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冒充 " 抖音客服 " 类诈骗在 40-70 岁的年龄群体中频繁发生,形势严峻。这背后有着诸多复杂因素。
网络安全意识薄弱:该年龄段接触互联网相对较晚,网络安全意识普遍薄弱。诈骗分子深谙此道,利用其对抖音知名度获取其信任。
掌握家庭财政:40-70 岁常掌管家庭财政,账户资金相对充裕,成为诈骗分子觊觎目标。一句 " 账户问题影响资金安全 ",就能击中他们对家庭财产负责的心理,促使其按指示操作。
信息流通不畅:这一群体社交圈相对固定,信息更新慢。年轻群体能通过互联网快速获取防骗资讯,而他们难以及时接收。亲友间防骗宣传不到位,也使他们在面对新骗术时孤立无援。
近期此类诈骗高发,还与诈骗手段迭代升级有关。诈骗分子借助技术手段,精准掌握个人信息,如姓名、电话、消费习惯等,让骗局更逼真。他们运用共享屏幕、远程操控等新方式,使诈骗过程更隐蔽、高效,中老年群体难以察觉与应对。
案情摘要
7 月 21 日,榆林一 41 岁女子前来报警称:她接到自称是 " 抖音 " 客服的电话,对方以帮助她关闭 " 直播会员 " 功能为由,骗走她 2.5 万元。
被骗详情
女子接到一通陌生电话,对方自称 " 抖音客服 ",称女子开通了抖音直播会员,即将开始扣费,并询问女子是否要保留该会员。由于对方准确地说出女子的个人信息,女子信以为真,当即表示需要关闭。
随后,女子按照 " 客服 " 指导,输入网址下载了一个 App,还按要求打开了共享屏幕功能。紧接着," 客服 " 又让女子进行刷脸认证,女子照做后,又按指示输入收到的验证码,就在这时,女子的手机突然黑屏。
等到手机恢复正常,女子发现有人用她的微信向亲朋好友借钱,总共借款 25000 元,并全部转至一些个人银行账户中。女子意识到自己被骗,随即报警。
诈骗套路解析
1. 获取信任,诱导操作
诈骗分子冒充官方平台客服,利用非法掌握的个人信息降低受害人警惕。再以 " 会员扣费 " 等为由制造焦虑,引导受害人下载不明 App、开启共享屏幕,进而通过刷脸认证、索要验证码等操作,窃取账户权限和敏感信息。
2. 实施诈骗,转移资金
在受害人手机出现异常(如黑屏)时,骗子已利用窃取的信息操控社交账号,向亲友借钱并转至私人账户。待受害人发现时,资金已被转移。
抖音官方提醒
近期多地出现冒充抖音客服的诈骗套路,骗子甚至诱导用户下载 " 抖音会议 " 等视频会议软件。此类诈骗 App 具有屏幕共享功能,诈骗分子可通过屏幕共享或远程控制功能,获取受害人银行账号、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后进行操作转账,或诱导受害人直接转账,从而实施诈骗。抖音公司近期已发布声明:" 抖音会议 " App 不是官方产品,切勿上当受骗。
此类诈骗中常见的软件还有以下几种:
警方提醒
1. 陌生来电不轻信
切勿轻信自称平台客服的陌生来电,尤其对方精准报出个人信息时更需警惕,并通过官方渠道,主动联系平台核实情况。任何要求下载不明 App、开启屏幕共享的操作,本质都是为窃取隐私信息,务必直接拒绝。
2. 个人信息不透露
刷脸认证、短信验证码是资金安全的最后防线,绝不能向任何人透露。若遇手机突然黑屏、通讯中断等异常,需第一时间冻结银行卡、修改社交账号密码,并立即报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