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盛夏,南京晓庄学院陶予支教团迎来了服务苏北乡村教育的第十个年头。这支由 28 名学前教育专业师生组成的队伍,第十次背上行囊,奔赴盐城市滨海县。在八滩镇中心小学和滨淮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了为期 15 天的 " 红色摇篮 薪火童行 " 暑期支教活动。自 2016 年成立以来,支教团秉持着陶行知 "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的精神,致力于践行社会责任,用专业与爱心在苏北大地浇灌出希望之花。
团队立足学前教育专业优势,紧扣少儿兴趣特点,将艺术、科学、传统文化与游戏教学有机融合,开发了涵盖中国故事、中国奇迹、科创未来、生命安全四大板块的趣味课程体系。活力四射的啦啦操课上,孩子们跟着旋律跃动,感受团队协作的纯粹快乐;神奇的科学实验里,干冰在瓶中升华、挤压出梦幻的泡泡,瞬间点燃了探索未知的火花;京剧文化课堂上,孩子们亲手绘制五彩脸谱,一笔一划间,国粹艺术的魅力悄然绽放,审美与创造的种子悄然萌芽 …… 课程不仅传授了专业技能,更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了探索世界的种子,让这个暑假成为一段难忘的成长之旅。
当人工智能浪潮席卷而来,陶予支教团敏锐地将科技元素融入乡村课堂,精心打造《我的 AI 朋友》特色课程,让数字素养和创新思维在乡村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课堂上,老师从孩子们熟悉的智能语音助手切入,通过 AI 绘画体验、智能编程小游戏等互动,带领他们推开未来世界的大门。当孩子们亲眼见证 AI 在几秒内生成精美画作时,教室里惊叹声瞬间沸腾:" 原来 AI 真的像超人一样厉害!"" 老师,我以后要发明更聪明的 AI 机器人!" 在趣味互动中,课程巧妙融入科技伦理思考:"AI 虽然强大,但它会不会出错?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它?" 孩子们在讨论中逐渐明白,AI 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要善用它的智慧,也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站在十周年的新起点上,陶予支教团正筹备 " 百节红色精品课 " 公益项目,将十年心血凝结的课程精华,无偿赠予更多乡村学校。十年耕耘,从单一支教活动到系统化课程体系,从传统教学模式到 AI 赋能创新课堂,变的是方法与形式,不变的是那份扎根乡土、点亮童心的赤诚热爱。未来,陶予支教团将继续深深扎根在乡村教育的沃土,用知识的光芒点亮更多童心,以教育的力量奋力助推乡村振兴,让希望的种子在苏北大地茁壮成长。(戴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