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一直是公共卫生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创新领域之一,从全球疫苗市场来看,虽然疫苗市场规模庞大,但集中度高,少数大型跨国药企凭强大研发实力、广泛销售网络及丰富产品线占据主要份额。相比之下,我国疫苗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竞争也很激烈。
在上述背景下,国内多家药企正在加快创新疫苗的研发,其中来自江苏的中慧元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 中慧元通 ")正在冲刺港股 IPO,而这家创新药企的实控人安有才则是从建筑领域跨界而来。
从进程来看,中慧元通 2025 年 1 月 24 日向中国证监会递交 IPO 备案申请,2025 年 6 月 25 日完成备案。根据备案信息,中慧元通拟发行不超过 1.38 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港交所上市,38 名股东拟将所持合计约 2.63 亿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并港交所上市流通。7 月 24 日,中慧元通更新招股书,加速 IPO 进程。
中慧元通已经凭借国内首个获批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 " 慧尔康欣 " 实现商业化突破。2024 年,中慧元通营收达 2.6 亿元,尽管相较 2023 年的 5216.8 万元有大幅增长,但仍亏损约 2.6 亿元。更重要的是,中慧元通已经显现流动性困难,在手现金难以覆盖短期债务。
此次 IPO 闯关,既是中慧元通借助资本市场突破研发瓶颈、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关键尝试,也是化解现金流危机的自救之举。
01 融资停滞 3 年,流动性危机凸显
公开资料显示,中慧元通在 IPO 之前共有 3 轮公开融资,合计融资规模约 9.95 亿元,但在前期研发、销售、行政、建厂等过程中已经基本消耗,且短期偿债压力较大,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风险。
据统计,自 2015 年成立后,中慧元通就在积极推进融资活动。
2019 年 4 月,中慧元通成功完成 A 轮融资,融资金额达 1.3 亿元,吸引了高特佳医疗等机构参与,支持了公司早期研发投入与基础设施建设;2020 年 8 月,中慧元通又迎来 A+ 轮融资,获得资金 1.75 亿元。国海创新资本、毅达资本、株洲国投创投等机构纷纷入局;2021 年 8 月,中慧元通完成金额高达 6.9 亿元的 B 轮融资,这也是其 IPO 前的最后一轮融资,投后估值飙升至 41.89 亿元。
在中慧元通 B 轮融资中,众多知名投资机构参与其中,包括盈科资本、弘晖基金、松禾资本、华大共赢、正泽投资、承树投资、杭实投资、国富创新等。
自 2021 年 8 月完成 B 轮融资后,中慧元通在 2022 年 ~2024 年的 3 年内,再未获得公开融资,直到这次 IPO。这期间,中慧元通转而主要依靠银行借款维持运营,其中短期银行借款主要用于原材料采购及支付研发成本,长期银行借款用于建设生产园区。
2024 年,中慧元通银行借款达到约 8.1 亿元,是 2023 年的 2.21 倍,主要原因就是为建设新的生产园区而向银行贷款。
这期间,中慧元通各项支出将之前的融资额逐渐消耗。据《招股书》显示,2023 年、2024 年及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中慧元通销售支出 2.15 亿元、研发支出 5.36 亿元、行政支出 1.45 亿元、财务成本 2946.3 万元,仅这些账目就超过了 9 亿元。
同时,中慧元通的银行借款也在不断增加。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中慧元通债务总额约 9.44 亿元,而银行借款约 8.96 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借款约 4.06 亿元。与此相比,中慧元通同期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 1.15 亿元,偿债压力较大。
中慧元通坦承,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流动负债净额达到 4.7 亿元," 这使我们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风险。"
在较大的财务压力面前,这次港股 IPO 对中慧元通改善资金状况、缓解偿债压力以及保障公司持续发展,更显得重要与紧迫。
02 靠一款疫苗 " 养家 ",亏损仍会持续
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称,疫苗开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识别抗原后,疫苗平均需要 15 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实现商业化。结合行业经验以及公司情况来看,中慧元通要通过商业实现公司扭亏或要等待较长时间。
中慧元通目前有两种核心产品,即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及在研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除两种核心产品外,其产品管线还包括其他 11 种在研疫苗,涵盖多个疾病领域。
自 2015 年成立后,中慧元通用了 8 年时间才开始上市自己的疫苗,2023 年 9 月,中慧元通首款商业化产品—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开始上市销售。
2023 年 -2025 年 3 月 31 日,中慧元通营收分别为 5220 万元、2.6 亿元和 40 万元,全部来自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销售;同期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则分别为 4.25 亿元、2.59 亿元和 8730 万元。
而这种亏损在可见未来仍将持续,中慧元通表示,未来将继续产生大量开支及亏损,主要支出来自疫苗研发、建造生产园区、在研疫苗商业化、团队扩充、员工激励、引进知识产权等。
这其中较大的支出可能来自园区建设。
据了解,中慧元通目前主要园区是位于泰州总部的一号生产园区,拥有三条运营生产线(包括一条流感疫苗生产线,设计年产能为 400 万剂四价及三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一条狂犬病疫苗生产线,设计年产能为 500 万剂狂犬病疫苗;及一条肺炎球菌疫苗生产线,设计年产能为 1500 万剂 PPSV23 及 PCV24)。
中慧元通所有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产品及临床试验中使用的在研疫苗均在一号生产园区生产,但园区内的这些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高,2023 年、2024 年及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止三个月,分别生产了 120 万剂、180 万剂及 0 剂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利用率分别为 30.2%、45.8% 及零。
即便如此,中慧元通仍在扩大产能建设。
中慧元通一号生产园区内的第二条流感疫苗生产线正在进行工艺验证,其设计年产能与现有流感疫苗生产线相同,预计第二条流感疫苗生产线将于 2026 年底前开始生产。
此外,中慧元通正在总部建设另外两个生产园区,即二号生产园区及三号生产园区。目前,二号生产园区正在进行道路及景观施工,三号生产园区的主体结构已经完工。
据介绍,二号生产园区专门用于生产流感疫苗,预计该园区可扩大流感疫苗产能,以特别应对用于 6-35 月龄以及 65 岁及以上人群的三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及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预期商品化。
中慧元通预计二号生产园区的设计年产能为 1000 万剂流感疫苗,其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信贷融资额度和经营所得现金。
三号生产园区负责生产重组蛋白疫苗(重组 RSV 疫苗及重组带状疱疹疫苗),预计于 2026 年上半年完成建设,并于 2026 年底前开始为 III 期临床试验生产重组蛋白疫苗。三号生产园区的初始设计年产能为 1000 万剂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及 1000 万剂重组 RSV 疫苗。
中慧元通预计,公司将为建设二号及三号生产园区购买厂房及设备产生大量支出,所需资金主要来自经营所得现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银行借款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慧元通表示,在公司重组疫苗商业化之前,预计未来三年内三号生产园区的利用率较低。
03 创始人能否跨界成功?
引起市场关注的还有中慧元通的创始人,其实际控制人安有才主修工业工程,早期在秦皇岛二建有十年任职经历,之后在多家生物科技企业担任高管。同为创始股东的何一鸣先生为医药销售代表出身。
中慧元通的大部分股权掌握在安有才及其一致行动人手中。
股权关系显示,安有才、江苏粜宇(安有才及其配偶分别拥有其 70% 及 30% 权益)及何一鸣组成的一致行动人士共同拥有中慧元通约 35.84% 的股份权益;江苏粜宇凭借其作为员工持股平台的普通合伙人的角色,在员工持股平台持有的股份中拥有约 9.72% 权益。
以上合计,安有才及一致行动人士及员工持股平台构成中慧元通的控股股东,合共持有中慧元通约 45.55% 的股份。
此外,虽核心创始股东无疫苗研发背景,但中慧元通还是通过引进人才组建了专业研发团队。
首席科学家陈则博士和研发副总熊野林博士在 2019 年加盟,陈则博士在病毒学、制药及生物科技领域拥有近 28 年经验,熊野林博士在制药及生物科技领域拥有超过 35 年经验,目前负责监督公司的 mRNA 疫苗研究平台及多糖结合技术平台。
中慧元通的研发团队还包括李广富(临床开发部总监,在制药行业拥有逾 20 年经验)、徐奇(工艺开发部门经理)和冷文娜(质量研究部门经理),徐奇和冷文娜均在疫苗研发方面拥有约十年的经验,并且是开发公司核心产品的主要人员。中慧元通的自有研发团队由 90 名成员组成,其中 46.7% 拥有博士或硕士学历。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9 年 -2024 年,中国人用疫苗市场由 535 亿元增长至 961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2.4%,其 2024 年规模为全球市场的 27%。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在创新疫苗预期持续推出的推动下,中国人用疫苗市场预期于 2033 年进一步增长至 3319 亿元,2024 年至 2033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14.8%。
中慧元通所处细分领域为创新疫苗及采用新技术方法的传统疫苗,截至 2025 年 1 月 15 日,其核心产品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是中国获批的首款且唯一一款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技术层面国内领先。
不过,中慧元通 2015 年成立,相对国内老牌疫苗企业,进入市场时间晚,目前市场份额占比较小。国内流感疫苗领域的对手众多,如华兰生物、北京科兴、金迪克等企业的四价流感裂解疫苗已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与这些竞争对手相比,中慧元通的虽然技术优势明显,但品牌知名度与市场推广相对处于劣势。
在其他疫苗细分领域,中慧元通同样面临竞争压力。在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领域,国内已有企业产品上市,中慧元通该款产品尚处研发阶段,预计 2025 年第二或第三季度启动 III 期临床试验。肺炎多糖疫苗和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等领域,也有多家企业参与竞争,部分企业产品研发进度领先于中慧元通。
中慧元通能否在 " 非专业 " 创始人的带领下,早日坐上国内创新疫苗的风口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