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07-27
振东制药股价异动,周内上涨超40%;康方生物明星药物冲刺非小细胞肺癌第三项适应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资本眼

IPO 观察:劲方医药再次冲击港交所上市

近日,劲方医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又一次向港交所发起冲刺。这是继今年 1 月首次递表后的重新提交,前次招股书已失效。

创始人吕强与兰炯,一位是北大毕业、留美深造,曾在诺华和基石药业担任高管;另一位是兰州大学博士、有恒瑞和扬子江工作背景的研发干将。他们于 2017 年携手创立劲方医药,专注于肿瘤、自体免疫和炎症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开发。

招股书(申报稿)显示,劲方医药核心产品 GFH925 是国内首个获批的 KRAS G12C 抑制剂,已于去年 8 月上市。但该产品面临激烈的红海竞争,先发优势并不明显,今年前 4 个月的商品销售收入仅为 12.7 万元,且面临多重专利挑战。此外,劲方医药早在 2021 年便与信达生物就 GFH925 达成一项重量级合作,金额超 10 亿元,但该项合作已于 2024 年 1 月终止,公司还需要向信达生物分期支付 2000 万美元的不可退还终止费用。

聚焦前沿

最受关注公司:获约 3495 倍认购的维立志博 -B 上市首日上涨超 90%

事件:7 月 25 日,维立志博 -B 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首日股价上涨超 90%,总市值达到近 130 亿港元。

" 赶得早不如赶得巧 ",维立志博就赶上了创新药板块的好行情。创纪录的认购数量,足以看出投资者对这家公司的关注。

与大多数刚上市的创新药公司一样,维立志博 -B 还在亏损、没有产品上市,核心业务模式是自主发现、开发及商业化肿瘤免疫疗法。截至目前,维立志博拥有 1 款核心产品 LBL-024(PD-L1/4-1BB 双特异性抗体)及 13 款其他候选药物,其中 6 款已成功进入临床阶段。

2023 年、2024 年及 2025 年前三个月,维立志博亏损额分别为 3.62 亿元、3.01 亿元、7515 万元。期间,维立志博仅在 2023 年有约 887 万元的收入,主要是根据百济神州协议,就维立志博所提供的桥接研究服务而自百济神州收取的款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上市仪式现场看到,当港交所的大屏幕上出现维立志博 -B 的股价时,现场响起了阵阵欢呼声与掌声。

最受关注研发进展:康方生物明星药物冲刺非小细胞肺癌第三项适应证

事件:7 月 25 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显示,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新适应证上市申请已获受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申报的适应证应为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

点评: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的癌症,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病例的 85%,其中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占比在 20%~30% 之间。康方生物依沃西单抗这一适应证申报上市,不论是对公司本身还是整个肺癌治疗领域,都是一个积极的进展。

一线治疗是癌症治疗中最初始、最关键的一步,其治疗效果往往会影响整个治疗过程的走向。就拿肺癌来说,当患者被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还没接受过针对这种癌症的系统性治疗时,医生首先推荐使用的治疗方案,就是一线治疗。

在肺癌的免疫疗法领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是块 " 大蛋糕 ",占了整个免疫疗法市场近一半的份额,是 " 兵家必争之地 "。拿到的一线治疗适应证越多,这款药物的话语权就越强。今年 4 月,康方生物披露过依沃西单抗这一适应证的临床研究进展。在与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 " 头对头研究 " 中,依沃西单抗获得强阳性结果,更胜一筹。

如果这一适应证能够获批,sq-NSCLC 患者就多了一个对抗癌症的 " 武器 "。对康方生物来说,则是公司发展的重要一步。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是免疫疗法市场中的一块 " 大蛋糕 ",依沃西单抗若能在这个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无疑会给公司带来可观的市场份额,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而且,这次申报是基于有强阳性结果的研究,也能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研发和创新方面的口碑。

行业热点

丽珠集团自身免疫药物 LZM012 开展的Ⅲ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事件:7 月 22 日,丽珠集团宣布,公司 1 类创新生物药 LZM012 用于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治疗的Ⅲ期临床试验成功达到主要研究终点。该Ⅲ期临床研究直接采用头对头研究设计,对标全球 IL-17A 靶点标杆药物、诺华的 " 王牌产品 " 司库奇尤单抗(商品名:可善挺)。2024 年,可善挺全球销售额达到 61.41 亿美元。

自免与炎症是肿瘤以外的第二大疾病领域。按全球存量患者数量来看,特应性皮炎、慢阻肺、哮喘、银屑病都是全球发病人数超亿人的大病。而且大多数自身免疫病属于慢性病,目前仍未有完全治愈的药物和手段,患者用药时间长,存在巨大的需求空间。

有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LZM012 在Ⅲ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研究终点的更重要意义是,中国创新药在自身免疫药物领域的话语权越来越大。有了更好的临床数据,这一药物的 BD(商务拓展)预期也会随之提高。

罗氏终止早期减肥项目 CT-173

事件:2023 年 12 月,罗氏斥资 27 亿美元收购 Carmot Therapeutics 公司,获得了 PYY 类似物 CT-173。该药物模拟了肠道激素 PYY,有助于促进胰岛素分泌以响应血糖水平并调节食欲。今年 4 月份的第一季度财报中,罗氏仍计划在今年启动该药物的 I 期临床试验。

罗氏于 2024 年 9 月公布的临床前数据显示,CT-173 与 GLP-1 和 GIP 受体双重激动剂 CT-388 联合使用,有助于打破小鼠模型中的减肥平台期。与单独使用任何一种药物相比,该药物组合还能够减缓停药后体重反弹的速度。

在近日举行的罗氏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集团制药部门首席执行官 Teresa Graham 表示,该分子未能达到罗氏公司评估是否值得进一步投资候选药物的标准。

破局者说:对话创新药

亚盛医药董事长杨大俊:研发难成药的靶点堪比登珠峰,做创新药更应避免内卷

2025 年 7 月,亚盛医药的利沙托克拉(利生妥)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成为国产原研首家、全球第 2 款 Bcl-2 抑制剂,打破艾伯维长达 9 年的垄断。谈到这款产品的成功上市,亚盛医药董事长杨大俊表示,创新药应避免内卷,要做别人没做过的事。

"me-too 也好、快速跟进也好、生物类似药也好,我一直说我们不做这类创新。这些在研发阶段的风险比较小,但上市后的商业化风险更大,那时候(失败的)成本更高。" 杨大俊说,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已经很难有 " 唯一、独一、缺一不可 " 的品种,不管在什么样的阶段,亚盛的目标都是解决临床无药可用的困境。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肺癌 康方生物 港交所 明星 招股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