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汽车 07-27
马斯克进军餐饮业;敏实集团拟投建两工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本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发生?

马斯克正式进军餐饮业

7 月 21 日,特斯拉全球首家超级充电餐厅(Tesla Diner)在洛杉矶好莱坞圣莫尼卡大道 7001 号正式开业。这家融合超级充电站、餐饮服务与汽车影院的复合型空间,标志着马斯克正式进军餐饮业。

图片来源:特斯拉官微截图

据悉,特斯拉超级充电餐厅内部配备 80 个 V4 超级充电桩、两块 45 英尺 LED 电影屏幕以及由 32 台 Optimus 人形机器人组成的服务团队,承担从引导入座到送餐的全流程服务。

特斯拉车主驾车导航至餐厅时,车机系统自动推送点餐界面,厨房在车辆抵达前 15-20 分钟启动备餐流程。充电过程中,车内屏幕可同步连接影院大屏,播放适配充电时长(约 30 分钟)的科幻短片,形成 " 充电 - 观影 - 用餐 " 闭环。若车辆充满电后滞留,每分钟将收取 0.5 美元的拥堵费以提升资源周转率。

马斯克表示,若洛杉矶店运营成功,将在全球主要城市及长途路线超级充电站推广该模式。

盖世点评:特斯拉以 " 充电等待时间 " 为切口,将能源补给场景重塑为集娱乐、餐饮、社交于一体的又一生活空间,颠覆了传统充电桩的边际价值。

三菱汽车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7 月 22 日,三菱汽车宣布,终止与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合资合作关系,以及合资公司的发动机业务运营。

三菱汽车与中国航天汽车等企业于 1997 年在沈阳市成立了合资企业,为三菱汽车和中国本土厂商提供车辆发动机。在 2023 年三菱汽车结束在华整车生产销售业务后,该公司仍在继续生产并向中国车企供应发动机,并继续为已售出的汽车提供售后服务。

图片来源:三菱汽车

三菱汽车称,鉴于中国汽车产业迅速转向电动汽车的影响,公司对该地区战略进行了重新评估,并决定终止其在合资企业中的参与。

上述合资公司已更名为沈阳国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同时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等多个公司退出股东之列,新增北京赛苜科技有限公司。

从整车生产销售到发动机业务,三菱汽车在中国的生产布局如今已全部结束,这标志着三菱汽车彻底退出了中国。

盖世点评:三菱的背影,是中国汽车从 " 学生 " 蜕变为 " 对手 " 的注脚——当电动化改写规则,任何迟到的玩家,终将成为时代的眼泪。

周锋升任东风副总经理

7 月 22 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 " 东风公司 ")宣布:周锋任东风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相关职务任命按有关法律规定办理。

图片来源:东风汽车

此次人事调整正值东风深化新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周锋的履新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作为长期扎根东风体系的技术型管理者,周锋自 2021 年 3 月起历任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科技发展部总经理等职,深度参与集团新能源战略布局。在东风日产任职期间,他主导郑州、大连、襄阳三大基地的产线重构,推动日产 e-POWER 技术平台量产化。

当前,东风正加速推进新能源转型战略,岚图、纳米、风神等品牌已形成多品类新能源矩阵。

周锋的履新被视为集团强化技术协同与平台共享的重要举措,其战略执行经验有望推动三电系统开发节奏把控、智能化模块集成等关键领域的突破。

盖世点评:东风擢升周锋,既是寄望其以战略执行经验打通多品牌协同壁垒,加速三电与智能化突破,也是这场竞速赛中 " 用熟手破困局 " 的务实下注——履历够硬,还需实绩说话。

通用汽车中国市场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

日前,通用汽车发布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该季度其实现净收入 471 亿美元,净利润 19 亿美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 30 亿美元。2025 年全年财务预期保持不变。

值得注意的是,通用汽车自 2024 年第四季度以来,已连续三个季度在中国市场实现盈利。

其中在今年第二季度,通用汽车及其在华合资企业(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创下四年来的最大季度销量增幅。

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通用汽车及其在华合资企业在中国的汽车销量突破 44.7 万辆,同比增长 20%,已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也创下自 2021 年第一季度以来单季最大同比增幅。今年上半年,通用汽车及其在华合资企业在中国的汽车销量已超 89 万辆,同比增长 9.4%。与此同时,通用汽车在今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均实现了市场份额的同比增长。

盖世点评:通用中国的 " 三连盈 " 证明:合资品牌远未到终局,但依赖燃油车红利、全球技术平移的时代已终结。

敏实集团拟在塞尔维亚投建两座工厂

据外媒报道,塞尔维亚经济部近日表示,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敏实集团(Minth Holdings Limited)将在未来五年内投资 9.5 亿欧元(合 11 亿美元),在塞尔维亚建设两座新工厂。

塞尔维亚经济部在一份新闻稿中称,这两座工厂将分别位于南部城市莱斯科瓦茨(Leskovac)和中部城镇丘普里亚(Cuprija),总共将创造 2,800 个就业岗位。此前,塞尔维亚已与敏实集团签署了该项目的谅解备忘录。

图片来源:敏实集团

敏实集团自 2018 年进入塞尔维亚,在塞尔维亚西部的洛兹尼察(Loznica)和萨巴茨(Sabac)设有汽车零部件工厂,共雇佣了 3,500 名员工。

去年 7 月,塞尔维亚政府表示已批准一项协议,根据该协议,敏实集团计划在十年内投资 8.7 亿欧元,在该国北部城镇因吉亚(Indjija)建立一座新工厂,并在该厂创造 2,200 个就业岗位。因吉亚市长 Marko Gasic 日前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的一段视频中表示,他预计敏实集团将在未来几年内在该市开设该工厂。

这些投资凸显出塞尔维亚已逐渐成为全球汽车和零部件生产商的重要制造基地。塞尔维亚不断改善的宏观经济状况和投资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尤其是那些希望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企业。

盖世点评:敏实集团此举,既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深耕欧洲市场的又一落子,也折射出塞尔维亚借政策红利成中欧汽车产业链枢纽的野心。这场双向奔赴能否释放最大效能,仍待时间检验。

海力达常熟二期项目智慧工厂奠基

7 月 22 日,海力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奠基仪式在江苏省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隆重举行。

图片来源:海力达

据海力达全球 CEO 沈俊豪回顾,自 2011 年海力达设立一期工厂,经过十余年的高效运营,常熟工厂已成为海力达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支柱,成为海力达拓展在热管理与氢能领域本土化创新实践的赋能基地。

此次奠基的新工厂项目毗邻已成功运营的一期工厂,规划新增 3.73 万平方米厂房,将专注于新能源热管理模块及其关键阀类产品和氢能阀类产品的研发、测试与制造,新增产线具备更高的智能化水平,能够实现全自动实时动态追溯,满足更严苛的质量标准。

二期项目预计两年内竣工,预计到 2030 年热管理产品产能可满足千万辆级新能源汽车的配套需求。产品不仅面向中国市场,还将出口至欧美等海外市场。项目规划未来总投资额近 5.5 亿元,规划从新能源车用进一步拓展至车用以外的多元工业领域,推动多产业技术升级。

据悉,2024 年海力达中国实现营业收入超 12 亿元,累计交付热管理和氢能产品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取得突破性成绩。其中,在热管理领域,海力达为超过 20 款车型提供配套服务。在氢能领域,中低压阀市占率超过 20%,以自身力量加速中国氢能产业的商业化。

盖世点评:" 海力达们 " 正以真金白银的扩产向全球宣告:中国不仅是不可或缺的市场,更是驱动技术革新与供应链升级的战略核心。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三菱汽车 马斯克 发动机 特斯拉 三菱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