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瑞财经 程孟瑶
一瓶有保质期的饮料,能有多大的升值空间,又有什么收藏价值?
7 月 22 日,# 原价 5 元一瓶的红色尖叫被炒到 8900 元一箱 # 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这款零售定价 5 元一瓶的饮料,因为 " 绝版 ",在二手交易平台被标出 78 元、188 元,甚至是 8900 元一箱(15 瓶)的二手价。
在农夫山泉京东官方旗舰店,其他颜色 " 尖叫 ",同规格的售价仅 61.38 元 / 箱。对于高价红色尖叫,不少网友直指 " 我觉得这应该是炒作。"
究竟是刻意为之的安排还是应差阳错的市场行为?红色尖叫的爆红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
有两个事实是,推出限量版红色尖叫,是农夫山泉(09633.HK)去年的营销策略之一;而今年 7 月,资本市场也见证了农夫山泉的强势回归,总市值重回 5000 亿元。
巧合的是,这款红色尖叫,2024 年 7 月生产,保质期到 2025 年 7 月 31 日前后。正好陪伴农夫山泉走出了那场舆论风暴。
01
" 最难喝饮料 "的限定复活
时间回到 2004 年,当时农夫山泉成功注册 " 尖叫 " 商标,并且推出一系列功能性运动饮料,比如西柚味的蓝色尖叫,柠檬味的绿色尖叫。
但配方里含绿茶、竹叶提取物和牛磺酸组合的红色尖叫,以其魔性的口感,被网友选为 " 最难喝饮料 " 榜首。有人形容像 " 泡烂的草根水 ",有人戏称是 " 抹布泡发液 "。实际上,他的官方口味叫 " 人参复合果味 "。
2018 年红色尖叫停产,逐渐淡出消费者视野,直至 2024 年,尖叫品牌迎来 20 周年。为了给尖叫品牌注入新活力,3 月 " 尖叫 " 推出乳钙型、茶氨酸型两款新口味,包装分别为橙色和紫色。
8 月,作为营销活动的一环,农夫山泉限量复刻了一万箱红色尖叫,宣布限时回归。这款售价 75 元 / 箱,每箱规格 15 瓶的 " 复刻版 " 红色尖叫,电商限量共 1 万箱,7 天售罄并连续 4 天登顶 " 天猫 " 功能饮料新品榜首。
与此同时,红色尖叫还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针对打工人的 " 重参之我只想尖叫 " 活动,意图引发群体情绪共鸣。随后农夫山泉宣布停产,明确表示 " 永不复产 ",这批饮料彻底成为喝一瓶少一瓶的绝版品。" 红色尖叫 " 则作为一种社交符号成为 " 历史 "。
直到今年 7 月,就在这批红色尖叫即将 " 绝版 " 之际,却因为高溢价登上微博热搜。
面对二手市场的疯狂炒作,农夫山泉作出回应:红色尖叫已停产,且产品有保质期的,建议消费者谨慎购买二手平台商品。至于是否会重新销售,工作人员称需以实际销售情况为准。
尖叫品牌方 " 尖叫 SCREAM" 也在社交媒体平台表示:" 感恩厚爱,受宠若惊 ",呼吁大家 " 理性消费,别当冤种,临期饮料真不值得砸钱 "。
02
市值重回 5000 亿港元
无论是炒作还是市场行为,但可以肯定的是,推出限量版红色尖叫,的确是农夫山泉去年的营销策略之一。而回顾 2024 年,农夫山泉经历了上市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这家曾以 " 大自然的搬运工 " 形象深入人心的企业,随着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的逝世,在社交媒体的舆论漩涡中经历了一场重大的品牌危机,钟睒睒更是被贴上 " 现代版农夫与蛇 " 的标签。
2024 年初,农夫山泉定下了双位数的增长目标,剑指 500 亿元营收大关,但实际增长近乎停滞。财报显示,2024 年全年营收 428.96 亿元,同比微增 0.5%,净利润 121.23 亿元,增幅仅 0.4%。相较于 2023 年营收、净利双线 28.4%、42.2% 的高增速,全面下滑。
资本市场反应更为剧烈,财报发布次日,农夫山泉港股股价一度下挫 10%,市值单日蒸发超 300 亿港元。此后,其股价一直在低位徘徊,9 月 30 日一度降至 22.73 港元 / 股,为上市以来的最低位,总市值不足 2600 亿港元。整个 2024 年,农夫山泉股价缩水 23.4%。
钟睒睒跟是一反常态,数次登上央视舞台,话题聚焦在农业,意图以工业助农、惠农,躬身到一场社会普惠运动中。"2024 年对于农夫山泉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的品牌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冲击和考验。" 钟睒睒在年报中对股东们表示。
好在这场舆论风暴最终化为农夫山泉发展的转折点。2024 年三季度之后,农夫山泉的股价开始摆脱舆论的影响,走出了独立行情。
财报显示,2024 年,农夫山泉饮用水营收 159.52 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21.3%,营收占比也从上年的 47.5% 跌至 37.2%,遭遇历史性大缩水。
但同期茶饮料产品高速增长,营收 167.45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32.3%,占总营收的 39%,反超包装饮用水产品,成为业绩第一大来源。
今年以来,其股价也在震荡中稳步回升。特别是进入 7 月以来,7 月 10 日开始,农夫山泉股价就开始迅速增长,7 月 17 日开始,又连续 4 个交易日明显上扬,总市值重回 5000 亿港元,创下近一年来的新高。不过在 7 月 23 日和 24 日连续两日回落。24 日报收 44.90 港元 / 股,总市值 5049.66 亿港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