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淘好片,刷好剧
七月份的暑期档,终于燃起来了。
尤其是下半场,姜文的《你行!你上!》(原定7.25)宣布提档至18号上映之后,多部影片也纷纷改档,群雄混战。
大鹏的《长安的荔枝》(原定7.25)随后宣布也提档至18号,大鹏主打一个撵着姜文打;
25号档期空出两部之后,陈佩斯的《戏台》(原定7.17)延期到25号,《南京照相馆》(原定8.2)也提档至25号,齐力对战7月最后一步好莱坞大片《神奇四侠:初露锋芒》;
结果如何我们已经知道了:
评分上,大鹏把姜文按在地上摩擦,《长安的荔枝》开分7.7,《你行你上》开分仅6.7。
票房上,《长安的荔枝》票房破3亿,AI预测票房7亿+,而《你行你上》至今未破亿,AI预测票房仅9600万,要知道姜文7年前的《邪不压正》拿下了5.8亿。
最出乎意料的,当属《罗小黑战记2》。
开分8.6,直接开出目前年度华语最高分,票房有望达4亿。
至于《戏台》《南京照相馆》《神奇四侠:初露锋芒》质量和战况如何,探长今天就一口气跟大家讲完。
因为探长已经验货完7月份所有片子,连下个月《浪浪山小妖怪》(8.2公映)也看了点映尝了咸淡。
废话不多说,7月电影总评奉上——
这是近十年来
最好看的暑期档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的话。
目前的暑期档,是近十年来最好看的暑期档。
*《侏罗纪世界:重生》《F1:狂飙飞车》《恶意》《无名之辈:否极泰来》探长已经在前面聊过,这里就不重复了。
今天,我们一口气聊十部电影:
《超人》《聊斋:兰若寺》《花漾少女杀人事件》《你行你上》《长安的荔枝》《罗小黑战记2》《戏台》《南京照相馆》《神奇四侠:初露锋芒》《浪浪山小妖怪》。
*以下评分、票房等信息均取自截稿前(7月28日)。
《超人》
上映:2025.7.11
豆瓣:6.7
票房:6300万+
探长评分:⭐️⭐️⭐️⭐️⭐️⭐️⭐️7/10星
用四个字评价《超人》那就是"半喜半忧"。
喜的是晕头转向的DC总算是支棱起来了。
《超人》的影院观感还是不错的,奉献了几场令人印象深刻的动作戏,视觉爽点不少。
可以列为年度十佳镜头之一了
尤其是卓越先生把卢瑟一个基地的人员团灭的戏份,让人大开眼界。
各个超级英雄轮番上阵,新鲜感拉满,看得人眼花缭乱。
虽然每个角色都略去了背景故事,但好在角色塑造都个性鲜明,最终成功构建了一个漫画化的超人类世界观。
忧的是,影片的逻辑和内核其实挺混乱。
角色多是多,但更像走马观花,每个角色都没有弧光,没有变化。
了解角色的粉丝,会像不断换新的男女朋友一样,刺激和惊喜不断。
但不了解的观众,感觉会像是一个大型群面相亲会,只能肤浅地看个眼缘,根本没有机会深入交流。
一场又一场的打斗,一样没有层次或情感的变化,超人不过是个战斗机器,莫名赢一场,又莫名输一场。
《超人》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导演詹姆斯·古恩上网真上得太多了。
影片涉及的议题很多,从困惑超人的身份认知、容易被操控的舆论环境、美国与超人的绑定与矛盾,到政治阴谋和人类的定义等等。
但却没有一个明显的主题。
而且最后高潮是超人鸡汤演讲,汤弄且突兀。
让一个外星人定义人类,就好像让一个好不容易得到美国身份的移民强行寻找美国的身份认同感,真的还不如《银河护卫队》中星爵那场殿堂级的尬舞。
探长作为超级英雄粉丝,给了《超人》7分,但它其实是刚过及格线的水平。
要知道,超人可是美国的国民级IP,可以说他是美国的孙悟空。
但目前,《超人》的北美票房远高于海外票房(北美2.53亿美元,海外1.73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人还是很爱超人,但超人对于全世界的吸引力已经大幅下降。
目前《超人》全球票房4.5亿美元,预计最终票房在7亿美元左右。
很多吗?
要知道,12年前的《超人:钢铁之躯》总票房都有6.7亿美元。
导演詹姆斯·古恩说全球的反美情绪正影响着影片的票房。
探长表示认同,因为世界各国的人们发现,美国根本不是世界的拯救者,而是麻烦制造者。
美国的信誉和其全球霸主地位的逐渐崩塌,如今已经反映到电影上——美国电影的价值观输出正在失效。
《聊斋:兰若寺》
上映:2025.7.12
豆瓣:6.6
票房:2.11亿
探长评分:⭐️⭐️⭐️⭐️⭐️⭐️6/10星
探长前两天已经聊过了,用两个字形容是"失望"。
《聊斋:兰若寺》制作很精美,在美学上是下了功夫的。
5个故事,风格不同,但都唯美绚丽,东方古典、奇幻的志怪美学一脉相承,散发着浓浓的国风底蕴。
追光在动画美术上,真的是国内第一梯队了。
探长最喜欢的两个故事是《鲁公女》和《画皮》。
但其他的故事,剧作上就显得平铺直叙,寡淡单薄。
明明是拼盘故事,却让人感觉冗长、无聊和乏味。
奇、喜、悲都有,但也只有奇在画面上能让人眼前一亮,在叙事和情感上,喜不够喜,悲不够悲,像流水账,没什么起伏。
可惜了。
《花漾少女杀人事件》
上映:2025.7.18
豆瓣:7.4
票房:2300万
这片子探长从戛纳电影节就开始关注了,提名了金摄影机奖。
摄影上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视听极具风格化,摄影冰冷克制,散发着透骨的寒意,很有美学质感。
而且,仅通过摄影就营造出的东亚家庭的窒息感和悬疑感。
其次是张子枫和马伊琍的表演也是张力十足,她俩将传统东亚家庭的严苛、隐忍和困境疯魔化。
尤其是张子枫的演绎,很有层次感。
但就是剧作上能力太有限了。
影片宣传的是"神级反转",可以现在的观众早已不是阅片量只有5的小白了。
悬念很好猜,反转也远达不到"神级",所以一旦你猜到了,就会发现影片画蛇添足。
最后通过不断的解释和闪回来告诉观众,他们已经知道的真相,多此一举,非常泄气,最后只剩下东亚家庭中无解的命题值得观众思考下。
毕竟这是导演的首部长片,未来还是挺可期的。
《你行!你上!》
票房:8700万
探长评分:⭐️⭐️⭐️⭐️⭐️⭐️⭐️7/10星
《你行你上》应该是姜文目前在口碑和票房翻车最严重的一次。
因为这部电影,网友还造了个新词——甲亢电影。
姜文饰演的父亲以及片中的儿子,父子俩像得了甲亢一样,角色亢奋,表演亢奋,剧情亢奋。
对话基本靠吼,剪辑快得让人晕头转向,台词密集且聒噪……
但说实话,探长在电影院的观感还是不错的,前提是能跟得上节奏。
姜文在点映场的云映后中提到,《你行你上》光剪辑就花了一整年的时间。
所以影片的节奏像打了鸡血一样,开头原地起飞,直上凌霄,直达云顶,144分钟没有一句废话,好似一场"颅内摇滚"。
全片基本1秒一个镜头,就好像一局斗地主,地主手里全是炸弹,从头炸到尾,一把"春天",农民毫无参与感。
5秒4个镜头
观影过后,很多文艺青年和电影大神都在研究什么是馅儿,什么是饺子,厕所隐喻了什么,红灯白灯隐喻了什么。
他们完全忘了,姜文的电影首先是一部电影。
从电影本身的故事来说,探长觉得还是不错的,时而搞笑,时而讽刺,时而又荒诞到无所忌惮,狂妄无稽,依旧是姜文的风格。
探长最喜欢的是藏匿于疯癫剧情中的情感,一句"半生缘",才让人知道父母岁半而子生,子长半世而父母去,情感隐爆。
片中的郎朗每次遇到问题,都是咆哮式地喊"爸爸",即便他和爸爸闹掰,爸爸不在了,我们才发现这声"爸爸"从头喊到尾。
而爸爸从未缺席。
你骂"登味儿"也好,"爹味儿"也好。
探长想问一句,谁家没有个老登?谁身体里没有你爹一半的血?
最后再说回饺子和馅儿。
《你行你上》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传记片,而是一部钢琴版的《让子弹飞》。
它的隐喻和解读空间依旧很大。
在映后,郎朗本人都说"我和我爸妈,我们都是饺子皮",姜文所讲述的故事才是真正的馅儿。
关于隐喻,一篇都说不完,这里探长只说一句。
《你行你上》讲述的其实是中国的故事。
当郎朗弹奏着来自国外的乐器,站在"列强"搭建的舞台,在"列强"制定的规则下,弹着别人的曲子拿下冠军时,当郎国任问金字塔尖是什么时,如果把郎朗看做中国,很多疑问就会迎刃而解。
"他们"告诉你规则,"他们"告诉你金字塔就是最高点,你想打破规则,捅破天花板?"他们"只会把你当做神经病乡巴佬。
《你行你上》的隐喻非常丰富。
当然这是建立在你对影片感兴趣的前提下,深挖隐喻才有意思。
而影片让人感兴趣的前提又是,它先是需要是一部好电影,如果电影本身很烂还硬要去靠隐喻来拉高电影的话其实是本末倒置。
就好比一盘菜,醋只是点缀,甚至可有可无,如果你只关注醋,不谈菜的口味而大谈特谈这口醋,那就是裤裆里缝兜——装*。
《长安的荔枝》
豆瓣:7.7
票房:4.96亿
探长评分:⭐️⭐️⭐️⭐️⭐️⭐️⭐️⭐️8/10星
探长看哭了。
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把老实人逼上了绝境。
探长从一开始就笑不出来,眼看着李善德从意气风发,到日渐憔悴,最后两鬓白发。
似乎看到了被社会毒打,被现实教训,被叫做牛马的自己。
李善德一生老实本分,勤勤恳恳,不再图飞黄腾达,只求安稳度日,却不曾想他的善良,他的老实,一文不值,甚至在别人眼里,不过是好欺负的软柿子。
李善德的勤勤恳恳敌不过官场的算计排挤,他把账算的明明白白,却怎么也算不清官场的陈腐颓废。
彻底击碎李善德三观的,是他接过杨国忠令牌的那一刻。
直到这时他才明白,老百姓恪守的律法,老实人坚守的规则,在一个权贵的小小令牌面前,竟不堪一击。
律法不过是强者圈养弱者的栅栏,老百姓一辈子的血泪,最后换来的,不过是他们餐桌上一盘可以随意吞吐的水果。
影片最后的木棉花,必定是今年的十佳镜头之一。
那一夜,木棉花飘落长安城,李善德没有负国,也没有负家。
木棉花的话语是"英雄气概与壮烈",而在片中,木棉花也是观音目睹人间荔枝闹剧后留下的悲悯之泪。
《长安的荔枝》最高明的,是将一个老实人的绝处逢生升华。
李善德的个人命运和历史洪流交织在一起,大唐的强盛与骄奢,一夜崩塌。
影片的主题不再局限于人的性格老实与否,奸诈与否,而是上升到国家与人民的权衡,民众与权贵的量度。
《长安的荔枝》优点很明显,槽点也很明显。
影片有大量"明星"友情出演,而且是"跨界明星",有说脱口秀的,有搞喜剧sketch的,还有当主持的。
很多"跨界明星"的角色可有可无,他们的功能也很局限,只会让观众喊一句"哇,他也来了",对电影本身没有丝毫帮助,甚至多余。
《罗小黑战记2》
豆瓣:8.6
票房:2.49亿
《罗小黑战记2》是最让探长出乎意料的电影。
剧组和饺子团队一样,六年磨一剑,憋出个大招。
《罗小黑战记2》坐实了国产二维动画天花板之名。
影片画风清新简约,打斗炫酷,而且富有想象力。
你敢信,一部二维动画中的飞机大战看得人惊心动魄,手心冒汗?
《罗小黑战记2》最后呈现的效果,真的是团队用汗水堆起来的。
别看是二维动画,为了达到效果其实更难,因为纯靠手画,而且就是要靠寥寥几笔线条,就要呈现出人物的神韵。
一个简单的镜头,可能需要画好几天。
一秒钟需要12张手绘原动画,而1分钟,则需要720张。
尤其是精彩的打斗部分,为了达到镜头细腻和动作精细的视效,工作量直接翻倍,1秒钟就需要24张手绘原动画。
《罗小黑战记2》光分镜就画了足足三年。
最后我们才看到流畅的打斗,丰富的角色和精彩的故事。
探长最喜欢的,是影片格局更大,构建了一个庞大复杂且有趣的妖精世界。
电影内核简单却又富有哲理,"立场是会变的",物种不同,身份不同,国别不同,你的立场也就不同。
而立场常常无关对错,只权衡利与弊。
但天真的小黑却又用他简单的善恶观,把有关立场的伦理问题拉回到浅显易懂的层面。
最后,如果说《罗小黑战记2》有缺点的话,那就是打斗实在是太少了!
不过瘾!
《戏台》
上映:2025.7.25
豆瓣:8.0
票房:1.82万
探长评分:⭐️⭐️⭐️⭐️⭐️⭐️6/10星
《戏台》豆瓣评分高达8.0,但探长只能给出6分。
如果你冲着它喜剧的标签去,可能会失望,因为它搞笑的桥段不多,更多展现的是讽刺和批判,以及悲剧的内核。
影片表达的内核是最让人感动的——一众底层的小角色,小人物,在兵荒马乱的环境中,不畏强权,舍命维护艺术的尊严和历史的传承。
金啸天面对枪炮的威胁,唱得《霸王别姬》一句不改,在荒唐的众生相中,他非但没有跪,还挺直了脊梁骨。
陈佩斯也证明自己一代喜剧顶流的实力,更让我们看到老一辈艺术家,并没有被资本裹挟,也没有被网络污染。
他们依旧在线下,在很多人看不到的地方,坚守着原始、传统、纯粹的喜剧。
戏比天大、艺术不容践踏,对他们来说,真的比生命还重要。
但《戏台》最大的缺憾是电影感的缺失。
它并没有完成把话剧变成电影的文本转化。
影片视听风格缺乏电影的质感,叙事和冲突都是戏剧式的,表演和语言用力过猛,而且是浓浓的话剧味道。
人物对话多,矛盾冲突和进展也基本靠台词,电影语言的运用非常匮乏,内容干瘪。
比如影片基本展现的就是几个主角的镜头,观众甚至感受不到剧团其他人的存在,可到了演出时,奏乐、化妆、茶水等等人员好像凭空出现。
而到了烘托情感阶段,仅有一句台词"我们要活命",就突然切到舞台幕后人员,情绪的转换非常突兀。
再比如金啸天从开始的萎靡不振,一下就变成了台上霸气四射的西楚霸王,没有原由,没有铺垫,也是非常突兀。
意思观众都明白,但表现的手法和力度远远不够。
当然最大的槽点还是女性角色的处理,思玥这个角色无关紧要,她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不合时宜地露大腿。
她一天跟偶像爱两次,好像脑子里只有性。
把叫床说成吊嗓,把晃床说是压腿,喜剧感挺low挺过时的。
而且,这么亲密的身体接触,她连一个高一个矮,一个胖一个瘦,声音都不一样的金啸天和大桑儿都分不清。
就是为了强行搞性,太扯了。
《南京照相馆》
票房:4.36亿
探长评分:⭐️⭐️⭐️⭐️⭐️⭐️⭐️⭐️⭐️9/10星
《南京照相馆》是目前暑期档最有爆款相的电影。
口碑上,评分8.5(现已升至8.6),仅次于《罗小黑战记2》。
票房上,上映第二天单日票房破1亿,也是春节之后首部单日票房破亿的电影。
AI预测票房由15亿+上调至30亿+。
有些人吐槽结尾泄了口气。
探长也同意,结尾处理得并不好,但不影响它是探长今年看过最好的影片之一。
探长哭了整整两包纸巾,不夸张。
不是因为它煽情,也不是因为它沉重,而是因为它真实。
电影讲述的故事很小,是几个人在南京的一个照相馆里,避难逃生的故事。
但故事以小见大,而且扣人心弦。
电影的前半部分非常克制。
南京大屠杀仅仅是故事的背景,角色走在残垣断壁随时瓦砾中,南京沦陷时的惨烈已经浮现在观众的脑海里……
寥寥几个镜头,几张照片,就足以震撼人心,因为那是刻在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记忆。
刀尖的婴儿、滚落的头颅、红色的河水……镜头不必多,瞥一眼,你就知道发生了什么。
每张照片都凝结了三十万人的灵魄,每张照片都能让人听到穿透历史的悲鸣。
对于许多人来说,"南京大屠杀"仅仅是教科书中的五个字,那一张张照片不过是我们都不愿回忆的沉痛历史。
而在电影里,这五个字终于具象化。
当电影里的角色,看着一张张照片,都能叫出照片上的人的名字的时候。
探长无比震撼。
那不再是一张张简单的照片,而是南京人曾经的街坊邻居,隔壁的房东阿姨,街头的卖菜大娘,甚至兄弟姐妹和父母……
那一张张照片,都曾是鲜活的生命,是我们的同胞,是我们的先辈。
而他们的死亡,却成为一些日本人的荣耀和炫耀的资本。
《南京照相馆》的后劲很大,探长在写这段话的时候眼泪仍然往外涌。
为什么?
因为那不是泪水,那是我们的同胞和先辈至今都没有流完的血!
探长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中国人能忍住不流泪。
更确切的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忍住,不分国籍,不分男女。
最后,探长想对那些觉得"影片宣扬仇恨""中国人应该原谅日本人""中国人应该反思"的人说。
反思你X了XX!
我们要反思,就该反思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也没有资格替先辈做出原谅。
电影宣扬的不是仇恨,而是让我们记住血淋淋的历史,而已。
我们,不是朋友。
《神奇四侠:初露锋芒》
豆瓣:6.6-6.2持续降分中
票房:3200万
《神奇四侠:初露锋芒》和《超人》成了一对难兄难弟。
《神奇四侠》崩得更迅猛。
公映当天开分6.6,当晚跌到6.3,截止发稿已跌到6.2,应该是今年跌分最快的影片。
众所周知,探长是漫威骨灰粉。
对于《神奇四侠》,探长只能给到6分,加个情怀分勉强7分。
先说下优点。
复古未来风,别具一格,视听风格上跟其他超级英雄电影拉开了距离。
角色塑造上,四个人相比以往更加平衡,石头人有了更多的戏份。
叙事上,打破以往介绍超级英雄的传统方式,略过起源,并努力打造漫威第一家庭。
视效上,太空黑洞大战,在IMAX厅看起来还是有点震撼的,以及吞星的塑造,有很强的压迫感和深邃的黑暗感。
而且,影片采取的是特摄布景拍摄(代表作品《奥特曼》《哥斯拉》),并非全绿幕CG,而是比例实景+特效,所以视效上给人的观感还是挺真实的。
但影片总体只有美学风格和视效算是惊喜。
槽点就有点多了。
即便探长作为漫威粉,这部《神奇四侠》也燃不起什么激情。
首先。
作为一部超级英雄电影一点都不超级——
动作戏是超级英雄电影的关键戏份,但影片的动作戏实在太少了,网友封的"神奇talk侠"一点都不冤,文戏多,而且不精彩。
它更像是一部家庭片,而非超级英雄片。
对于反派吞星的塑造,除了形象,都挺让人失望,除了大和意念操控,能力没展现多少。
而且它活了几十亿年,结果到地球就被坑了,不得不让人怀疑,它几十亿都没吃上啥补脑的东西。
其次。
作为"神奇四侠"一点也不神奇——
对于四个人能力的展现也相当少,相比于之前的版本,能力使用上和展现上并没有什么创意,而且四个人一直愁眉苦脸,跟"神奇"两个字不搭调。
神奇四侠的能力我们已经熟悉,但他们如何使用这种能力才是让我们觉得有趣和神奇的。
可惜的是,《神奇四侠:初露锋芒》中不仅毫无创意,甚至都没怎么展现他们的能力。
《神奇四侠》2005
更要命的是,神奇四侠不仅是一个家庭,更是一个团队。
他们技能的协作产生的1+1+1+1>4的效果也是团队的精华才是,但《神奇四侠》
中他们的协作除了霹雳火抱着石头人飞真得的是协不了一点。
想象力贫瘠。
更别说神奇先生还差点被当面条一样扯断……
要知道,神奇先生可是漫威宇宙中最聪明的人之一,但在影片里他似乎只会一句话:
"给我一个杠杆"。
所以,他们谈不上"神奇四侠",而是"失望四侠"。
《神奇四侠》和《超人》一样,票房上表现也只能说中规中矩。
两部在制作上都保持了一定的水准,但口碑和票房的局限,还是说明全球观众对于超级英雄电影的喜爱度,已经进入了一个平台期。
中规中矩的作品掀不起风浪,而平台期过后,要么有更牛的作品刺激进入新的高潮,要么退行到更差的阶段。
师承绯红女巫
尤其是前面提到,美国在国际上形象的崩塌,所造成的影响已经蔓延到它的电影。
观众不仅看腻了超级英雄的套路,也不再相信美国是世界的超级英雄。
不管是DC还是漫威,未来都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超级英雄教父",漫威老大凯文·费奇在看到《超人》的表现后称"大家还是喜欢超级英雄的",其实已经暴露了他对这个赛道的信心的缺失和担忧。
他不过是在挽尊罢了。
《浪浪山小妖怪》
上映:2025.8.2
豆瓣:预测开分8.0
票房:-
探长评分:⭐️⭐️⭐️⭐️⭐️⭐️⭐️⭐️8/10星
用一句话评价《浪浪山小妖怪》的话就是——
我们熟悉的上美影回来了!!!
先说画风。
简约复古,返璞归真,充满国风色彩的中国风,让人重温小时候上美影带来的震撼与浪漫。
融合了简笔、水墨勾勒出的线条,虚实结合,又有东方精怪美学的意境。
观影全程眼睛都非常舒适,上美影用实力证明它仍是东方动画美学的顶流。
再说剧情。
《浪浪山小妖怪》是《中国奇谭》的衍生电影。
讲述的是浪浪山的小妖怪,假扮唐僧一行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主角都是小人物,妖怪界的边角料,开头搞笑,最后热血。
无厘头的搞笑竟有有几分周星驰电影的影子。
探长看的超前点映,那一场有很多小孩子。
开始的时候,影院里全是小孩子的欢声笑语,可是到了最后,孩子们都沉默了。
开始有大人们的抽泣声,探长也看得五味杂陈。
小时候,谁都以为自己会是齐天大圣孙悟空,长大后才知道我们不过是浪浪山的小妖怪,是不起眼的配角。
齐天大圣是所有人向往的英雄,《浪浪山小妖怪》才是拍的现实中的你我他。
我们风尘仆仆,为生活忙得晕头转向,在历史的车轮中,我们连名字都没有。
但我们有我们的精神世界,有我们的追求。
影院里的小孩子,可能不理解一部搞笑的动画片为什么会让父母流泪。
但他们也终究会尝到那些泪水的滋味。
那些泪水敬大圣,敬没有名字的小妖怪,敬背井离乡后重如尘埃的自己。
敬不起眼的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依旧选择惩恶扬善,斩妖除魔;被现实社会打得鼻青脸肿,遍体鳞伤,依旧挣扎着,拼搏着,想要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
"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九个字,太难,但我愿用我的一生去践行这几个字。
以上。
便是探长对7月份电影的总评,仅代表探长个人观点。
求同存异,欢迎大家讨论。
精彩影评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2025/7/28
监制:探长
Supervisor: Tan Zhang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