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弹琴 07-25
从地图上解码中国古代战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没有地理,就没有历史。——费尔南 · 布罗代尔

关于读历史,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位置都会有与众不同的感受。

不管是历代帝王将相、先贤大能,还是当代学者精英、政企执牛耳者,他们已经用自己的历史观给出了最真实的答案。

读历史,为了记住我们来时的路,也是为了更好地布局未来,你甚至可以这么理解,历史和未来是辩证统一的时空连续体。

读历史的作用,这里我们不做过多论述。

我们来重点说学科交叉学习:透过地理看历史,借地图之力,观天下之势,通过地图来解码文明 DNA 的演变。

" 学科交叉 " 近年来已越发成为高频词,这种趋势在历史、地理研究领域更是势不可挡。

细想其核心在于只有突破了传统历史和地理认识问题的视野壁垒,才能打破学科知识的 " 孤岛效应 ",将分散的认知凝聚成合力,以应对更复杂问题的分析。

我们来用 " 盲人摸象 " 这个成语打个比方: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盲人摸象的主体。

不同的人因为位置和视角不同,摸到的大象部位也不一样,摸到腿的会认为腿就是大象,摸到耳朵的会认为耳朵就是大象,而实际上每个盲人只能摸到大象的一个部分,因此他们的描述都是片面的,也只有从更多的角度尝试去不断描绘这只大象,才能更接近大象的客体本质。

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从局部认知到整体把握,必须站在全局和多维的高度,才能全面而真实地把握事物的本质。

历史和地理这两个学科的结合,就是 " 盲人摸象 " 思辨思维的最直接反应。

其实地理和历史就应该让一个老师来教,否则很多历史事件你是理解不到位的,只会凭主观猜测得到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1)古代荆州在哪里?为何此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2)关中为什么成为历代帝王龙兴之地?中原和中国到底有什么区别?

(3)韩赵魏三家分晋,为何成为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

(4)诸葛亮北伐,为何一直死磕 " 祁山 "?

想要对上述问题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知,结合地图来看,则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形和势,则一目了然。

以关中为例,关中亦称八百里秦川,东临黄河,其余三面都是高山险阻,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易守难攻。

关中为什么叫关中?

因为在过去进出秦川只有 4 个险要的关口,东面是函谷关,南面是武关,西面是散关,北面是萧关。

秦始皇统一中国便是从函谷关出兵中原;散关往南就是陈仓道,韩信 "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 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诸葛亮六出祁山,从汉中到关中的路,诸葛亮一一走过,也由此就诞生了著名的《出师表》。

再说河北,古时的河北指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因为在黄河以北,所以称为河北。从燕昭王的金台纳贤到燕太子丹易水送别荆轲,从赵国的崛起与衰败,到桃园三结义,自古燕赵多慷慨之士,因为慷慨多有悲歌。

                    秦关中图                   

黄巢起义图

燕云十六州图

地理是历史的舞台,更是王朝兴衰的无声见证者。

通过地理的视角来研究历史,我们能够获得更广阔的视野,更清晰地理解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发展特性、关系状态以及其中的人类活动。

古人讲 " 左图右史 ",现代人们说 " 史地不分家 ",两种说法其实都是深刻揭示了历史与地理之间天然的共生关系,二者如同硬币的两面,共同构建了人类文明进程的立体图景。

今天,小编要推荐一套《中国历史大地图》。

老牛精选

《中国历史大地图》

点击下图购买

地图专家李不白,同时也是百万畅销书作家,其毕业于武汉大学地图学专业,后从事地图编辑工作十八年,编辑出版各类地图产品近百种,曾获裴秀奖银奖。在地图和历史的结合研究方面深有造诣,其作品 " 透过地理看历史 " 在历史地理分类已成为现象级读物。

李不白先生历时 5 年,精心打磨编绘,现重磅推出含有 20 个朝代的《中国历史大地图》系列,内含 18 张对开尺寸、正背印刷、共计 79 幅历史地形图。

分层设色图,全景式超大幅面。山形水势如临眼底,以颜色变化反映海拔的晕渲地图,高山平原、沙漠雪域在地图上一目了然。

通过彩色的地形地貌、重点城市、古战场、兵家必争之地、州府驻地、重要的关隘渡口等全部采用古今地名对照,更方便历史爱好者查找研究。

    唐朝图局部 1

唐朝图局部 2

唐朝图局部 3

用彩色地形图展示为何所处地理环境会影响各大战争的布局,甚至影响到各时期政权的存续?

亦可通过九大地理单元的各自特点分析地理与历史之间的特殊关系。

可使读者直观感受到 " 山河铸就王朝兴衰 " 的历史逻辑。

同样,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主要历史事件、战役、战争都可通过地形、地貌和海拔高度等地理环境去反映,其演进的底层逻辑和路线变得一目了然。

借地图之力,观天下之势,李不白先生完美地将地理与历史相融合,以超大幅面高清地形为基底,以学术著作为依据,结合古今地名对照,来展现中华历史的辉煌与沧桑。

透过地图看夏商周至明清的历史演变,构建中国历史通识框架,一览文明兴衰传承。

1、每一张图都在解码中华文明的 DNA 信息。

(1)包含 20 个朝代,18 幅历史地形图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

(2)编著者:李不白

尺寸:对开,580*862mm

页数:36 页 /18 张

纸张:105 铜版纸

工艺:双面覆膜

装帧:精装

出版时间:2025 年

包装:盒装、卷筒两种包装形态可二选一

2、权威性

学术根基:以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为主要依据,结合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的著作、众多历史学者的文献记载、研究成果等,以及近些年的考古新发现、最新的行政区划等现行资料汇集、更新而成。

3、功能亮点

全要素呈现:地形地貌(彩色分层设色)+ 古战场 / 关隘 / 州府驻地(古今对照),直观还原历史地理逻辑。

超大幅面设计:单张图展开尺寸为 580*862mm,便于细节研读与墙面展示。

耐用材质:双面覆膜工艺,防水抗撕,耐折叠,适合大众读者反复翻阅或对照文史资料研学使用。

4、差异化优势

(1)高清地形地貌,明晰具体方位,提升地理认知,总揽全局。

(2)

古今地名对照,政区更新后的划分参照,信息可视化。

(3)图例简洁,适合搭配所有中国史阅读。

(4)

以颜色变化反映海拔高度的地貌图,其高山平原、沙漠雪域在地图上一目了然。

地理为经,历史为纬。百万畅销书作家、资深地图专家李不白先生匠心编绘,倾力打造《中国历史大地图》全系列(共 18 幅),以权威、精准、直观的超大幅面历史地图,为您开启探索中华文明的全新视角。

地理是历史的舞台,更是王朝兴衰的无声见证者。

人们常说 " 史地不分家 ",这一说法深刻揭示了历史与地理之间天然的共生关系,二者如同硬币的两面,共同构建了人类文明进程的立体图景。

温馨提示:请登录老牛精选小程序中查看订单详情,商品发货后才能查看物流信息。您也可添加客服小哞微信 mr_moo123,咨询商品和订单详情。推品推荐、商务合作,请添加 Shidaizoe 微信。更多好书推荐,请关注公众号 " 老牛的读书时间 "。

                                                                                       

关注公众号 " 老牛的读书时间 "

更多好书推荐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