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品味河海津韵,26 日一起来看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些工艺也正在走进生活。
0.15 毫米细的金属丝能做什么?在市级非遗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传承人马雅静手里,经过拔、掐、堆、垒、填等工艺,一件件饰品便出现在眼前,让人感受到金属 " 细如发,薄如纱 " 的精美。花丝镶嵌制作技艺,起源于春秋战国,明清时期达到巅峰,2008 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含花丝和镶嵌两种工艺。
像是宫廷装饰摆件、饰品,香薰,都是花丝镶嵌的代表作品,清末民初,宫廷艺术流向民间。出生在花丝匠人家庭的马雅静,从小跟着父亲学艺,大学毕业后,也创办了花丝镶嵌工艺的工作室,她尝试将这项技艺,融入胸针、耳环等首饰设计,开发出与天津地标建筑相结合的工艺吊坠《天津之眼》、耳环《天塔》等作品。去年,马雅静也两次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代表团,出国参加展会,推动这项传统非遗技艺走向世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