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Sci梅斯 07-28
震撼!科室引进博士担任科主任,年薪50万,因手术不行走人!外科需要真功夫,学历再高,不行就是不行!我们该对博士抱有什么期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科室引进博士担任科主任,

年薪 50 万,因手术不行被撵走!

7 月 24 日,重庆某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发文,讲述了一件令所有博士都值得警醒的事件。

他表示:" 朋友单位一手术科室引进一名博士担任科主任,年薪 50 万,连做几台手术后,全科联名上告他手术水平不行,博士很郁闷,打算走人。不知是博士真不行,还是下面真嫉妒。如果是内科博士就不存在这种问题吧,理论强大就是真强大。"

对于这起事件、这个话题,其实没什么好讨论的,因为笔者提炼论点后发现,无非就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观点,诸如博士临床能力有待提高、学历高不代表能力高、科研强不代表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以上论点我们曾多次论述过,在此不再多说。今天,笔者只想讨论博士能否作为 " 全才 " 发挥自己的作用?院领导应该对博士抱有一种什么期望?

只从这起事件的发展来看,我们感到惊讶,引进的博士担任科主任,手术不行竟然被联名上书,无奈只能自己走人,这还是头一回听说。

对此,江苏一名网友认为:" 博士,只能说明他多读了几年书,医学知识可能多一点,但他不一定有技能。手术主要体现动手能力,博士做不了手术的大有人在。如果引进的博士又要当科主任,那要求就更多了,除了手术的能力,还得带一个团队,没个将近 10 年的磨练,真的干不下去。"

四川一名医生则认为:" 手术,就是手上的功夫,不一定需要渊博的知识,关键是动手能力以及实践经验。我市某三甲医院口腔科有个牙医,她只是个中专生,如果一位初次到医院做牙齿的病人,只看医生学历及职称简介,估计没几个人会选她看病,但只要经她看过、选她做手术的病人,没有几个不回头找她的,这就是本事;还有我们二院一个医生,今年 90 多岁了,只有中专文凭,退休前做了一辈子手术,最后比博士还厉害,成了知名专家。"

博士被引进当科主任,后来又因为手术不行被撵走,这种高期待造成的落差在我们二甲医院也是时有发生的,你真的不要以为博士被引进后就能高枕无忧了,领导和同事们不满意,真的会逼着你自己走。

2021 年,笔者家乡安徽阜阳颍州区某二甲医院就招聘了一位具有博士学位的医生,起初,院里上下对这位新来的年轻医生十分尊重,院长更是觉得倍感荣幸,外出应酬必邀同行、同坐,向人介绍时也充满了自豪,那时候,对于阜阳的二甲来说,博士还是很珍贵的。

然而,半年未到,院长就表现出了困惑和怀疑的态度,在一次科室大会上院长竟然公开质问:你不会看病?你的文章咋还出不来?这真的让那位博士感到无地自容。果不其然,这次质问之后,在医院还没待够一年,这名博士就解除合同去了上海。

如今的一些院领导对高学历人才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导致他们的期望过大,总认为医学博士无所不能,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其实,博士并非无所不能,他们刚从校园里出来,有些还是学生思维,你一上来就把他们当成全才来看,他们必然做的不好。

笔者想说,博士一般学习能力是很好的,博士群体的复盘能力也是极佳的,但是在外科手术方面,他们需要时间成长,同样的成长条件下,博士群体一般进步都是比较快的,请给博士一些时间,不要急着否定他们,看看头部的教学医院就知道,优秀的外科医师一般都是博士。

最重要的,一定不要把博士当成全才来看。社会越进步,社会分工就越精细,同理,学历越高,就越偏重于某一专业或学科,他们常常在科研、学术的某一方向成为佼佼者,然而涉及系统工程或系统工作,就会显得不适应或技不如人,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优秀。

越来越多 90 后博士成为科主任

年轻的博士怎么做,才不会被同事们嫌弃?

据新闻报道,越来越多的 90 后开始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就连医院也不例外,一些 90 后博士医生开始成为医院的副主任和主任!

近期,一名刚刚成为副主任级别的 90 后博士就讲述了自己的困扰。

他表示:" 本人 94 年,博士学历,刚刚被聘为一个县医院的副主任,平常工作认真,因为小医院人才匮乏,我又对患者负责,机缘巧合就当上了副主任。但苦恼也随之而来,可能因为太过年轻,我们科的护士又都很强势,每次我们下医嘱退药都胆战心惊,生怕出差错被护士骂,主任还不能向着我们说话。"

" 再说这个大主任,她本身也相对年轻,是个直脾气的女主任,说话办事考虑问题较少,导致有时不能服众,所以遇到问题总会批评我们这几个医生,向我们撒气,她工作能力不强,我作为副主任帮她分担了很多工作,但她对我并没有维护过什么,感觉很寒心。她批评我,有时候明明不是我的错,但因为我不会像护士那样顶撞她,她就对我说话不管不顾,动不动说我情商低,要不就是各种说教。但她也不指出我具体该怎么做,因为她做的也不好。"

无独有偶,另一名来自山西某县区级医院的 90 后主任也说出了自己的苦恼。

他表示:" 我是运城地区的一名主任,博士学历,96 年生人,一年前被人才引进成为科室的负责人。我觉得我这个科主任当的很窝囊,因为自己年纪小,同事都不把我当回事,处处对我使绊子。有一次我给病人开降脂药,习惯性地开成了阿某他汀钙片,一个四十多岁护士上来就把我劈头盖脸骂了一顿,说其他医生给病人开的都是瑞某他汀钙片,你怎么乱开药。我一个科室主任,医院都对我很信任,对我很器重,底下的同事却这么无视我,搞得我没一点威严,我是不是应该不那么和善,先来立立威?"

笔者想说,一些二甲医院其实很缺博士,于是开始引进博士担任科主任,这一现象已经很普遍了,年轻的博士担任科主任,如果做的不好,真会被明里暗里地抵制。

在此,我必须要先给出几点忠告,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诋毁博士的言论,认为博士 " 眼高手低 "" 高学历下是空壳子 "" 科研不行临床能力更是一塌糊涂 "。所以,博士被引进后,一定要先打破这种看法,从自身做起,苦练临床能力,不要被人看不起。

其次,现在一些年轻的博士担任科主任后,几乎没有把精力花在科室管理上,只热衷于自我发挥、自我表现。这不行,作为科室主任,首要职责应该是管理好科室、运行好科室、规范好科室。

没接触过临床的博士,从今天要开始想:

我该怎么做好手术?

上文中,一名博士被引进成为科主任,却因为手术不行,被底下的人联名赶走,这种事是真实发生的,它带来的教训很大。从事了外科,它需要真功夫,学历再高,你不会操作,那就是不行,持续不行,那你就走人吧。

我想告诉各位博士,成为一名外科医生是一件让人非常自豪的事情,每个博士都要很清楚地意识到医学领域尤其是外科专业,它不是一个容易涉足的领域,它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独立地学习、思考,这要比其他科室的求学者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积极性去完成一个又一个的训练。

不要再说你不会打结和缝合了,这听起来真的让人发笑,这是你博士毕业后就应该完全掌握的,等进入了单位再让人发现你不会这些,只会增加对你个人的怀疑。所以,在工作之前,不会就苦练吧。

除了苦练外科技能,笔者认为,身为外科博士,你还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态、渴望学习并刻苦训练、手术规划的能力、注重细节和质量。

毫无疑问,外科是个体力活,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就不可能把手术做的优秀,你需要四肢灵活,双手双脚协同操作,手的灵活性更是非常重要," 左右逢源 " 是外科医生的一个理想状态。然后,你还需要有正常的立体视觉和色觉,在手术中正确感知操作深度和红光反射。这些身体素质的不足可以通过特殊的训练来改善。

对于心态,千万不要着急,那种一遇到事就汗流浃背、不知所措的博士生,你真的不适合当外科医生。

对于刻苦训练这一块,在任何科室,想成为专家,想成为科主任,丰富的经验和认真练习都至关重要,要做到目标明确,认真专注并长时间坚持投入,手术技术的娴熟只取决于长期不断的系统训练。

另外,还得知道,手术是一个连续决策的过程,术前规划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优秀的外科医生会花时间考虑手术前后的每一步,只有完备的术前规划,才能让手术取得成功,外科医生要事先考虑到每一台手术可能发生的所有意外情况。

我们的老主任常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确实如此,手术失败往往因为最初一个小的失误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注重细节至关重要。

打铁还需自身硬,空有高学历,却没有过硬的技术,那确实不行,就算被引进医院,备受器重,也会因为技不如人而露出马脚,能力不行的唯一结果就是卷铺盖走人,这已经在很多二甲医院得到了印证。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立刻下载梅斯医学 APP!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学历 医生 技能 四川 重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