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王 "," 不讲武德 ",这种词你们没听厌,我都写烦了,飞傲今年的产品就是往死里卷,而这款 JH5 应该能把友商卷哭,什么 " 千元王者 "" 秒超平 ",都要靠边站站。
声学架构与配置
飞傲 JH5 采用 5 单元设计,1 动圈 4 动铁单元,3 分频架构,3D 打印腔体,3 导管 3 独立内腔室结构,标配 0.78mm 双针 392 芯铜镀银耳机线,基本上是一套高端耳机的设计和用料,售价直接拉到 599 元,降维打击。
首先 JH5 并不是 " 简单 " 地 " 堆砌单元 " 的 " 凑数性价比耳机 ",而是有着相当成熟的声学结构。
从半透明的外壳可以看到内部被分为了 3 个独立的腔室,其中动圈单元的较大,能提供混响和调音,并有泄气孔,让低频声音通透不闷;而动铁单元直接与导管连接,高频和极高频完全隔开,避免声波提前混合,能提升解析力。
这种独立腔室、独立导管的设计,生产工艺比较复杂且成本很高,最早只出现在超旗舰上,这次飞傲直接拉到入门款机型上了," 不讲武德 " 实锤。能技术下放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 3D 打印技术的成熟以及飞傲的订单够多,真正批量化拉低了生产成本。
对了,JH5 采用的是医用树脂材料,0.05mm 高精度 DLP 3D 打印技术,能保证声学管道和腔体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这样一算下来,成本其实也不低,毕竟超旗舰的生产工艺也就这个配置了。
目前来说,同价位下,采用 3D 打印外壳 3 导管 3 独立内腔室真 3 分频的圈铁耳塞,独飞傲一家。
其次,JH5 的单元配置也不含糊,10mm 动圈单元来自 " 有口皆碑 " 的小海螺系列,碳素振膜,并且针对性地优化改进,让其瞬态更快,不仅如此还有双层腔体和非对称内外双磁路等,一款典型的高素质兼顾韵味的动圈单元。
动铁单元为定制型号,分别负责高频和极高频,并且飞傲巧妙地将共振峰设置在了 2.8kHz 附近,中频、低频和极低频都由动圈单元负责,所以 JH5 的衔接非常流畅、过渡平滑,比不少高价位圈铁声音更耐听。
JH5 为可换线设计,标配 3.5mm 插头线材,线芯为高纯度铜镀银,四股共 392 芯,单支独立漆包绝缘,并采用利兹结构编绞以增大导通面积,标准 0.78 双针插头,也可以自行升级线材。
主观听感
JH5 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解析力越级,细节丰富,并且听感不干涩,不直白,衔接顺滑,两端延展好,整体素质是相当可以,适配一些古典器乐和流行曲目都没有太大问题。
极低频和低频由动圈负责,飞傲这个 " 碳素振膜 " 性能还是相当可以的,刚性强,瞬态好,量感适中,低频乐器不会 " 抢戏 ",最主要的是在泛音混响和解析之间有恰到好处的平衡。
中频部分是中性的,没有明显渲染倾向,人声位置贴耳,齿音有打磨,口型清晰,唇齿之间细节也不少,密度感中等偏上,属于还原向的人声风格,男声女声都能适配。
高频和极高频由动铁单元负责,声音干净通透,延展自然,没有刻意拉高拉亮,同样不会 " 喧宾夺主 ",而且细节丰富,线条感明显,单独听器乐也是毫无问题的。
声场还原是标准规模,左右较开,前后较近,呈椭圆形,人声贴耳,器乐稍远,位置关系正确,距离感明显,能胜任一些乐队 live 曲目和小编制古典。
搭配上,常见小尾巴都能搞定,JH5 并不太吃推力,但因为有高素质动圈单元,也可以适当地 " 大力出奇迹 ",上高端 " 砖头播放器 " 或者台机。风格选择上,个人觉得更适合暖声或者 hufi 一点的前端,与 JH5 中和之下将更适合流行和 ACG 曲风。
总结与吐槽
飞傲 JH5 是条性价比很高的耳机,声学设计、单元配置都是 " 遥遥领先 " 同价位的,解析力和调音也都是越级的。对了,官方介绍中有一张 JH5 和哈曼曲线的对比图……
那么我唯一要吐槽的就是 JH5 的镜面外壳了,好看,难拍,容易粘指纹,难打理。工艺确实做的很好,镜面很平整,下次别做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