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铜川 07-25
高建群:阎纲先生十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阎纲先生十论

——阎纲先生新书《终幕集》序言

阎纲老先生整整九十四岁了,能活到那一把年纪,本身就是修来的福呀!看到阎老发来的视频,礼泉县城的街道上,一群乡里乡党,老少爷们,坐在水泥台阶上,有的在敲锣,有的在打鼓,有的在拍钗(学名铙钹),有的在拉二胡。这种情景,叫人想起中国文学有记录的第一件作品《击壤歌》,又称《尧舜古歌》的那种民间精神。"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掘井而饮,帝力于我何有哉!"

我的家乡临潼,距阎老的家乡礼泉,应当有百公里之遥吧!两地的民风都差不多。我们那里,将这种自娱自乐的民间形式,叫 " 自乐班 ",礼泉也应当是这样叫吧。

那扭扭捏捏拉着二胡的老人,就是阎纲。而那自乐班中,有些年纪大一点,甚至超过阎纲的,该当年就是自乐班成员吧。阎纲的经历是这样的。阎家是礼泉大户,他小时候随父亲住在西安城中。西安东大街有个东县门,阎家就住在那里。长安城过去叫京兆,它下辖两个县,一个是西北方位的长安县,一个是东南方位的万年县。万年县的地界,一直管到我们临潼新丰镇(那里也是何西来老先生的家乡。记得何老先生对我说,咱们是同学,我上学在解放前,那学校叫鸿门小学,你上学在解放后,那学校改名叫新丰中学了)。

阎老说的东县门,就应该是万年县衙所在地。那时日本飞机轰炸,于是这些聚集在西安城中的乡绅,又纷纷回到乡下躲避,这样阎纲随父母回到礼泉。

最近有个去世的女诗人灰娃,是我们临潼西泉人。她们姐俩就是在西安上学,遭日本飞机轰炸,从而回到西泉老家。然后姐妹两个瞒着家人,先到泾阳安吴青训班,再到延安。灰娃本名叫赵翠娥,组织安排,姐妹两个都嫁了长征过来的老红军。灰娃在晚年时,再嫁著名画家张仃。我和灰娃的姐姐熟悉,姐姐的女儿叫肖娓娓,是个书商,给我出过书。姐姐退休前是湖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少年阎纲回到礼泉,大约像上边所说的情形那样组织过自乐班,后来他又筹备建立礼泉县的第一个文化馆。全国解放后,他作为调干生,赴兰州大学学习,毕业后分到北京中国作家协会,先后供职《人民文学》《文艺报》等等。作为京华地面的著名评论家之一,他活跃在文坛高端长达七十年。我第一次见到阎老,是在北京和平里《中国文化报》那个大楼上,先生时任中国文化报总编辑。

陕西被称为文学重镇。陕西作家这几十年来名作辈出,名家辈出,期间自然有许多原因。但是,与旅居北京的这些陕派评论家(包括甘肃籍的雷达)的关注、推介、提携是分不开的。我在许多场面说过,陕西作家应当怀着感恩之心,感谢这些乡情浓烈,居高声远的评论家乡党。

从五十年代开始,柳青的作品,杜鹏程的作品,王汶石的作品,李若冰的作品,魏钢焰的作品,他们寄到北京,寄给《人民文学》,寄给阎纲、周明。阎纲说,我接下来就是三个任务,一直编发送审这些稿子,二是稿子发表后,给《文艺报》发评论文章,三是在张罗着组织研讨会。

新时期的陕西作家,更是得到过他和他们许多的关注。我这里就从略了。

" 知生至死 "、" 知进知退 " 是中国古文化人终生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

同时也是一种至高的民间智慧。

阎纲先生九十岁生日前夕,以一个金贵身子,回到家乡礼泉,回到他当年唱自乐班的地方,回到他漫长人生开始的地方。

琴书卒岁,归老北京(赫连勃勃语)。

再见了,油滑的男女,我要登到山上去,从高处来俯视你们(海涅的语言)。

阎老说,他回礼泉家乡养老,也有偶然的因素。父母不在,长兄如父。他的哥哥大他六岁。他从北京回礼泉看哥哥。哥哥在礼泉县城的一个民办的养老公寓居住。哥哥动员他也一起回来,公寓的老板也动员他。他被说得心动了,这样铺盖卷一背,回到家乡。

养老公寓是个五层楼房,有一个很大的院子。楼房没有电梯,阎老住在二楼。顺楼梯上去,右手第一家。拢共一间房,用玻璃隔个洗手间和卫生间,余下的地方,支一张床,一张桌子,放一个茶几。

我先后三次拜望过阎纲老人。一次是他刚回礼泉时,一次是阎纲先生九十岁庆寿,一次是他的一本新书《我在场》礼泉研讨会。

一个文化人,不论命运你把他放在哪里,他很快地就会带来一地阳光。他的学识,他的阅历,他的影响力,他的人格魅力,很快会形成一个大的文化圈子。而且这圈子会越来越大。

记得在新书《我在场》研讨会上,我说,看到今天来开会的业余作家们济济一堂,整齐地坐了两行子。这里边很多人我认得。他们中还有宝鸡那边的,渭南那边的。礼泉的这个文学热,文学大气候因阎纲回乡而带来的。

阎纲先生回到礼泉后,出了两本书,一本是太白文艺出版社给出的,叫《我还活着》,一本是陕师大出版社出的,叫《我在场》。

这两本书从文学的意义上说,很有价值,从文史史料的意义上来说,也很有价值。他是过来人,经历过中国文坛许多的事情,往事并不如烟,这些事情也许只有经历过,参与者才能说清。

阎纲老人回归故里的第三本书要出版了。他把书名叫作《终幕集》。他约我给该书题个书名,并写个序言。

我上面这篇文字,就是我为《终幕集》一书写的序言。

《终幕集》这三个字充满了悲壮之色。这是不是说这位世纪老人写完这本书后,就此搁笔了。我不知道!

我在写下《终幕集》这三个大字之后,后面又写了一段话。也许写上这段话,才能排遣我此刻的惆怅之情。这句话是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尤金 - 奥尼尔说的,而抬眼望去,那个名叫礼泉的关中名县,恰好在西安的西北。

" 瞧呀!西边的天空通红通红一片,人们说太阳落山的地方有金子!" ——摘自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尤金 - 奥尼尔代表作《榆树下的欲望》。

2025 年 7 月 23 日— 25 日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长征 临潼 陕西 日本 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