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22小时前
人民日报:“转人工客服”应该更方便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本报记者    季觉苏

《人民日报》(2025 年 07 月 25 日 第 11 版)

" 我想退款!"" 我不满意内容!"" 请转人工客服!"…… 在某知识付费平台上,在上海工作的李女士连续发送了十几条请求,试图联系人工客服,申诉一门她刚购买不久的课程存在虚假宣传。系统的 AI 客服回复却始终冷冰冰—— " 您好,请查看课程简介哦 "" 课程属于虚拟商品,暂不支持退款 "。

李女士说,这一刻,她不是客户,更像是在与一台自顾自说话的机器 " 搏斗 "。

最终,她输入 " 我要投诉 " 几个关键字,AI 才终于 " 松口 ":" 请稍等,正在为您转接人工客服。" 但排队人数有 10 多人。李女士等了半个多小时,问题才终于由一名真正的客服人员来处理。

在 AI 客服广泛使用的今天,这样的经历并不罕见。越来越多消费者发现,想 " 找个人说话 " 正在变得越来越难。不少企业会在转人工客服之前设置多轮引导式提问,不断推荐模板回复,或者将 " 转人工客服 " 隐藏在多级菜单之后,增加消费者转人工客服的难度。

" 怎么又多了一项投诉?" 一家设计师香氛品牌的外包客服团队负责人杨先生很是头疼,投诉数量和团队的工作绩效直接挂钩。" 出于成本的考量,客服人员的数量是按照日常规模来配置的。" 杨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00 人的团队每天刚好能处理 3000 到 5000 个订单咨询。" 但遇到节假日,订单量可能突然增加 3 倍,这 100 人肯定顾不过来,我们只能靠 AI 挡住前面的咨询流,把有限的人工资源留给紧急的问题。" 杨先生说。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唐健盛说:" 当前 AI 客服更擅长处理流程化、结构化的问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足,无法感知到消费者的愤怒、焦虑等情绪,对于一些模糊语意的理解能力差。" 唐健盛建议,企业应在 " 人机协同 " 方面下功夫,明确设立人工客服入口,当 AI 无法解答时,应主动弹出 " 转人工 " 按钮。此外,企业也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薪酬与价值对等机制,加大在客服人才方面的保障力度。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人民日报 虚假宣传 上海 知识付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