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 07-28
智能体需求井喷!金融、办公、消费电子、文旅等场景全面开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科创板日报》7 月 28 日讯(记者 黄心怡)在 2025 世界智能大会期间,智能体成为了仅次于机器人的另一大焦点。京东、腾讯等大厂,金山办公、星环科技、合合信息、云知声、百望股份等上市公司,以及蜜度、钛动科技等 AI 企业都纷纷公布进展。

" 金融行业对智能体的需求十分强烈,我们接触到的绝大部分银行客户都在问智能体,经常同时与多家银行交流智能体的开发落地问题。特别是财务、贷款等业务相关的需求非常旺盛。" 格灵深瞳副总裁罗楷在 WAIC 期间对《科创板日报》表示。

面对未来的市场局面,腾讯云副总裁吴知声在采访中认为,智能体会是蓬勃发展的生态,不同的企业会以不同角色会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发展优势。

▍京东、腾讯等相继公布智能体布局

京东云正式开源 JoyAgent 智能体,成为行业首个 100% 开源的企业级智能体,实现了产品级开源,包括前端、后端、框架、引擎和核心子智能体。从应用落地来看,其重点在消费级智能硬件。京东在会上发布了附身智能品牌 JoyInside,目前已经众擎机器人、商汤科技家用下棋机器人 " 元萝卜 SenseRobot"、 具身人形桌面机器人灵童 · 念 NIA-F01、魔法原子四足机器狗、AI 潮玩 Fuzozo 芙崽等合作。

美的、联想等也展示了消费电子领域的智能体进展。美的旗下的 AI 家电品牌 COLMO 率先落地应用了行业首个适配家电家居全场景的 AI agent 智能体—— COLMO AI 管家。据了解,COLMO 超级智能体的应用场景涵盖了全屋空气自调节、全屋智能用水、智能营养健康、全屋智能光影、全屋智能安防、全屋能源管理等多个智能生活场景。

联想的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在联想 AI PC 上应用,现场展示的 YOGA Air X 全球首创屏下摄像头 AI PC、ThinkBook Plus G6 Rollable AI 元启版卷轴屏电脑等 AI 终端上均可体验。拯救者 Y700 AI 平板、联想 moto razr 60 ultra AI 手机等也同步 " 登场 "。

《科创板日报》现场了解到,AI 智能体在文旅行业得到不少应用。在博涛科技站台,一个 4 米高的巨大智能熊头 " 熊北北 " 引人瞩目,这是博涛科技在 WAIC 首次展示了 " 巨神 AI 超级智能体 "。

通过搭载智能体," 熊北北 " 能根据游客的对话和情绪特征,用丰富的微表情回应,并亲切自然地交流。博涛科技制定了未来神兽街区的 "40 城计划 ",以 "AI 超级智能体 " 为核心,在全球 40+ 座城市打造以 " 机械巨兽 + 城市 IP" 为主题的创新文旅地标。目前,这一计划已进入快速落地阶段。

除了消费者 C 端场景,还有不少企业在垂直行业场景进行探索。

腾讯集中展示了 12 个垂直智能体应用,覆盖企业服务、生活服务与办公效率三大核心场景。比如可自动化完成人群提取、画像分析、商品优选、营销内容生产、活动复盘等任务的企点营销云 Agent;可一键生成个性化旅游攻略,进一步搜索点位周边吃住行玩信息的腾讯地图旅游规划 Agent;帮助开发者实现自动代码补全、代码诊断和智能评审的 CodeBuddy Agent 等。

吴运声在采访对《科创板日报》表示,智能体要在 B 端企业级市场落地,行业 Know-How 十分重要,需要对行业有更深度的理解,才能调整模型和智能体来满足实际的需求。" 每个行业有自己的特点,需要分析行业的具体情况 , 把模型和智能体适配到该行业之中。"

▍多家上市公司入局智能体 金融、医疗、办公等落地

格灵深瞳在金融行业找到了智能体的新增长点。罗楷介绍,随着大模型和智能体的热潮,格灵深瞳从过去的计算机视觉业务,扩展到了如今的视觉基础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领域,并且推出了平台级别产品以及垂直的各种 AI 智能体的应用,已经交付给一些银行客户在使用。

"银行对智能体的需求非常旺盛,尤其是核心业务,比如贷款、反洗钱、风险合规这些领域,通过智能体的方式达到更精确的识别、更高效地做各种判断。在交付方式上,有 32B 等多个档位的大模型一体机,成本可控,可以支持同时并发 50 个人、100 个人,模型能力也足够支持处理日常的知识库需求、审查文档、日报周报总结、制度查询等。"

合合信息展台工作人员邓书东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合合信息此前发布了业内首个 AI agent 跨平台云资源智能管理终端 Chaterm,通过直观的语言对话,就可以帮助云计算从业人士实现云资源的智能化和规模化管理。目前,该产品核心代码已全面开源。

钛动科技 CEO 李述昊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营销的变化会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营销应该是最适合 AI 智能体落地的领域之一。

此次 WAIC,钛动科技带来自主研发的首款 AI 广告营销 Agent"Navos",针对电商、游戏、短剧三大出海热门赛道,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李述昊介绍,从产业视角来讲,大模型补齐了营销的全链路。原先主要聚焦在策略、推广、优化,现在可以做洞察、生产。

"Agentic AI 是任务驱动的,能理解人类的需求。之前的 AI 工具是专家的工作流,属于固化的工作流程,而现在变得更灵活、更自由,有点类似于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流。过去,营销创意很难标准化,在原来的方式下,原来只能给大客户进行定制化,中小企业是标准化,现在所有客户都可以定制化,这个行业就会迎来很大的变化。" 李述昊称。

办公领域也成为智能体的兵家必争之地。金山办公、蜜度等都发布了相关的新智能体。金山办公发布的原生 Office 智能体 WPS 灵犀,获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镇馆之宝 ",用户通过自然语言、多轮对话可完成文档创作、演示文稿生成及语音助手等功能。

谈及办公智能体的落地,金山办公助理总裁田然对《科创板日报》的表示,目前已有一些确定的高价值 B 端场景可以商业化落地。

" 很多 B 端场景是做大量的重复性、机械性的数据处理和发送,比如基于内部信息和外部的客户信息,快速的生成 PPT、营销报告、PDF 等。这些场景要求的智能程度比较高,数据源又相对规整,产生的价值企业愿意买单。但 B 端的决策链条比较长,C 端能够快速地得到用户的反馈,让产品快速迭代。"

蜜度科技发布多个主打办公场景的 AI 智能体。其中,模力通 2.0 作为 AI 公文写作助手,具有 34 类错敏内容审核与校对能力,实现多风格润色,并遵循《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要求,实现公文从写作到排版的自动化。蜜度研发副总裁、智能生成事业部总经理王昉的感受是,当前客户对大模型的认知从比较空泛而变得更为清晰,并从通用大模型走向垂类大模型。在实际落地的过程中,和大厂的通用大模型相比,垂类大模型和专业领域知识的结合,也在应用端能够形成一定的行业壁垒。

星环科技则在探索如何快速构建行业专属智能体。在现场,星环科技演示了如何 "10 分钟打造 AI 产业问答智能体 ",将原本需要数周的专业开发过程压缩至一杯咖啡的时间。" 从通用大模型转向行业大模型是必然趋势 ",星环科技创始人孙元浩强调,企业需要的是能够理解业务语言、掌握领域知识的专属智能体。

北电数智正践行 "AI 新国企 " 战略,在会上发布了全新的 " 新天 · 智能体平台 ",可提供全栈式 AI 智能体开发服务,支持多种主流模型、MCP 服务及多种行业应用算法调用,RAG 检索准确率超 95%,低代码 / 无代码可视化开发环境让开发效率提升超 10 倍。

百望股份瞄准了一带一路的市场空间。在 WAIC 期间与沐曦发布了面向 " 一带一路 " 的 " 金盾 " 全球交易管理智能体,聚焦,秒级解析全球超 200 类票据格式、内置 30000+ 国际财税规则、实现跨境税率智能判断与多语言自动适配。

达观数据把智能体与知识库进行融合,现场发布的首款深度融合 Agent 能力的企业级知识库产品,将在金融合规审计、政务公文智能处理、工业研发知识协同等对精准性与效率要求极高的场景中率先规模化落地,推动企业知识管理从 " 被动查询 " 向 " 主动服务 " 进化。

此外,云知声兽牙智能体平台在智慧生活、智慧政务、智慧医疗、金融服务等领域成功落地,并通过华为昇腾应用开发技术认证。

极智角面向政企客户发布了 " 极智 " 智能体应用开发平台。

容联云推出了容犀 Agent & Copilot 平台和金融业专属智能平台 " 智能业务分析一本通 "。容联云副总裁、诸葛智能创始人孔淼认为,Agent 模式打开了一个新的、更升维的应用市场。" 相信未来这一波技术还会再变化,比如多 Agent 协同、其他工具调用的生态等等,不变的是如何利用 AI 交付结果。"

▍ "Agent 优先 " 时代正来临

阿里云副总裁、大数据和智能实验室负责人叶杰平表示, 2025 年作为 Agent 落地元年,AI 从增强版搜索向自主服务载体跃迁。整个行业生态正在趋近拐点。正迎来 "Agent 优先 " 时代,交互方式从人适应机转向机器理解并主动服务于人,其核心是 Agent 自主完成复杂任务、并从交互中持续进化的能力。

百望股份 CEO 付英波认为,大模型的算力消耗与商业化回报必须通过产业层面的深度应用来实现平衡。数据智能的本质是 " 用数据定义问题,用算法解决问题 ",而问题的定义权掌握在业务场景手中。因此,对行业而言,付英波的建议是深耕行业场景。脱离场景的数据智能是无根之木,只有扎根业务场景的数据智能才能释放真实价值,把通用大模型转化为 " 小而精 " 的行业模型。

目前,智能体落地仍有不少瓶颈,罗楷认为,一是在于算力有限。如果客户没有充足算力支持满血版大模型时怎么解决,需要在有限的算力下做好智能体。

二是智能体本身的设计和工程化。" 大模型对于资源的消耗很大。在实际落地时,我们会帮助银行设计整个流程,采用大语言模型和 OCR 模型、NLP 模型结合的方式,让资源消耗和效果达到比较理想状态。"

此外,智能体的提示词工程、多智能体之间的关联也存在挑战。

罗楷表示,今年属于智能体元年,在探索中发现很多挑战,也在逐步落地。"到明年的话或许会迎来真正的爆发年,随着标杆案例的成熟,预计将达到规模化发展。"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机器人 联想 科创板 京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