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 07-27
拖欠5年的饭费,舆论2小时解决,舆论有威力,官员无敬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谭浩俊

文章首发于 " 谭浩俊 ",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2025 年 7 月 25 日,河南省商水县一起长达五年的 " 帮扶白条 " 事件在媒体曝光后仅两小时内便以闪电式还款戏剧性收场。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1 月期间,商水县粮食局下乡帮扶的工作人员在苏女士父母经营的饭馆累计打下 68 张用餐白条,欠下 2.8 万元餐费。这些白条上详细记录了每次消费的金额和签字人,少则一百多元,多则八百元。

值得注意的是,打用餐白条的这段时间,正是疫情高发阶段,如果说一百多元的消费,还可以认为是工作餐的话,八百元的消费,恐怕就不是工作餐,而是聚餐了。疫情期间聚餐,也应当是禁止的吧。下乡扶贫的工作人员,不去带领群众怎么预防疫情,而是频繁进入餐馆,确实让人有点难以理解。想一想,10 个月时间,68 张白条,平均每个月 6.8 张,等于每周都要到餐馆消费,也就不应当是工作餐,而是聚餐了。且不管是小聚还是大聚,在疫情防控期间,怎么说也是不应该的

聚餐也就算了,没有引发疫情,算是运气好,但用餐的餐费总得支付吧?为什么会欠下这么多的餐费呢?一家小本经营的餐馆,哪经得起这样的赊账呢?更重要的,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面对餐馆的讨债,涉事单位一直以 " 单位困难 "" 领导更换 "" 账号冻结 " 等借口推卸责任,让这笔钱成了 " 糊涂账 ",大有赖账不还的感觉。

也许,对这些下乡扶贫的工作人员来说,都有一份固定的工资,就算工位水平不算高,2.8 万元在他们眼里,或许也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一家农村小餐馆来说,可是大数目了。如果这个地方经济发达,发达到连 2.8 万元都不当回事,还需要扶贫吗?需要扶贫,不就是因为还比较穷,甚至还很穷吗?2.8 万元,当然是一笔很大的钱了。

我们还想追问的是,谁规定下乡扶贫可以用公款吃喝的?这符合 " 八项规定 " 要求吗?扶贫工作人员难道不应该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吗?如果工作人员的吃饭问题是自己解决的,又怎么会在 10 个月时间里赊账 68 笔、金额高达 2.8 万元呢?这些餐费都是用在谁的身上的呢?该不该单位报销呢?如果不应当单位报销,签单人员为什么不及时结账呢?私人吃饭赊账这么多,应该算是老赖了吧?

很显然,这笔账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一笔违规账,一笔公款吃喝账,单位不大好报,个人又不愿出,就想以单位困难、领导更换等方式,把餐馆要账的耐心耗没了,就可以赖账了。这也意味着,虽然在舆论的关注下,2.8 万元的欠账是解决了,问题恐怕还没有结束。因为,2.8 万元是如何解决的,谁掏的钱,个人出钱,还是单位出钱,需要弄清楚。如果是个人掏钱,算是聪明。如果是单位掏钱,就需要好好查一查了。

从总体上讲,此起事件,怎么看都不是正常的,就算在舆论的关注下,两小时解决了这笔欠账,显示了舆论的威力。但是,也绝对不是账清了、钱还了,就算结束了。这些下乡扶贫工作人员的行为,还是要好好了解一下、评估一下。下乡扶贫,变成下乡吃喝,而且是在疫情期间吃喝,可见,吃喝的毛病有多重。如果不好好调查一下,把问题查清楚,恐怕吃喝问题仍然难以解决,他们仍然会所到之处吃喝不停。

联想到今年 5 月,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曾公开通报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 10 名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1 人饮酒后于当日下午死亡、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可见,河南一些地方、一些基层干部的吃喝风确实是比较严重的。此起拖欠餐费的问题,也一定不能轻轻放过,而要作为一个典型案例认真调查,查出问题症结,举一反三,确保今后不再发生类似问题。

新浪头条 | 大鱼号 | 雪球 |

百家号 | 东方财富 | 智云平台 |

京东金融 | 小红书

商务合作,24 小时内回复,合作邮箱:Thjly@126.com

作者谭浩俊

微信thj19881007

微博|谭浩俊微财经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朋友圈 微信 高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