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 07-25
终于醒了,药品采购不能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还不算太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谭浩俊

文章首发于 " 谭浩俊 ",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7 月 24 日,国新办举行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 " 十四五 " 时期深化医保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在发布会上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中选规则方面,优化了价差计算的 " 锚点 ",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同时报价最低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看到这则消息,既感到欣慰,也颇觉无奈。欣慰的是,有关方面终于醒了,终于知道药品采购不能简单地以最低价作为参考,而要考虑报价的合理性了。因为,一味以价低作为药品采购的主要参考,不仅会出现滥竽充数现象,还会影响企业的创新积极性,让真正执着于药品创新的企业也放弃创新,而只考虑药品价格,考虑能够进入医保目录。

无奈的是,从近年来药品采购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家医保局也好,地方医保局也行,每次发布的药品采购消息,都是以药品价格降低多少为目标,没有说明药品价格降低后是否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而医疗机构和广大患者的感受,却远没有医保部门反映的那么好,药品生产企业更是反响较大。特别是高度重视创新药研发的企业,积极性严重受挫。如果再不调整药品采购思路,继续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药品采购的主要参考,药品采购就会走入另一种歧路。

而这种现状,近年来有关药品采购不能只看价格的呼吁,也从前两年起就持续出现,且呼声越来越大。直到现在,医保部门似乎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开始转变思路,要对最低价中标方式进行改革,要求报价最低企业说明报价的合理性了,是不是太被动了,是不是让人觉得很无奈。

不过,这项改革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也并不那么简单。因为,所谓说明最低报价的合理性,企业都能说得理直气壮。什么降低成本,什么减少中间环节,什么节省各种开支等,医保部门也不可能一家一家地去查,一家一家地去核。最后结果,极有可能成为摆设,无法真正形成约束。

要想改变最低价中标带来的问题,又不影响减轻看病成本、降低患者负担、解决看病贵的问题,还是要制定和设计一套更加科学、完整、理性、客观的药品价格采购评价体系,对药品价格、药品质量、药品服务等各个方面,都有完整的指标体系,能够定量评价,而不只是定性分析。如此,最终就都会落到药品价格上。

这也意味着,医保部门要跳出药品价格看问题,跳出医保看问题,既要考虑药品价格,也要鼓励企业药品研发,尤其是重点药企,更要有一些支持和激励政策。切不能因为最低价中标,影响企业的药品创新积极性,影响新药的开发和推广。

医保政策不仅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指引,也是推动药品创新、加大药品研发投入的重要手段。目前的药品采购政策,从表面上看,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方面,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从本质上讲,还没有真正解决医保方面的根本问题。一方面,药品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药太少,绝大多数创新药都是依靠国外进口,导致药品价格难以降低。所降低的药品价格,大多是非创新药,或者仿制药,不利于整体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不利于降低药品价格。

另一方面,困扰药品价格的肠梗阻,还没有完全打通,药品经销商的抬价作用仍然四处发挥,没有真正形成从药企到医院再到患者的直通效应。其中,医院和医生还在扮演着药品经销商的媒子,损害患者利益。医疗反腐查出的案件,就足以能够说明,在医疗领域,腐败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也正因为如此,医保部门不仅要刀锋向内,切断自身存在的腐败、懒政等问题,也要密切与卫生健康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的配合,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不是烂泥萝卜擦一段、吃一段,只会打补丁,不会谋全局。

新浪头条 | 大鱼号 | 雪球 |

百家号 | 东方财富 | 智云平台 |

京东金融 | 小红书

商务合作,24 小时内回复,合作邮箱:Thjly@126.com

作者谭浩俊

微信thj19881007

微博|谭浩俊微财经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