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车志TopCar 07-24
握紧拳头的吉利 才是最能打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吉利与极氪科技的合并并非没有挑战,但是合并后的好处显然更加诱人……

极氪与领克合并的余音还没有散去,7 月 15 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并协议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中国汽车圈,至此,吉利汽车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它的拳头终于攥紧啦!

而在此之前,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汽车业务分别有吉利、吉利银河、吉利几何、极氪、领克、雷达、LEVC 翼真、睿蓝、路特斯、极星和沃尔沃等十余个品牌,而且几乎都是在独立运作,真正能做到盈利的却一只手数得出来。

整合,势在必行

毫无疑问,在全球汽车市场竞争环境愈发复杂,尤其是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赛道几乎已经进入 " 淘汰赛 " 阶段的严苛现实,比亚迪、特斯拉等新能源头部企业已经通过规模化和垂直整合等优势持续筑牢价格和成本实力,而华为系和小米两家科技玩家的光速入局,让整个行业一方面必须卷价格,一方面又必须加快包括生产制造、装备配置、智能驾驶、算力平台等全维度技术实力的积累或迭代,每一个环节几乎都牵扯到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再像过往那种多生孩子好打架的发展模式,肯定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发被动。

作为上一任国产汽车一哥,极车君相信吉利始终抱有当车圈一哥的雄心,但当下的市场环境已经不再允许你浪费哪怕一点点资源了,必须以高度整合的全要素资源来应对快速发展变化的汽车消费市场。

举个例子,在此之前的整个吉利系对于 A 级轿车市场的产品布局,吉利主打帝豪 L 燃油车和帝豪 L HiP 插电混动,领克主打领克 03 燃油版车型,而极氪则是极氪 007 纯电车型,虽然看上去它们相互之间不会抢彼此的客户,但是从整个大盘来看,帝豪 L 和领克 03 没有纯电版车型,极氪 007 没有插电混动车型,无论车型、品牌还是技术层面,它们真就是各玩各的,几乎不会让消费者产生任何联想,完全没有形成任何合力。

而在合并之后我们将看到什么?答案其实很快就会出来,已经上市的领克 900 打头阵,即将上市的吉利银河 M9 和极氪 9X,三台 "9 字辈 " 的大型 SUV 以相同的平台架构和不同的造型设计、动力总成等,从 20 万到 60 万元的核心市场几乎全覆盖,从品牌、产品到技术等充分联动,又互有差别;而这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研发成本的大幅降低。

内部成本大幅降低

在今年初极氪与领克合并之际,极车君曾采访极氪科技 CEO 安聪慧,就得到过明确的答复,两个品牌合并之后,仅在研发、供应链、制造、营销与服务、渠道建设等方面,据估算就可以节省数以十亿计的费用,而且效率会更高。

而这些事实上也印证了吉利控股集团对此次合并的官方表述:旨在强化吉利汽车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和成长性。合并后的吉利汽车将实现对燃油、纯电、插电混动、醇氢电动等多种动力形式的全面覆盖,并完成对主流、中高端及豪华汽车市场的全方位布局。

数据显示,截止 2025 年上半年,吉利控股集团总销量 1,931,698 辆,同比增长 30%,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 1,001,496 辆,同比增长 73%,新能源渗透率 52%,集团整车销量连续三个季度超 90 万辆。其中,归属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销量为 140.9 万辆,其中含吉利、领克、极氪的新能源车型总销量为 72.5 万辆,同比增长 126%。从总销量来看,吉利控股的销量仅次于比亚迪和上汽集团,而且差距不大,距离第一名仅差约 21 万辆,为此,吉利还将今年的销量目标从原定的 271 万辆增至 300 万辆。

当然,吉利与极氪科技的合并并非没有挑战,但是合并后的好处显然更加诱人,极氪品牌的高端基因将帮助吉利主品牌高端化的更快提升,而吉利的百万辆级供应链规模可以显著降低极氪的采购成本……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吉利 领克 吉利银河 领克03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