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ekly周末画报 07-25
高定时装的观看之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封面服饰 Maison Margiela Artisanal 2025高级定制系列

Schiaparelli 2025秋冬高级定制系列

四天,27场官方日程上的时装秀,2025秋冬高定时装周相比以往短了一天。一面是Glenn Martens在Maison Margiela Artisanal的首秀,荷兰设计师Iris van Herpen重返日程所带来的亮点,几个重要时装屋所留下的空白 —— Maria Grazia Chiuri在Dior最后的作品已于今年5月提前上演、Valentino自Alessandro Michele上任便将高定改作一年仅一次发布,Fendi也暂时缺席本季。起伏参半,人们再次提起那些老生常谈:对比1947年Christian Dior推出"新风貌"(New Look)时高级定制在全球高达2万人的客户群体,面对今天这个仅有约4000人且呈快速年轻化、全球化趋势的新客群,高级定制还如何找到自己的相关性与立足点?对于几乎不会参与到高定消费,但依然每天被曝光于大量创意内容下的普通观众来说,品牌要想以高定的表现作为掌握创意、工艺、时装话语权的工具,以此不断拔高品牌形象,此路径所要求的审美强度、情绪力度上的阈值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高一些。

如果你对这种已有的极致还没有具体的概念,这些数据也许可以帮助具体化高定的极致:制作一件简单的高定礼服或套装平均所需制作时间为150小时;如果是带有高级刺绣的礼服耗时则常常达到1000小时;Maria Grazia Chiuri在Dior期间为时装博主Chiara Ferragni专门定制的婚纱花费了1600小时;Chanel的高级手工坊以刺绣、羽饰、服饰珠宝、金银饰、褶饰、鞋履、帽子、手套以及鞣革等不同方向进行了极其细致的分门别类;一件Chanel高定服装通常需要由4个人组成的小组完成,其中包括一位首席裁缝(première)和三位裁缝师;为客户量身打造一件完美的高定服装,有时候会需要甚至10次试衣,相对简单、直接从T台造型改制的款式通常需两次试衣,交付周期约为6至8周;Valentino位于罗马的工作坊现有约70名裁缝师,在系列制作期间可扩充至80人;而全球具备高级定制制作资质的裁缝人数有限,大约为2000人,这个群体被称为"les petites mains",字面意思是"小手"。

但我们所能具体罗列出的这些极致,都可尚且被归类至一个方面,体现了高定所需要的精湛技艺、繁复过程和严苛的要求,但时装的吸引力绝不只是依靠片面地将时间、工艺与昂贵的材料堆砌,它还需要更多:打造极致的幻想,塑造迷人的形象,讲述动人的故事,营造沉浸的剧情,输出先锋的观念,创新突破的手法……本季Balenciaga借Kim Kardashian复现《朱门巧妇》(Cat on a Hot Tin Roof)中Elizabeth Taylor的真丝裙与拖地皮草造型、Giambattista Valli上演如Jean-Honoré Fragonard的洛可可名作《秋千》(The Swing)般婀娜荡漾的氛围、Elie Saab重释玛丽皇后(Marie Antoinette)时代繁复绮丽的审美,加上Schiaparelli直观的线条勾勒、Ashi Studio极致的比例设计,它们都从不同角度应验着这种极致。

Chanel 2025/26秋冬高级定制服系列

今年的1月至8月,卢浮宫集结了来自45个品牌、历史跨度达百年的作品,围绕高定举办了一场展览。而刚刚过去2025秋冬高定正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前奏中:Glenn Martens呈现了他于Maison Margiela的首个系列、Demna于Balenciaga的十年谢幕之余,下一季Matthieu Blazy与Jonathan Anderson这两位极具时装话语权的设计师,都将交出他们加入老牌时装屋之后的首个高定答卷。这都说明了,这是一个梳理的绝佳时刻,携带着过往的经验去重新看到高定的时装语言与创意体系 ——

横纵交错,四分象限,我们以手法和面貌为坐标,将系列放入四种观察的维度,以"经典性""实验性""观念性""叙事性",作为X轴与Y轴的两组参数,试图通过这种观看方式去提炼和总结。

叙事性

叙事性是一种易读的时装,曾经的John Galliano、Alexander McQueen都是此间高手,他们能够以超强的、甚至沉浸式的叙事将观众拉入一种时装体验之中,既便是不了解时装的人也可以快速了解到他们通过服装所要表达的观点。

Robert Wun 

Fall 2025 高定系列

Chanel 

经典性

所谓经典更贴合于我们对于传统高定的认知,保持的优雅地强调和对制衣技艺的不断深耕。

Armani Privé 

Balenciaga 

实验更趋近于打破传统的那一派,那些衣服或许我们很难以想象被真实地穿着于任何场景之下,却是另一种角度去走向极致。

实验性

Maison Margiela Artisanal 

Iris Van Herpen 

观念性的秀变得更多,或许是因为现代人的衣着和场合开始变得融合,服装不表达情绪和故事,而单单表达一种态度,秀变得看似简单又难以看懂,又或许是受到了当代艺术的影响,观念性取代具体的故事、明晰的情绪,成为创作的内核。

观念性

上下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所谓经典更贴合于我们对于传统高定的认知,保持的优雅地强调和对制衣技艺的不断深耕,而实验则更趋近于打破传统的那一派,那些衣服或许我们很难以想象被真实地穿着于任何场景之下,却是另一种角度去走向极致。叙事性则是一种易读的时装,曾经的John Galliano、Alexander McQueen都是此间高手,他们能够以超强的、甚至沉浸式的叙事将观众拉入一种时装体验之中,既便是不了解时装的人也可以快速了解到他们通过服装所要表达的观点;但如今观念性的秀变得更多,或许是因为现代人的衣着和场合开始变得融合,服装不表达情绪和故事,而单单表达一种态度,秀变得看似简单又难以看懂,又或许是受到了当代艺术的影响,观念性取代具体的故事、明晰的情绪,成为创作的内核。

总之,抛开好坏与优劣之分,我们试图追溯当代高定的"栖息之地",了解它们共同塑造的当代高定面貌。事实上条条大路通罗马,正是这些参数的不同组合,才构成了时装景观的丰富性,以及为何时装值得我们深究。

我们首个要提及的,便是来自香港的设计师Robert Wun,作为如今鲜有的活跃在高定日程中的亚洲面孔,他的创作实际上正符合着普罗大众对于高定的设想:以挑战性的服装塑造强烈的角色感和戏剧性。Robert Wun的叙事是可以被快速领略的,恐惧、焦虑、情绪、想象,组成了他创作所带来的戏剧性,无独有偶,系列的发布也正选址于剧场化的空间:沙特莱剧院。

红色水晶绣在白色缎面上,像是沾了血的掌印;肩部附带假肢的斗篷;最后登场的婚纱造型,头顶安放着一个微缩人形模型支撑面纱,紧紧地抓住面纱;系列尾声作为超现实主义的巅峰,模特手臂被缠绕在颈部和胸口,仿佛是纠缠不休的幽灵。其他手臂则从袖口伸出,如同助力的义肢,争夺角力。时装评论人Vanessa Freidman形容这场秀让人会联想到让人联想到特鲁曼·卡波特(Truman Capote)和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作品。

扎实的传统高定廓形,壮阔的、完整的、戏剧张力极强的表现,正是因为这种组合才让Robert Wun成为近些年最受关注的高定品牌之一。

某种程度上,叙事性代表了一个系列的可读性,一种是Rober Wun这样的"虚构写作",还是一种则是"非虚构写作" —— 即带有明确的参考和指向。

仍然由内部团队主导的Chanel 2025高定系列,延续了这种具有丰富历史的时装屋擅长的"非虚构"叙事,从香奈儿女士的经历与创造中挖掘故事与元素。在巴黎大皇宫荣誉厅中由白色地毯、镜面墙壁、散落着绗缝靠垫的米色长椅组成的陈设中,照应着康朋街31号沙龙空间的怀旧的意味显然极了。系列回到让香奈儿女士和斜纹软呢及生涯中许多创作灵感结下缘分的苏格兰与英格兰乡野,也回到连接着香奈儿女士童年记忆的麦穗符号,结合工坊带来的高超匠艺,把一个纯粹的叙事在经典套装的细节里缓慢叙说:羽毛与薄纱绣饰打造出天鹅绒般的雪花,轻盈地落在羊毛呢大衣的肩头;斜纹软呢面料边缘装饰的绒毛饰边则和麦穗的意象巧妙融合,时而伴随狩猎夹克和步行靴传递独特的率性,时而伴随精巧的人字纹纹理与毛茸茸的轮廓质感散发纯真的温暖。

但同样是以过往为参照物,在Chanel,"高级定制"与"成衣"的界限是神圣不可逾越的。高级工坊像是充满魔法一般的卓越工艺依然在这场秀中的每一个造型里都体现得淋漓精致。而这场秀的整体氛围,正是为了向品牌的高定客户群体传达一个核心信息:经典价值依然恒久不变。美丽的服装,扎实的技艺,我们所期待的则是经典之余,我们将看见Chanel拥有什么态度。一个观点,或新的视角,希望在今年10月Blazy正式上任之后,掷地有声。

Robert Wun 2025秋冬高级定制系列

对了,同样栖身这里的,还有在立体造型、珠绣、刺绣上极力炫技并具象复现了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名作的Rahul Mishra以及受大马士革老城手绘天花板、雕刻木纹等美学元素启发的Rami Al Ali,受威尼斯旧时代室内设计风格影响的Julie de Libran。如果说老牌时装屋的传统做派有着丰厚档案和历史的地位的支撑,一些在日程上相对年轻的设计师及品牌,还需要"美"之外的更多个性与观点,以证才能,并以此让观众对其保持更长久的记忆点和关注度。

在这一点上做得绝妙的,是Daniel Roseberry,他不仅以一己之力复兴了Schiaparelli。他擅长去进行艺术化的叙事,并以此回扣着这个创立于1927年的时装屋所具有的鲜明的超现实主义和离奇风格。

Roseberry以这句意味深长的宣言,点名了这个系列所致敬的时代,即二战前的巴黎,那是设计师Elsa Schiaparelli成为超现实主义时装女王的年代,也是想象力野蛮生长的时代。Roseberry显然也是在不断挖掘着Schiaparelli的历史档案,但正因为Schiaparelli本身所具有的超前艺术性,使得这些档案被转译到今时今日的时装舞台之中,仍是具有审美意识的超前性的。

当然,其中也包括了Roseberry所研习的角度,比如这一季他便主要通过对Man Ray以及Horst两位摄影传奇的黑白摄影去研究Schiaparelli的档案作品。正因如此,整个系列充满了优雅克制的意味,倒置反穿的手法屡次出现在系列中,而后背缝制了假肢体与胸部的红色缎面束身礼服造型尤为另人印象深刻,项链处挂着一颗跳动的红色水钻心脏,悬在模特颈后,带来了令人惊艳的视觉效果。但同样的,黑色薄纱轻轻遮掩一套厚实的Donegal花呢套装表面,以及在近看时呈现出半透明质感的黑色波点西服,都保持着我们印象中高定所应具备的令人惊呼的制衣细节水准。

如同Schiaparelli曾经做到的,Roseberry将艺术性赋予了时装,这也是为何他所主导的Schiaparelli成为了最能代表当代搞定面貌的品牌之一。

另一位经典的拥趸是Giorgio Armani。Armani Privé本季系列名为"Noir Séduisant"(诱惑之黑),致敬夜色般柔润神秘的黑 —— 这也是Armani心中"优雅之夜"永恒不变的基调。廓形纤长而克制,正如他所描述的:"仿佛墨线滑过天鹅绒纸面,低调发光,毫不炫耀。"在这个系列中男士晚装被重新演绎为女性之身的优雅表达:高腰、细腿的黑丝绒长裤搭配宝塔袖短夹克、雕塑感强烈的非对称上衣,饰以裙摆、斜剪与褶边。辅以亮片、立体花卉、晶钻点缀、丝绒拼接,是一片安静之中加入了闪耀光芒,也是在极致的量体裁衣之外加入了更为丰富的制衣技法。

在呈现既撑得起场面、经得住端详的传统礼服这件事上,Armani Privé始终可以沉着优雅的腔调完成了任务。Armani所塑造的形象永远永远沉着、骄傲,这位91岁的设计师的决心与天赋正在于此,观念来自于此。我们很难在他的系列中发现超出常人对穿着概念理解的服装,正是这种对实用主义的坚持,让他始终坚守在对于真实的穿衣体验的塑造之中。时装记者Tiziana Cardini的观点也颇为有趣:

关注时装本身、在服装的技巧本身上做文章是高定的传统,经典的一个特性是,Viktor & Rolf对此的坚持是显而易见的,同时这对设计师组合对于观念的不断挑战,也是品牌的重要脉络,他们始终在做更具体的课题,更具体的对照组,更自我的游戏。这也是为何二人的高定作品更多被博物馆、档案馆而非私人顾客收藏。

在这一季,Viktor Horsting与Rolf Snoeren将眼光投向了一个他们鲜少触及,但却在高定世界中占有重要分量的元素:羽毛。整场秀共使用了1150根羽毛,全部为手工制作的仿真羽毛,材料包括彩色欧根纱等多样面料。另一个惊喜是,作为帽饰传奇人物Stephen Jones在这一季的加入,他为这个系列设计了一系列色彩浓烈、高耸入云的定制帽饰与头饰。

这是一对既严肃又极具幽默感的设计师,以热门游戏"愤怒的小鸟"来对这个系列进行了命名,却坦言:"我们想到羽毛 —— 但老实说也不太知道为什么。它当然是高定的一种经典元素,但从精神层面来说,它象征着自由,这点我们也很喜欢。"

这场秀依然充满了对于观念的塑造,整个系列是一场时装对照组试验,15对、30套在基础构造上相同的黑色服装的组内变量仅在于内部填充空气与否,却因此呈现完全不同的时装造型,间隙、体量、身体空间、对照张力中隐藏的……二人在新闻稿中说:此举意在讨论在场与缺席、外放与内敛的时装研究。

Demna无可厚非,是距离我们最近的这个时代的时装颠覆者,2021年他重启Balenciaga的高定系列之后的一系列作品,更论证了这一点。Demna的叙事性在于他的一场秀所要表达的概念是可以被清晰地阅读到的,但他却不会依赖于规则内的表现手法。

这一季Demna有一个简单直接的叙事落点,他以沙龙秀的形式致敬Cristóbal Balenciaga所代表的品牌历史,作为他的谢幕之作,Demna坦言这一季的大构想,是将Cristóbal最后20年高定生涯中的典型原型"解码",并与他个人的偏好融合,最终呈现出了一场从未出现在Balenciaga沙龙中的视觉体验。这是他创造的亲临感,对于不能亲临现场的观众来说,他准备了另一个配方 —— 在巴黎的不同地点进行取景拍摄下图册:打折行李店、五金铺门前,或是塞纳河畔、Balenciaga总部楼下,如他所言:"我想通过这些照片,致敬我心中的巴黎 —— 不是人们眼中的光之城,而是我所熟悉的’真实巴黎’。我想把高定带出宫殿、远离奢华沙龙,让它走进现实生活。"这种真实性,还包括了他在选角上所保持的多样性,当几乎所有其他高定系列依然都需要依靠有着典型身高身材的模特来呈现的时候,我们可以在他的系列中看到不同身形的人穿上高定的样貌。这既是带打破高定所造的泡泡般不切实际的梦,也是一种对规则提出的挑战,呼应了他对这个时装时代所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时装的民主化。

Balenciaga第54季高级定制系列

Balenciaga一年只发布一季高定系列,因此能不间断地进行面料研究和工艺尝试。高定所需要的极致,以另一种路径被实现着:印花完全手绘("耗时数周"),牛仔布由专门织机定织,一件法兰绒衬衫通过丝绸手工簇绣工艺完成。品牌甚至发布了一系列视频,细致拆解了如何通过极度精密的工艺营造出"仿旧"错觉 —— 例如裂纹印花、看似撕裂的串珠针织裙,实则是专为此开发的刺绣方式。其中还穿插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挑选了一名拥有非常规肩宽的健美模特前往那不勒斯多次试衣,要请当地的匠人专门为量体裁衣一件西服,由此得到了一件肩宽和胸围都超常规的大码西装,再于系列中将如此尺码的西装分配给不同身形的模特,由此得到了我们对他印象中的oversize造型。这些小道消息一般令人上瘾的实验故事,又何尝不是Demna针对高定所应具备的繁复工艺所提出的一种质问与挑战?

如果要论当代时装观念的最重要的塑造者,Martin Margiela必然名列其中。这位以解构主义为长的设计师,是上个时代的英雄,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受他影响的一代设计师正崛起的时代。曾为他工作过Matthieu Blazy,即将正式上任Chanel;在Dior发布了首个成衣系列的Jonathan Anderson则在秀后公开表示了他从Margiela那里所受到的启发。还有一位同龄设计师,如今42岁的Glenn Martens,如今则与Margiela的名字写在了一起。

Martens在选址上就进行了直抒胸臆的致敬,发布会发生于由Martin职业生涯中最后一个亲自设计的空间之中(2009春夏系列),墙面覆满剥落的旧纸,一群戴着精巧面具的模特缓缓走出,带着古老、神秘、奇异的气质,仿佛从现代召唤出了来自过去那令人崇拜的幽灵。在为Maison Margiela创作的首个系列(还是最具代表性的 Artisanal系列),Martens带来了自己独有的比利时式美学:一种扭曲、诗意、深沉的感知方式,正好呼应了由比利时人Margiela所创立的品牌。这是望向Martin的那一面,然而他的影响早就融入了Martens这一代人对于时装的思考逻辑与审美体系之中,是无法被剥离开来的。

那不妨让我们看向属于Martens的那一面,阅读他的"章节叙事"。这个系列有着充满野心的"解构主义":三分之一为再生材料制成,包括纸张、复印、手绘、废旧首饰,甚至是被打造成面具的锡盘。他从一系列透明塑料造型出发,这些灵感源于吹制玻璃。随之而来的是更加 Martens 式的表达:两个灵感来自哥特教堂雕像的幽灵人物,似乎象征着我们当下时代的死亡暗喻。接下来是他标志性的金属光泽天鹅绒布料所缠绕出的辉光形体,既惊艳又庄严。Margiela标志性的皮夹克在这里被回收重制,并拼贴上印有老壁纸图样的纸片。最后,"柔软章节"的篇章以一种温柔的方式呈现属于时装的远大理想:薄纱羽毛、花朵、剪影蕾丝如幽灵般附着在透明礼服上,如风中颤动。三套罩袍式针织裙现身,如灵魂披风般轻覆模特的身体,在其下是带有奇异结构的紧身胸衣,夸张凸起的髋部与前胸撑骨,似乎是他对 Galliano的一次深情致敬。

Martens的这个系列,显然是需要时装知识与热爱所建立的具有门槛的观念性设计。某种象征意义上,他将这个系列视为"重建一个房子"。他从17世纪佛兰德斯压花皮革壁纸的斑驳纹理、古董帷幔、荷兰静物画中常见的猎物与花卉图像中汲取灵感。"我可不是个极简主义者。"他笑着说。在他眼中,那些精致壁纸的腐朽表面,与 Margiela 第一季中所采用的绘画与拼贴技艺,构成了某种隐秘的呼应。

Iris van Herpen 2025秋冬高级定制系列

另一位规则之外的设计师,观赏她的作品无需时装门槛,她总是能够将实验性和观念性发挥至极致,并立身于世俗认知之外依然惊艳普罗大众,她就是Iris van Herpen。

以Loie Fuller在1890年代首次表演的《蛇形之舞》作为秀的开端,整个系列表达了 van Herpen对海洋的深厚情感,不仅因其为永恒的灵感源泉,更因其作为地球上最大生态系统的神秘与珍贵。"海洋维系着我们的生命,而我们对它们的了解却仍然极为有限,"她说道,"我们需要意识到,必须照顾那些养育我们的存在。这种共生关系一直是我作品的内核,但现在变得愈发迫切。"

Van Herpen 已有一年未在高定周办秀,而这段"极致自由、勇敢与奢侈"的空白期,反而让她得以深化想法,与多个跨界团队展开合作,推动设计语言的边界。第一个look就足以说明一切:一件"活体作品",其内部包含约1.25亿个生物发光藻类。当模特 Stella Maxwell从Nick Verstand 设计的水波投影通道中走出时,裙装与紧身裤仿佛自体发光,虽未现出实验室中那样的亮蓝色,但依然闪耀着柔和的青色光辉。

无论是这件"活体礼服",还是由Spiber发酵甘蔗蛋白制成的精致婚纱,最后是否被穿着在某个具体的顾客身上出现在某个具体的场合,Van Herpen在本季系列中已然完成了"概念即成果"的宣言。她将该系列命名为Sympoiesis(意指跨物种的协同共生),并确实打造出宛如混种生物般的服装:来自日本的"空气面料"编织而成的网格结构、带印花的轻盈褶皱羽翼、如鱼鳃般的瀑布褶裥;以树脂包裹丝绸的裙装,仿佛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大师所创;以精细金属网构成的"珊瑚云"长裙,又宛若海底时光沉淀而成的自然遗迹。当模特缓缓行走于T台之上,Van Herpen创造了一场迷人的深海潜行之旅,既充满视觉魔力,也富有思考深度。

监制 Gaochi

插画师 Lea Woo

撰文 Nirokita、Young Linn

编辑 Young Linn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