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07-25
【网观西安】陕西话,嫽滴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你说你跟额还是没结果,再难听的话你忍着先嫑说。"

" 你到底要奏撒尼。"

……

最近,很多外地网友彻底迷上了陕西话。前一秒听自带 " 重低音炮 " 效果的陕西话版歌曲上头,后一秒就刷到莫文蔚、王心凌等一众明星,在演唱会现场学习陕西方言。

随手一搜," 陕西方言 "" 陕西口音 ",评论区的高频词是—— " 上头 "" 带感 "" 有气势 "" 莫名想学 "。但这口方言的魔力远不止于此,在听着 " 土 " 得掉渣、狠得像锤的腔调里,竟藏着 " 雅 " 得惊人的千年古韵,更戳中了无数人关于家乡的滚烫记忆与身份认同。

陕西话,到底凭啥让人又笑又爱又上头?

" 西北种不出玫瑰,捶死你是额最汹涌的爱意。" 这句调侃,道出了陕西话迷人的反差感——表面 " 咬牙切齿 ",内里却藏着深厚底蕴。

以西安话为代表的关中方言,咬字重、中气足、浊音多,天生自带一股" 硬核 "Buff。比如,把头叫 " 撒(sá)"、把坏叫 " 狎(h ǎ)"、把骂人叫 " 觖(jué)"、把狂傲叫 " 张(zhán ɡ)"、把怎么叫 " 咋 "(zà)……

电视剧《武林外传》台词

万能的语气词" 咧 "" 额 "" 瓷 "" 怂 " 等,则是西安人表达情绪的润滑剂和放大器。" 逛美咧 "(逛得真爽)、" 嫽扎咧 "(好极了)、" 累成马咧 "(累坏了),生活百味,尽在 " 咧 " 中。

再加上西安人的万金油句式:" 把啥一啥 "。早上起床把脸一洗,把牙一刷;出门把工作一寻,把饭一咥;看完这篇文章,把赞一点,把论一评,把文一转。节奏感十足,透着一股子爽利劲儿。

在这种独特口音的加持下,陕西人讲话,仿佛让文字突破了次元壁,充满画面感和力量感。无需华丽辞藻,单靠字词发音的" 狠劲 ",便能四两拨千斤,豪爽之气扑面而来。

电视剧《护宝寻踪》台词

什么?你说听起来" 土 "?实则 " 雅 " 得很!

贾平凹曾在《西安这座城》里写道:" 最是那土得掉渣的土话里,如果依音笔写出来,竟然是文言文中的极典雅的词语,抱孩子不说抱,说‘携’,口中没味不说没味,说‘寡’,即使骂人滚开也不说滚,说‘避’。"

事实上,陕西话(以古长安音为基础的雅言)曾是华夏正音。据史料记载," 至圣先师 " 孔子读书和给学生上课的时候说的就是陕西话。西安方言里至今还保留着非常多文言文,许多古诗用西安话诵读,方能体会其韵律与深意。

比如《诗经》" 月出皎兮,姣人嫽兮 ",这个 " 嫽 " 在陕西话里正是 " 美好 "!代入方言,月下美人的皎洁面容瞬间有了画面。

这一口 " 又硬又雅 " 的方言,正是老陕豪迈直爽性格的生动注脚,更是古城千年历史流淌至今的回响。

当然,关中方言其实只是陕西方言 " 大家族 " 中的一员。

陕西方言版图可大致分为三块,分属不同体系:中原官话(关中)、晋语(陕北)、西南官话(陕南)。

陕西省方言分区图 西安外国语大学孙建华绘制

" 额 "(我)是关中话的标志性名片。但关中人的日常精髓,更在那些高频语气词" 呢 "(ni)、" 咧 "。" 嫽扎咧 "(好极了)、" 额知不道 "(我不知道)、" 今儿热滴太太 "(今天太热了),听着就透着股实在劲儿。指示代词也很有特色:近指 " 这里 " 说 " 致(zh ī)搭 ",远指 " 那里 / 那个 " 常用 " 兀(wù)/ 兀个 / 啊搭 / 兀搭 "。

想速成关中腔?不妨试着把普通话,一声读三声,二声保持不变,三声读四声,四声读一声,你就能无痛 Get 佟掌柜同款雅言。

与此相比,属于晋语语系的陕北贵族口音自带一股黄土高原的厚重感,鼻音是其显著特征。

趣味横生的 " 方言墙 " 人民网记者 孙挺 摄

把 un 读 ong(" 昆虫 " 变 " 空虫 "),把 en 读 eng(" 头晕 " 变 " 头拥 "),把 in 读 ing(" 因为 " 说 " 英为 ")。

要想学习陕北方言,像 " 风起云涌 "(f ē ng q ǐ yún y ǒ ng)属于基础题,而 " 做甚着了?"(干啥呢?)、" 吃兰么?"(吃了没?)、" 拉了?"(在吗?/ 走了?语境定)、" 拉克来了?"(哪里去了?)、"zua 兰么?"(怎么了?)则属于进阶挑战。

陕北人讲究实干,性格爽利,话语精炼," 表做一些么用的东西 "(别整那些没用的)道出了他们的处世哲学。

相比关中、陕北,陕南方言则要复杂得多。由于地处川、陕、鄂、豫交界之处,陕南方言堪称" 融合怪 ",尤其受四川方言影响最深。你能听到:" 鸡公 "(公鸡)、" 鸡母 "(母鸡)、" 睡瞌睡 "(睡觉)、" 七完大 "(吃完了)。山清水秀之地,口音也带着几分川渝的绵软与灵动。

方言,远非简单的交流工具。

它关联着人们共同的历史记忆、独特的生活智慧和深厚的情感认同。可以说,方言是地域文化最底层的" 操作系统 ",是塑造一方人精神气质的关键代码。

对外地人而言,这些裹挟着陌生腔调的梗点,是打开异域文化的一扇趣味之窗,是" 破圈 " 的快乐源泉。陕西话里那股子 " 吵架像重摇滚 " 的气势、" 把啥一啥 " 的利落节奏,乃至 " 捶死你 " 背后粗犷直白的表达方式,在新鲜感和反差萌中制造了强烈的喜剧效果和传播力。人们笑着模仿 " 嫽扎咧 ",也在无形中触摸到了三秦大地那股子豪爽、实在、爱憎分明的精气神。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台词

而对本地人,尤其是散落天涯的游子,一句地道的乡音,就是直抵心灵最深处的" 接头暗号 "。当佟掌柜的 " 额滴神啊 " 响起,当 " 嫽扎咧 "" 热滴太太 " 这些浸透了生活气息的词句在网络上重现,瞬间唤起的,是街巷的烟火、家的味道、童年的记忆,是那份无需言明的熟悉感与归属感。

电视剧《武林外传》台词

与其焦虑方言式微,不如拥抱互联网这个超级" 扩音器 "。

互联网的伟大,在于打破地域结界,让每一种乡音都有机会站上 C 位。陕西方言梗的爆火,就是最燃的例证。而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自信地摒弃 " 方言羞耻 ",在线上、线下自发性地增加方言的使用场景,大胆地说方言、玩方言、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 " 破圈 " 方言梗。

用方言直播、用方言唱歌、用方言讲述本地故事、用方言创作有趣的内容…… 当方言真正 " 活 "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社交媒体中、创意表达上,跳动在时代的脉搏中,它的生命力,只会更野、更嫽扎咧!

参考资料:

陕西话,把人都笑 y ō ng 咧!

https://mp.weixin.qq.com/s/Jm07KTGk9495M70XPJ5qMQ

" 撒嘛!" 这些西安方言你听懂了吗?

https://mp.weixin.qq.com/s/wefOqzjyF_r4_pwV-t_jxw

来源 / 网观西安

相关标签

陕西 文言文 孔子 效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