索,用户在检索健康问题时可通过 " 深度搜索 " 调用。

据介绍,夸克健康大模型以通义千问为基础,并针对医学垂直场景进行了工程化训练。夸克健康算法负责人徐健表示,训练健康大模型不仅是让 AI 回答医学问题,还要训练它学会医学思维。

夸克方面表示,健康大模型的核心突破之一,是构建出 " 慢思考能力 ",即融合了链式推理能力和多阶段临床路径建模,驱动模型在面对复杂医疗问题时,分阶段完成推导。

" 现阶段医疗大模型核心的痛点还是准确性不够。" 夸克健康产品负责人姚垚表示,从这个视角看,模型在任何场景中的应用只要具备正确性能力,就都不是问题,只是需要时间,这也是最基础的健康模型竞争力。

当问及是否会针对精神科、罕见病等更垂类的医学学科开发专属模型时,赵存忠明确表示,现阶段仍将聚焦高频科室,例如皮肤科、消化内科、呼吸科等线上用户表达最多的方向。

赵存忠解释,尽管未来可能根据用户需求开发针对性的交互机制和诊疗模型,但前提是要先满足普适化的需求,再向下延展。" 基础的能力搭建完,专科的特殊需求做起来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我们可以做各个科室的技术诊疗或交互,核心是有基础的产品能力和技术能力。"

在 AI+ 医疗的探索中,行业分歧正逐渐显现,如百川智能等企业选择押注聚焦医院系统的传统 ToB(面向企业)模式;3 月,百川智能与北京儿童医院、小儿方健康共同发布全球首个儿科大模型—— " 福棠 · 百川 " 儿科大模型。

同时,不少巨头正加速布局面向 C 端用户的 AI 医疗产品,字节跳动旗下的 AI 医疗助手 App" 小荷 AI 医生 ",腾讯此前发布的面向个人用户的 " 健康管理助手 "AI 智能体等。与此同时,京东健康、美团医药也在探索 AI 能力与原有医药零售体系的融合路径。

C 端优先,商业化不是重点

在当下医疗 AI 创业者普遍期望进入医院、获得临床数据 " 加持 " 的背景下,夸克依旧选择坚持 C 端优先。

" 医疗机构的场景与我们现在的场景不太一样,我们还是 ToC 的场景,更多是围绕大量用户宽泛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聚合解决。" 夸克健康运营负责人赵存忠认为,ToB 和 ToC 的需求逻辑完全不同。医院不同专科的需求极为个性化,如果聚焦在大量的 B 端个性化的需求,可能会耗费大量资源," 不是我们想做的事情 "。他指出,目前已有庞大的 C 端用户基础,夸克更希望围绕 C 端需求,持续满足用户。

对医院合作的问题,赵存忠表示,在满足 C 端用户需求的过程中,一定要与医疗机构合作,但并不一定非要满足医院专科化需求。" 核心还是与大医院的专家做更多合作,医疗服务一定要通过医生。" 夸克更关注医生对模型的训练、评测和认可。

面对市场对 AI 医疗商业化节奏的关注,夸克方面明确表示当前商业化并不是重点,目前核心考量依然是用户价值,而非短期收入指标。

" 我们更多看用户是否愿意留存,如果真正解决了问题,这块肯定有增长。" 赵存忠透露,团队内部确有基于专业视角构建的多维度评价体系,覆盖活跃度、留存率、满意度等维度。

赵存忠也直言,从整个医疗行业来看,ToC 的付费路径 " 尚未走通 "。至于市面上流行的 " 医疗数字人 " 方向,赵存忠认为,那是典型的 ToB/ToD(面向企业 / 面向开发者)路径,更多服务于医生群体,由医院或药企承担费用。" 如果每个人都做(数字人),投入会很重,而且只能服务医生所管辖的几十个或几百个慢病。" 他强调,医生数字人还需要时间,是很难标准化的事情。" 给中国 Top100 的医生做数字人,这是有可能的,但耗费的精力、算力很大,不过中间有很多普适化共性的东西。"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医学 医疗 百川智能 医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