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V 两年增长 56 倍,小红书电商跑出文玩新样本。
定焦 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李云朵
编辑 | 方展博
十年前,盘串是大爷的退休仪式;十年后,盘串是年轻人的 " 赛博功德 "。
这种趋势并非错觉,在小红书上," 文玩女孩 " 的话题浏览量已经超过 34 亿,吸引 2700 万讨论;" 文玩手串 " 话题下也产生了 370 万篇笔记。近一年来,小红书上 " 文玩 " 月均相关搜索量突破百万次,其中电商搜索占据很大比例。
在这里," 女孩 " 早已超越性别标签,成为一种年轻态度代名词。当盘串、集珠成为潮流,文玩不再是特定群体的爱好,而是年轻人的 " 新社交货币 "。
这场变化的背后,不只是兴趣圈层的扩大,也带动了消费的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小红书文玩行业 GMV 增长达 56 倍,成为站内增速最快的电商品类之一。
" 文玩女孩 " 也早已不止于 " 带火了文玩 " 这么简单,它带动的是从用户需求、商家角色再到供应链模式的深层改造:手串不再是 " 中老年标配 ",而是年轻人手腕上的时尚表达;商家从单一的卖货角色,变成风格鲜明的品牌主理人;产业的供给不再以规模化和标准化为导向,而是围绕着用户喜好定制开发。
放在当下电商行业面临增长瓶颈的背景中,这种 " 内容驱动消费 " 的路径,或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小红书电商增长方式的窗口。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阿贝贝 "
谁能想到,过去出现在爸爸们茶几上的文玩核桃,已经变成了女孩们手腕上的 " 个性符号 ":菩提要染马卡龙色,翡翠做成 choker 款,念珠搭配辣妹装……印象中老气横秋的文玩,正在被年轻人玩出新花样。
细究这股风潮,为何它能在网络平台上亿级分享池中被看见?
一方面,是文玩满足了年轻人对精神慰藉和文化认同的双重渴望。
手串爱好者一朵向「定焦 One」分享,她从 2022 年入坑手串,当时备考的她偶然在小红书看到水晶科普帖子,于是在直播间购入了一串 " 助学业 " 的紫水晶,后来一发不可收拾,从水晶圈拓展到了文玩圈;Ariel 则更为直接,作为一名活跃用户,她经常刷到文玩的帖子,直到自己买了第一串碧玉:" 突然血脉觉醒,垂直入坑文玩 ",开启分享之路。
图 / Ariel 在小红书分享的文玩饰品
另一方面,潮流搭配属性也成了盘活文玩的重要因素,它已经成为个性表达的一部分。
" 现在很多人最初接触文玩,其实是出于搭配的需求 ",一朵称。香木雅舍主理人萌萌也注意到,文玩正从一种 " 古物收藏 " 转向 " 时尚单品 "," 不仅要有文化特色,还要有装饰的属性。"
当然,这场 " 文玩文化复兴 ",也有着平台效应的加持。
无论是一朵这样 " 被种草 " 的入坑者,还是像 Ariel 这样主动分享的 " 造风人 ",都借助内容社区实现了隔空交流。多位文玩品牌主理人提到,用户不仅会晒手串、聊心得,还热衷于分享干货,例如盘串的正确手法、如何判断材质优劣、不同文玩材质的寓意等等,甚至还会发帖求购、安利好货。正是这些无数微小的互动,为平台捕捉新趋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 " 数据样本 ",进而引导话题扩散。
截至目前,# 文玩女孩 话题在小红书上已经有 34 亿浏览量。在这里,文玩不再是冰冷的 " 收藏品 ",而是承载故事的 " 情感容器 "。
这种内容热潮,带来了实打实的成交。
数据显示,小红书大盘用户的文玩珠宝玉石购买渗透率已经达到 40.4%,文玩行业的 GMV 在 2022 年 -2024 年间实现了 56 倍的增长,这也是小红书电商增速最快的行业。
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商家找到了新的增长机会。做了十年线下生意的 " 老文玩人 " 萌萌,转型之路很有代表性。
2020 年,当她在小红书上发现大量年轻用户热衷讨论文玩,却苦于找不到靠谱购买渠道时,于是开始运营 " 香木雅舍 " 账号,将自己的线下经验搬到线上。她发现,这里的用户对创意设计、人文故事的追捧,远超传统市场对 " 包浆 "" 年份 " 的执着,并基于此对产品风格做了相应调整。几年下来,香木雅舍已在小红书吸引 16 万粉丝,店铺复购率达 40%,萌萌也被粉丝亲切称为 " 多宝女王 "。
除了像萌萌这种 " 文玩二代 " 的家族传承,也有人凭借内容破圈。秦思琦就是其中之一。
从小喜欢手工串珠以及东方古典美学的她发现,年轻用户对于文玩的需求存在缺口,于是从金融跨界,在小红书卖起了串儿,目前她主理的品牌 "Shannai Jewellery" 已拥有 50 万粉丝。其品牌原创设计 " 一梦敦煌 "" 柿柿如意 " 等爆款产品更是累计卖出上万条。
就这样,文玩被赋予了更年轻化的叙事,也被重新定义了消费链路——由社区原生内容引爆趋势,激发消费需求完成交易。
" 多身份 " 的主理人," 不将就 " 的消费者
" 文玩 GMV 两年暴增 56 倍 " 这个数字背后,其实藏着一个被忽视的事实——此前用户有庞大但隐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有用户直言:" 不是不想买,是找不到合适的 ",传统文玩产品不是千篇一律,就是款式老气、设计拉垮。
这个时候,谁能更准确地理解用户的需求,谁就能更快被看见。
多位文玩主理人表示," 兴趣 " 是她们创业的出发点。从金融跨行的秦思琦是,大厂运营出身的博主 " 一只肉丸 " 也是。她们先是深度玩家,然后发现用户需求,最终通过内容分享自然过渡到商业变现。
" 一只肉丸 " 对装饰品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发现整个行业缺少她想要的样式," 市面上很多做珠串 DIY 的,要不然就是风格不匹配,要不然就是没有用到非常好的材料。"
于是,她尝试自己 DIY,并将过程记录在小红书上。随着关注度的提升,许多人表示喜欢却找不到合适的购买渠道,最终她决定将自己的作品推向市场。如今,她主理的品牌 " 丸串儿 " 成了众多文玩爱好者的宝藏店铺。
肉丸从玩家到主理人的转变,也正是内容电商的核心优势——商家不再是被动的市场跟随者,而是能通过实时内容互动,成为消费趋势的 " 第一感知者 " 与 " 共同创造者 "。
图源 / " 一只肉丸 " 小红书账号截图
以往单一商家角色被打破,最具竞争力的商家不再是单纯卖货的掌柜,而是懂行的 " 圈内人 "。
而 " 玩家即商家 " 的生态能够成立,离不开平台的机制——能捕捉趋势,更能推动趋势落地,帮商家 " 看得见风口,也跟得上风口 "。
小红书电商文玩类目负责人介绍,当平台注意到某个话题用户的分享、互动甚至相关订单成交量增加时,平台会组织话题词,如 # 文玩女孩,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发帖并引导 KOL、KOC 等进行传播,来协助风向扩散。
这类运营,并不止步于内容端。在供给侧,平台也会主动介入,与商家共同挖掘尚未被充分满足的市场需求。
当 # 文玩女孩 等话题爆发时,平台会结合笔记和评论区中的高频关键词,如 " 木带宝 ""DIY"" 小 mm 数手串 " 等,从中发现用户的偏好特征,例如年轻女性需要更小巧、更时尚、更具有搭配属性的文玩产品。
随后,平台会筛选审美在线、有设计感的小品牌主理人和工作室,匹配市场中被忽视但庞大的隐形需求,先集中资源扶持首批种子商家,等到能稳定出爆款成为行业标杆后再规模化复制,带动更多商家跟进。
对于那些有设计能力但缺乏供应链的商家,平台也会提供资源,让工厂配合生产改进,形成有小红书特色的设计师品牌集群供应链。
这种 " 从内容中捕捉需求、再反向引导供给 " 的链条,逐步形成了另一种协作逻辑:不再是 " 生产了什么就卖什么 ",而是 " 用户想要什么,商家就去造什么 "。
对商家而言,这意味着他们有了更加一线的判断和更具针对性的反馈渠道,比起传统的买卖关系更具 " 活人感 "。
例如在小红书站内兴起的 " 木带宝 "(木头和玉翠组合)类目,就是这类共创机制下的产物之一。上述负责人提到,用户对文玩的需求强调装饰性和审美,因此文玩商家会尝试对材质进行重新组合," 木带宝 " 由此从一个搭配方式逐渐变成一个特定的品类。目前,# 木带宝 在站内已形成单独词条,获得 18 万浏览量。
秦思琦也提到,品牌设计师会长期关注站内评论和直播间的用户反馈," 哪种材料比较火,但是没有品牌在做,用户就会通过留言提需求。" 这种互动是她设计灵感的一个重要来源。
在这样的机制中,商家突破了以往的角色边界,推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而消费者能买到真正想要的东西,终于有了 " 不将就 " 的选择。
重新定义文玩"好生意"
当文玩 " 变年轻 ",做文玩的方式也变了。
过去几年,很多商家都在喊 " 生意难做 ",卷低价、买流量,反而越卷越难。但小红书上的文玩商家,感受却有些不一样。
萌萌和秦思琦都观察到,现在的年轻用户大多有自己的独特追求,不仅需要有文化底蕴,还需要有符合个人审美的搭配需求。
对他们来说,低价和爆款不是第一吸引力,相反他们愿意为喜欢的商品支付高溢价。比如,一条手串可能经过半年的设计打磨,从十吨原料中精选出 300 克材料,加上每颗 60 元的打磨工费,3000 元的售价不再是 " 贵 ",而是贵有贵的道理。这就让商家摆脱了 "9 块 9 包邮 " 的价格焦虑,能安心打磨好产品、好设计。
同时,由于这种生意模式改变了供需逻辑,不是 " 先生产、再卖货 ",而是 " 用户先种草、商家再供货 " 的反向链路,就降低了商家的库存压力和经营成本,让生产线更加灵活。一些工艺精细但产能有限的小型工坊,也找到了新的发展机会。
当然,这一过程并不轻松。
首先是认知层面。传统文玩商家对商品的审美大多停留在 " 材质审美 " 上,而年轻化消费者更偏向于 " 搭配审美 "。
图源 / "Shannai Jewellery 的店 " 小红书账号截图
以翡翠为例,传统的玉有一个观点叫 " 好玉不琢 ",更多欣赏的是材质。现在年轻用户更关心的是这只翡翠手镯戴上去是否和整个穿搭适配,这就需要商家转变观念。这个时候,平台起到了桥梁作用,帮助商家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
其次,在文玩年轻化的过程中,涌现出来更多的从业者,他们大多精通设计、用户心理,但存在供应链短板。对于这部分商家,平台也会帮他们找到一些供应链工厂,让生意跑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商家的角色也逐渐发生转变。他们不再是一口气囤满 SKU 的批发商,而是成为像拼乐高一样 " 组货 " 的搭配师:通过对多材质的采买,最后完成个性化搭配。如一串珠子里可能混搭多种材质、多种颜色,甚至融入不同文化符号。
这种 " 先设计、再小批量生产 " 的模式,也倒逼着供应链升级。过去,工厂往往只做一种材质、固定款式,生产端依附市场变化而被动调整。现在,在多材质搭配、多元审美趋势下,对工厂的柔性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文玩珠串尺寸为例,传统 12 毫米以上的 " 男性款 " 正在被 6-8 毫米的小尺寸取代。这种改变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基于大量女性用户在佩戴过程中的实际反馈。
最终,这种由 " 需求先行 " 的模式,不仅改变了交易方式,还重塑了整条产业链。这种模式也证明了:最好的生意,永远从读懂人心开始。
结语
当下的电商行业,正处在一个加速分化的阶段。一方面,不少商家仍陷在无休止的价格战和流量焦虑中;另一方面,小红书上的文玩品类却在两年内实现了 GMV 增长 56 倍。
这种强烈的反差说明,不是电商不行了,而是旧的逻辑正在失效,新的路径正在生长。
文玩的走红,不依赖补贴或平台强推,只是顺应着用户的节奏自然生长:用户分享内容,内容激发需求,最终倒推商家供给。消费由此水到渠成。
从这个角度来看,文玩的崛起不是某个垂类的意外爆发,而是一种可被复制的增长样本。尽管极少披露电商 GMV,但这一品类的变化,能够让我们看到小红书电商不一样的增长模式。这套逻辑,也在女装、家居等多个细分领域不断验证。
在电商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这条路径或许不是唯一答案,但它提醒我们:在流量之外,用户的真实表达,依然可以催生出新的可能。
* 题图来源于 unsplash。
关注并【星标⭐】「定焦 One」
第一时间收到精彩内容更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