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瑞财经 李姗姗
20 多年前,当国内大多数车企还在依赖进口电子部件时,陈泽坚(CHEN ZEJIAN)带着团队啃下了第一块硬骨头——自主研发汽车仪表。
这位出生于 1964 年的澳大利亚籍华人工程师,在国外完成学业,取得博士研究生学位,并先后在澳大利亚曼内斯曼威迪欧公司、澳大利亚西门子威迪欧汽车履职,2001 年决定回国创业,成立了芜湖埃泰克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埃泰克 ")。
他深谙国产供应链的痛点:" 没有自主技术,永远只能看人脸色。"
二十年磨一剑,埃泰克的产品线从最初的车身控制器,扩展到覆盖智能座舱、动力控制、自动驾驶四大领域。
随着公司的发展,陈泽坚带领埃泰克冲击资本市场,但埃泰克的 IPO 之路并不顺利。早在 2023 年 1 月,埃泰克就曾与中信证券签署辅导协议,后来悄然终止,如今携新券商华泰联合证券再度冲刺上交所主板,拟募资 15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创立埃泰克后,陈泽坚曾短暂地在奇瑞汽车研究院担任副院长,而就是这短短的 7 个月任职时间,让他与奇瑞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01
奇瑞、小米投了,减持套现6.15 亿元
早在埃泰克诞生时,就有了奇瑞汽车的扶持。
2002 年 12 月,埃泰克成立,公司初始注册资本为 200 万元,由澳洲埃泰克、奇瑞科技分别持有 51%、49% 股权,前者由创始人陈泽坚实际控制,后者正是奇瑞汽车旗下投资公司。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事汽车电子产品的埃泰克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天眼查信息显示,埃泰克成立至今已完成六轮融资。
除了天使轮奇瑞汽车以及 Pre-A 轮安徽当地国富基金的加持,雷军的小米集团也先后参与了埃泰克两轮融资。
2021 年 11 月,埃泰克拿到小米、复星、华业天成等机构的 A 轮融资。彼时,小米已宣布正式下场造车,埃泰克成为小米在官宣造车后的投资标的之一。
2022 年 7 月及 10 月,埃泰克接连完成 B 轮和 C 轮融资,其中,在融资金额超 3.5 亿元的 C 轮融资中,小米追加了 7000 万元投资。
在奇瑞和小米以外,埃泰克背后还站着中金、兆易创新、同创伟业、基石资本、九格资本、安徽高新投、东风产投、国泰君安创投等知名机构。
而奇瑞汽车早年投资埃泰克后,随着公司估值增长,大量减持股份 " 回血 "。
2022 年 7 月,奇瑞汽车旗下瑞创投资对外转让埃泰克 292.23 万元注册资本对应的股权,套现 5000.12 万元;2024 年 1 月,瑞创投资再次对外转让其所持公司的 10.90% 股份,套现 5.5 亿元,并向奇瑞股份捐赠其持有的 14.99% 埃泰克股份。
递表前,即 2024 年 12 月,小米、复星亦通过低价转让股份分别套现 1500 万元、8086.23 万元,其股权转让价格为 24.57 元 / 股,较同年 1 月股转价格 37.57 元 / 股低了 34.6%。
递表前,奇瑞汽车通过奇瑞股份持股 14.99%,小米通过小米长江基金、海南极目、小米智造累计持股 14.07%,中金资本合计持股 5.56%,华业天成持股 3.45%,中信证券持股 2.18%,基石资本持股 1.31%,复星持股 1.26%。
据招股书,截至 2024 年 12 月最后一轮股权变动时,公司估值为 33 亿元。此次 IPO,埃泰克拟发行不超过 25% 股份,募集资金 15 亿元,由此测算发行后市值约为 60 亿元。届时,公司估值将翻近一倍之多。
同时,奇瑞汽车、小米集团所持埃泰克股份将分别价值 8.99 亿元、8.44 亿元。
02
实控人控制34.36% 表决权,四个月套现 1.93 亿
除了投资者减持股份以外,作为埃泰克的实际控制人,陈泽坚的减持次数却更为频繁。
2022 年 6 月,由陈泽坚全资持股的芜湖佳泰将所持公司 0.32% 的股权转让给国资西电研究院,转让价款为 506.46 万元。
同年 7 月,芜湖佳泰对外转让公司 160.73 万元注册资本对应的股权,套现 2750.06 万元。
紧接着,三个月后,芜湖佳泰再度减持公司 493.83 万元注册资本对应的股权,套现 1.6 亿元。
综上,陈泽坚通过芜湖佳泰三次减持,累计收获 1.93 亿元。
递表前,陈泽坚通过芜湖佳泰以及澳洲埃泰克合计控制公司 34.36% 的表决权。
而澳大利亚籍的陈泽坚实现控制权的路径颇为复杂。
一方面,他通过芜湖佳泰及境外实体澳洲埃泰克直接持有公司 27.77% 股份;
同时,芜湖佳泰为员工持股平台顺泰投资、伯泰克企管、宜泰企管、泽创企管、芜湖易泰的执行事务合伙人,芜湖佳泰与该持股平台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并与其他股东沈嵘、LUO CHANGAN 建立一致行动关系,陈泽坚通过这两种方式又分别控制公司 4.88%、1.71% 股份。
招股书显示,沈嵘出生于 1965 年,中国国籍,未在公司任职;LUO CHANGAN 出生于 1958 年,美国国籍华人,目前在埃泰克子公司易来达担任首席技术专家。
03
挖来前东家高管,董事长年薪345.51 万元
埃泰克之所以能获得著名车企奇瑞汽车的鼎力相助,与陈泽坚的履历脱不开关系。
创立埃泰克后,在 2005 年 5 月至 2005 年 12 月期间,陈泽坚曾兼任奇瑞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在这仅仅 7 个月的任职时间里,他与奇瑞结下了不解之缘。
目前,埃泰克的多个关键职位由出身奇瑞的高管来担任。
其中,由奇瑞股份提名的副董事长李中兵,历任奇瑞股份项目经理、部长、副总监、研究院副院长、总监以及奇瑞科技技术总监、执行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务。
李秋生在埃泰克身兼多个要职,包括董事、副总、财务总监及董秘,其曾历任奇瑞股份财务部会计员、会计师、副主任会计师、主任会计师、高级经理。
此外,公司前监事张昊亦曾担任奇瑞股份财务部会计员、会计师、副主任会计师、销售财务科副主任会计师等职务。
除了奇瑞汽车,陈泽坚还从另一前东家西门子威迪欧汽车挖来高管。公司董事刘纯朋、前监事雍成浩以及副总周晓云、唐敏,在加入埃泰克前,均曾在西门子威迪欧汽车技术(芜湖)有限公司任职。
此外,公司董事王阳由小米长江基金提名。
作为埃泰克的掌舵者,董事长、总经理陈泽坚拿着领先公司一众高管的薪酬,2024 年,其年薪为 345.51 万元,这个数字在上市公司高管里也相当有竞争力。
其次是副总经理、技术总监陈湧,其 2024 年领薪 148.04 万元。而身兼数职的李秋生年薪只有 71.61 万元,其余董事胡海龙、刘纯朋分别领薪 111.36 万元、52.79 万元。
04
业绩持续增长,奇瑞汽车贡献超五成收入
埃泰克与奇瑞汽车的联系不止于股权和高管方面,更渗透到业务层面。
资料显示,埃泰克是一家汽车电子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同时为客户提供汽车电子 EMS 和技术开发服务,产品覆盖车身域、智能座舱域、动力域以及智能驾驶域四大核心功能域。
2022-2024 年,埃泰克实现营收分别为 21.74 亿元、30.08 亿元及 34.68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9414.4 万元、1.97 亿元及 2.13 亿元。
埃泰克业绩持续增长的背后,有关联方奇瑞汽车的力挺。
2022 年 -2024 年,埃泰克对奇瑞汽车的销售收入分别为 6 亿元、10.63 亿元、18.69 亿元,各期销售额占公司关联销售的比例均超 99.99%,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7.60%、35.32% 和 53.89%,逐年升高。
对此,埃泰克在招股书中坦言," 奇瑞汽车作为公司主要客户之一,如公司未来与其合作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动,则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不仅如此,埃泰克对前五大客户销售集中度亦较高。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 73.16%、80.92% 和 84.38%。
05
车身域电子产品毛利率走高,智能座舱域电子产品毛利率低于同行近半
大客户的高度集中,相对制约了埃泰克的议价能力。
报告期内,车身域电子产品是埃泰克的营收支柱,各期贡献超 55% 收入。而该产品的销售价格持续下滑,期内分别为 82.65 元 / 件、76.71 元 / 件及 72.48 元 / 件,三年累计降价 12.3%。
此外,动力域电子产品、智能驾驶域电子产品、汽车电子 EMS 平均价格亦累计大幅下降 27.32%、33.33%、10.91%。
对此,埃泰克表示,一方面,受整车厂商客户的价格年降政策影响,相关产品平均价格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受市场波动影响,原材料中占比最高的车规级芯片采购价格较高,带动产品平均价格较高,后续芯片价格回稳,导致价格下调。
不过,公司主要客户越来越多的车型使用价格更高的座舱域控制器和车载显示屏的组合,替代了原有的数字仪表配置,带动了智能座舱域电子产品平均价格上升,由 2022 年的 770.88 元 / 件大幅上涨 61.83% 至 2024 年的 1247.53 元 / 件。
埃泰克 " 以价换市场 " 策略下,产品销量明显增长。2022 年 -2024 年,公司主要产品销量总计为 1582.19 万件、2411.23 万件及 2829.72 万件。
与此同时,毛利率亦呈现上升势头。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14.85%、16.25% 和 17.12%。
具体来看,仅有车身域电子产品毛利率持续上扬,而智能座舱域电子产品、智能驾驶域电子产品、汽车电子 EMS、技术开发服务毛利率在 2024 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与同行相比,经纬恒润车身域电子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 24.69%、19.29% 及 19.36%,整体走势有所下滑,但埃泰克的车身域电子产品的毛利率却一路飙升,分别为 12.13%、15.66% 及 21.04%。
埃泰克解释称,公司与经纬恒润生产的车身域电子产品均为定制化产品,根据客户的功能需求进行产品开发并量产,量产规模受客户车型的种类、销量等因素的影响,且双方主要客户差异较大,导致双方产品在用料、成本及定价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因涵盖产品种类不完全相同,毛利率水平可比性不高。
而在收入逐年提升的智能座舱领域上,同行可比公司 2024 年平均毛利率 19.34%,而埃泰克该类产品 2024 年的毛利率却仅为 10.61%,相差近一半。
对此,埃泰克表示,一方面,由于公司原材料采购规模相应较小,规模采购效应不及前述同行业公司,因此提高了公司产品的单位成本;另一方面,公司座舱域控制器相关产品较同行业公司起步较晚,现阶段为积极拓展市场份额,采取 " 以价换量 " 的竞争策略,产品毛利率水平相对较低。
06
超 35% 营收打 " 白条 ",踩雷破产车企损失 1.73 亿元利润
客户高度集中的另一个弊端是应收账款问题。
2022 年 -2024 年,埃泰克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 7.45 亿元、10.86 亿元和 12.27 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34.26%、36.11% 和 35.39%。
其中,来自奇瑞汽车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 2.42 亿元、4.28 亿元、5.64 亿元,占公司应收账款余额比例为 32.51%、39.41%、45.95%。
报告期内,埃泰克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 3.59 次、3.29 次、3 次,逐年下降;公司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分别为 6404 万元、7260.71 万元、1.19 亿元,逐年升高。
截至 2024 年末,埃泰克还因踩雷哪吒汽车、大运汽车等破产车企,合计有 5577.72 万元 " 预计无法收回 "。
据悉,大运汽车已经宣布破产重整。2024 年 11 月 23 日,大运汽车内部发布《关于大运汽车重整的声明》称,公司流动资金遭遇阶段性周转困难,已依法按程序进行重整。
合众新能源汽车是哪吒汽车运营主体,2025 年 5 月 13 日,合众新能源汽车被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申请破产审查,6 月 19 日正式进入破产程序。
由于踩雷哪吒汽车和大运汽车,报告期内,埃泰克产生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分别为 1573.5 万元、1587.38 万元、5439.39 万元,产生存货减值损失分别为 2398.79 万元、2814.23 万元、3474.01 万元。两项损失合计 1.73 亿元,侵蚀利润。
附:埃泰克上市发行有关中介机构清单
保荐人、主承销商: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发行人律师: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
审计机构: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评估机构:上海东洲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相关公司:奇瑞汽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