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迹晓讲 07-27
嫡长女:爸比,你确定独生子女证管用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策划:嬉皮笑脸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 5000 字 阅读需要 15 分钟

* 快来星标我们

  Follow us

各位读者朋友:因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革,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错过推送,所以如果你喜欢循迹晓讲的文章,请一定一定别忘记星标 " 循迹晓讲 "  。

设置星标步骤:1. 点击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循迹晓讲】;2. 到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角【···】;3. 设置星标,这样就不会错过我们的文章啦!

去年某民族饮料品牌创始人宗老去世,老爷子生前一直有着 " 爱国民营企业家 "" 布鞋首富 " 的光荣人设。所以,他去世的消息传出来后,就引发全国人民的哀悼,有不少人给老爷子送花悼念,甚至还有人下跪磕头表达对宗老的崇敬之情。

◇   图为相关新闻截图

可惜,宗老爷子这光荣伟大人设没保持住,前一阵子忽然冒出来三个宗老的私生子女,要跟宗老所谓的唯一正牌合法后代小宗女士打官司。追讨宗老爷子生前承诺的 18 亿美元信托权益。一打官司,宗家的家丑一下就曝光给大众了。宗老爷子活着的时候就说过自己只有一个女儿。结果现在平地冒出三个私生子,这宗老爷子一辈子立的正面形象,顷刻毁于一旦。那在古代,私生子问题古人是怎么解决的?后来的家庭关系又是怎么处理的?今天就来讲讲这个话题。

别看古代人比现代人在婚姻上放的宽,能一夫一妻多妾,一个男人能娶好几个,搞出私生子问题的依然一抓一大把。首先,古代也讲适婚年龄,男性应该在 16 至 64 岁之间,女性应该在 14 岁至 49 岁之间。凡是在这个范围之外的婚姻,都算不合礼仪。像孔子他爸妈就类似这种情况。

◇   图为明代《圣贤像》中的叔梁纥形象

孔子他爸叔梁纥是鲁国大夫,和原配生了 9 个都是女儿,自己的妾室生倒是生了一个儿子孟皮,但这孩子脚天生有毛病,没有资格当继承人。眼看着自己这香火就要断了,叔梁纥在 70 岁的时候硬着头皮娶了颜襄家的三女儿颜征在,结果老当益壮,还真生下了一个男孩,也就是后来的孔老夫子。由于叔梁纥已经超龄,这段婚姻依然不合礼制。所以在叔粱纥去世后,颜征在受尽孔家歧视。但谁让叔梁纥只有孔子这么一个健康的儿子。后来孔子也还是顺理成章靠自己爹获得了 " 士 " 的身份,不过史书中还是称这段婚姻为 " 野合 "。有关这野合的说法还有很多,甚至后世还有人因为这词望文生义,觉得这孔老夫子是男女俩打野战生的。其实不对,当时只要不合规矩不被人承认的婚姻,所生孩子都叫野合。 

◇   图为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的孔子与颜回的画像

当然,比起违反什么适龄婚姻的规矩,古今中外私生子的绝大多数情况,还是得归结到男人风流,一天到晚觉得家花不如野花香,自己管不住自己裤裆。比如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就是众所周知的早年放荡,在娶吕后之前就和各种女人有染,其中有个姓曹的女子怀上了刘邦的种,生下了刘邦第一个孩子刘肥。因为曹氏死的早,刘邦就把刘肥这个私生子一直带在身边,一路带到自己当皇帝。

◇   图为汉初刘姓诸侯王封国范围示意图

等到西汉建立,刘邦也很疼刘肥,给他封了个齐王,拥城七十余座,是汉初几个王里领地最大的一个。而且齐地不仅地方大,因为交通方便,商贾往来众多,还非常富庶,足以见刘邦对这个私生子的器重。只不过刘邦疼自己儿子,他老婆吕后可看不顺眼。刘邦在世的时候偏爱刘肥,吕后倒也不吱声,反正也没立刘肥为太子,不威胁到吕后自己的地位。等刘邦死了,吕后就看这个私生子越来越不顺眼,觉得刘肥一个血统不纯的野种,不配有这么大势力。有一次上朝,因为名义上刘肥算当朝皇帝惠帝的兄长,所以惠帝主动把上座让给刘肥,这让吕后脸上挂不住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怎么能给野种让座,她顿时起了杀心,打算拿毒酒弄死刘肥。但是吕后想弄死他,惠帝不这么想,他属于宅心仁厚的皇帝,还是非常在乎自己这个兄长的,所以在酒端上来的时候主动打掩护,要喝毒酒,给下面人吓了一跳,连忙把酒端了下去。刘肥也不是傻子,看出来自己这个后妈想弄死自己,连忙装醉离席跑路。后来刘肥听从了属下的意见,主动拿出一个郡的领地送给吕后的亲生女儿鲁元公主,以此表示对吕后的尊敬,这才换来自己的一条小命。

◇   图为影视剧中霍去病的形象

除了刘肥这样傍着自己生父享尽荣华的私生子,也有靠妈这边势力带起飞的例子,最有名的就是西汉名将霍去病。霍去病他爸霍仲孺本来就是个平阳县里的小吏,连官都算不上,和平阳公主的奴婢卫少儿看对了眼,俩人私通生下了霍去病。后来霍仲孺自己回乡另外娶妻,把霍去病就这么留在了卫家。没成想汉武帝在见平阳公主的时候相中了卫少儿的妹妹,也就是霍去病的姨母卫子夫,把人纳入了后宫,后来卫子夫又生了武帝长子刘据,进一步加封为皇后。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霍去病也跟着混上了保卫宫中的侍中。后来跟随舅舅卫青出征,凭借其军事才能一举成名,成了武帝跟前的大红人。在他长大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生父姓氏名谁,连忙派人去把自己的生父接到长安,连带着一起的还有一个跟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也被武帝赏识提拔,他就是后来只手遮天,连皇帝都能废掉的权臣霍光。倘若当年霍仲孺要是带着霍去病回乡,没把霍去病留在卫家,这霍去病和霍光的发迹根本无从谈起。

◇   图为霍光画像

像刘肥霍去病这种私生子,起码还有个爸妈疼。在古代,这私生子一直都是一个很棘手的社会问题,爹不疼娘不爱的,两边都觉得是个累赘。在西汉的时候,男女关系比较开放,大家都不太把什么外面找女人有私生子当回事,像刘肥这种,顺理成章算成庶出的也不在少数。到后面,社会伦理对私生子则越来越严厉,最开始汉朝律法只是规定私生子为庶人,也就是算你是个庶出。到后面,私生子被单独提了出来,被称为孽出,在法律层面不仅没有保护,还有进一步的歧视。像是唐户令里就有要求,如果男女二人私自通奸生子,即使后来结为夫妻,也得强制离婚,私生子就得是私生子,不能转化为庶出,当嫡出就更别想了。

等到了明清,理学被官方立为正统,寡妇再嫁都不行,表面上看社会舆论和朝廷律法对私生子更不待见了。只不过明清官府秉承着既要又要的想法,又想维护理学的地位,又想让人口多生,所以多少还给了私生子一点社会地位。 比如明确了私生子的抚养责任,应该由生父负责带。而且还对私生子的具体继承权做了规定,如果是和看顺眼的奴婢所生,那继承权和庶出一样,如果是和外面人通奸所生,那有庶出一半的继承权。其实说穿了,风气不是大问题,明清官府最希望就是老百姓多生点人矿。

◇   图为明孝宗朱祐樘画像

而与此相对的,在明清也有一批又一批的男人管不住自己裤裆,搞出了一个又一个私生子。最有名的一位,就是明孝宗朱祐樘,他妈纪氏本来是广西一个土司的女儿,成化年间,明军攻打西南蛮族,这个纪氏就被明军俘获,作为战利品送进宫里。本来就是个排不上号的宫女,靠自己机警能干当上了管理内藏的女史。结果被宪宗皇帝看上了,办完事以后几个月,纪氏发现自己怀孕了。这要放别的时候,这该求爷爷告奶奶,自己怀上龙种,该飞黄腾达了。但当时这事可把纪氏吓够呛,宪宗一朝后宫由万贵妃把控,连皇后都能被废,而万贵妃又是个嫉妒心极重的人,容不得后宫里有人怀孕,谁怀孕了就弄死谁。

为躲杀身之祸,纪氏还特意去吃堕胎药,结果没成,眼见肚子越来越大,消息还是传到了万贵妃这里。万贵妃派了个宫女来查,宫女怜悯纪氏,就向万贵妃谎报她得了一种肚涨的病,并非怀孕,这才保住了纪氏一条性命。后来纪氏生下朱祐樘,还是担心出事,就要宦官张敏把婴儿抱走溺死,息事宁人。但是张敏也有私心,认为宪宗无后,这是他唯一的孩子,得保着。于是抱到后宫其他地方秘密抚养。直到几年后,张敏抓住机会才告诉宪宗他其实有个私生子的事。宪宗得知后大喜,派人去接自己儿子,将其立为太子,纪氏知道这事一旦公开,万贵妃肯定要弄死自己,临走前抱着自己儿子大哭,与儿子道最后一别。果不其然,朱祐樘被立为太子后不久,纪氏在后宫中暴毙身亡。而朱祐樘后来继位为孝宗,也没辜负这么些人冒着生命危险给他拉扯大,登基后励精图治,让明朝一度有了中兴面貌,史称弘治中兴。

◇   图为申时行画像

除了私生子当上皇帝的,明朝还有私生子当内阁首辅的,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申时行,相传就是私生子出身。他爸申士章是个商人,在苏州的时候看上了一个尼姑,两人眉来眼去有了感情,结果没曾想给尼姑肚子搞大了,生下了一个孩子。随后在申士章他爸的协调下,把这个孩子过继给和申家有联姻关系的徐家,由当时的苏州知府徐尚珍抚养。最开始叫徐时行,后来他争气,考中科举入朝为官,又受张居正提携,最后官至内阁首辅。只不过申时行为官的名声不咋地,不为皇帝说话也不为百官说话,天天居中和稀泥,结果两头得罪,得了个首鼠两端的评价。到清朝,还专门有人写了一套弹词《玉蜻蜓》,就是专门编排申时行这个不明不白的出身。

◇   图中身着蓝色长袍,头戴红色骑马兜帽的站立者就是查理一世

◇   图为阿金库尔战役

中国古代有私生子能出人头地,国外也一样。在十四到十五世纪,法国奥尔良公爵势力颇大,可以算法国国王之下一大政治势力,而当时的奥尔良公爵路易一世一直有个私生子,并未公开,一直隐藏在民间抚养。结果天有不测风云,1415 年,路易一世的嫡子查理一世在阿金库尔战役中大败被俘,奥尔良公爵家眼瞅着要绝嗣,而奥尔良城又面临英军进攻,这时候一帮人在城里才翻出来老公爵当年留下的私生子,当时还管人叫巴塔尔,其实就是法语里私生子的意思。在这种火烧眉毛的时候,甭管私生不私生了,有人当公爵总比绝嗣被英国人一锅端了好。就这样,这位私生子赶鸭子上架,继承了奥尔良公爵的名号,坐镇指挥守卫奥尔良。结果这位私生子长于民间,没经受过什么军事教育,打仗水平还是不够,奥尔良战役眼瞅着要败了,结果平地里出现一个圣女贞德,这才拯救了整个奥尔良。不过这位赶鸭子上架的公爵也不算孬种,后来历经战火磨炼,也成为了一方诸侯,人称来自迪努瓦的让。

◇   图为在圣母面前祈祷的私生子让 · 德 · 杜努瓦

而在如何处理私生子的问题上,咱们的邻居日本更是有一段私生子与嫡子之间的嘉话。日本德川幕府的二代将军德川秀忠,早年间看上了侍女阿静,后来阿静生下了幼子幸松。当时德川秀忠的正室是阿江,日本著名的浅井三姐妹里排老三,为人非常强势,秀忠担心阿江不悦,不敢把阿静纳为侧室,只敢把母子二人托付给他人秘密抚养。

◇   图为德川秀忠画像

◇   图为崇源院(1573 年— 1626 年 11 月 3 日),父亲是战国大名浅井长政,母亲是织田信长之妹阿市之方。她的大姐是丰臣秀吉的侧室茶茶,二姐是京极高次正室阿初

等幸松 7 岁的时候,又交给大名保科正光当养子,改名保科正之。直到 11 年后,秀忠的正室阿江去世,秀忠才敢正式见到自己这个私生子,并把他引荐给自己的嫡子德川家光。德川家光虽然和自己的另外一个弟弟德川忠长不合,但是非常看重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把他从三万石提到会津二十三万石,并且允许他恢复德川家的旧姓松平,但保科正之也念及保科家的养育之恩,自己不肯改名。在家光死前,还把自己儿子,也就是第四代将军德川家纲托付给保科正之。正因为有如此知遇之恩,保科正之留下了十五条家训,其中一条,会津藩是为了守护将军家而存在,如有藩主背叛则家臣不可跟随。一直到幕末,会津松平家的家主和家臣都坚持这一点,甚至到最后,幕府已然墙倒众人推,就连德川家的分家都加入倒幕派的时候,会津藩依然坚持佐幕,为幕府奋战到最后。

◇   图为保科正之(1611 年 6 月 17 日— 1673 年 2 月 4 日),江户时代大名,历任信浓国高远藩主、出羽国山形藩主、陆奥国会津藩藩主。德川秀忠之子,后成为保科正光养子。其兄德川家光封他出羽国山形藩二十万石、陆奥国会津藩二十三万石,为会津松平家第一代当主

其实看完古人这些处理私生子的例子,也不难明白,其实所谓私生子,不过是一个名分问题。至于怎么处理,完全是看个人,有像刘邦还有德川秀忠这种负起责任,尽力建立一个父子关系的;也有吕后这种阴狠毒辣,试图下黑手想着除之而后快的。还有处理不好闹的鸡飞狗跳的,这宗老爷子的事就属于第三种。

总的来说,古代社会对于私生子女的歧视本质上是一种 " 亲罪子袭 "。但到了近代以来,随着传统的大家族逐渐瓦解,现代社会逐渐形成这样一种观念: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私生子们又没办法决定自己的出身问题,所以他们的正当权利更不应该受到父母的牵连。换句话说,私生子女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父母这一辈儿的责任,父母没处理好自己的私生活,如今出什么事儿,闹出什么幺蛾子,那也该父母站出来收拾烂摊子。如今宗大小姐把自家这点破事儿闹的沸沸扬扬,满城风雨。要我说,就是宗老爷子一辈子光想着打造自己 " 爱国民族企业家 " 的人设了,没把自己的身后事安排明白,甭管是不是婚生子女,你生前怎么着也得给人家一个说法。如今 " 爱国民族企业家 " 的人设塌房,那也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历史大咖正在进驻循迹晓讲 ing,我们将帮助您成为百万 UP 主,讲自己的漫聊,阐述您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想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吗?想成为循游线下领队吗?想加入循迹大家庭吗?有录制过的小片,Vlog,写过的讲稿,欢迎给我们投喂。

★投喂方式:在 " 循迹晓讲 " 微信公众号发消息,和我们聊聊你有趣的想法。

★设置星标:点击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循迹晓讲】,到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角【···】,设置星标后,就不会错过我们的文章啦!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孔子 微信公众号 阅读 创始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