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07-28
保险出海的焦虑:太保香港押注“链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文 |   阿尔法工场金融家

截至 2024 年底,太保资管香港管理的庞大资产中,接近 600 多亿港元仍是集团自有资金,第三方委托规模仅约 100 亿。

在拥挤到近乎饱和的香港资管江湖里,中资背景的资产管理公司常被嘲笑为 " 隐形人 " ——名义上持有 9 号资管牌照,现实中却只能做一点通道业务,既没有明星基金,也缺少猎头追逐的王牌经理。

就在业界几乎把它们忽略的时候,中国太保(601601.HK)旗下太保资管香港,猛打了一把方向盘,高调切入 RWA(Real-World Asset,即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赛道,赌一次 " 弯道超车 "。

01 太保香港的 RWA 突围

2025 年 3 月,太保资管香港推出香港首只 1 亿美元链上货币基金 "eStable MMF";紧接着在 7 月,与硅料巨头协鑫科技(3800.HK)签下合作备忘录,计划将协鑫的新能源资产打包成 RWA 代币,对接稳定币和 DeFi 生态。

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这家央企背景险资资管机构,正试图通过区块链技术,在传统资管红海之外开辟新蓝海。

通俗来说,RWA 就是把现实中的各种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转换为数字代币,让原本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能像数字货币一样交易和流通。

这一过程,类似传统金融中的资产证券化(ABS)。但借助区块链,资产可实现更高的拆分性和流转效率。

稳定币是目前 RWA 最成功的应用案例——它将法定货币(如美元)作为锚定资产,发行等值的数字代币,实现了价值的上链流通。

太保资管香港的 RWA 布局,始于 2023 年初携手区块链投资机构水滴资本推出的两支数字资产投资基金。而 "eStable MMF",则是其在链上传统金融产品的关键一步。

选定香港合规公链 HashKey Chain 作为平台,通过代币化技术实现基金份额的链上登记与交易,被视为 TradFi(传统金融)与区块链融合的重要进展。当太保这样的巨头,选择将美元基金上链,几乎是香港在 RWA 赛道雄心的体现。

经历上述实践后,太保资管香港进一步将触角伸向了 RWA 产业应用。

与协鑫的合作,核心在于把协鑫的部分新能源资产(如低碳颗粒硅)" 上链 ",由太保提供专业资管和投顾支持,使这些资产能够与稳定币进行交易兑换。

双方还计划共建数字资产投资与客户网络,连接传统资产投资人和加密原生投资者,合力打造 RWA 投资生态。

02 现实困境与政策东风

太保香港大举押宝 RWA,或是在传统资管领域寻求突破的战略选择。

中资保险资管公司,在港普遍面临 "0 存在感 " 困境:资金来源主要依赖母公司境内 QDII 配置,三方业务拓展艰难——受限于起步晚、主动管理能力及渠道网络薄弱,难以在激烈竞争中与国际巨头抗衡。

有香港资管业人士告诉金妹妹,中资资管在香港有投资团队,但是没有投资体系,又缺少成熟的渠道网络,银行等主流渠道很少愿意替它们分销产品。

太保资管香港自身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

作为行业第三大寿险集团,太保集团早在 2009 年就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并于 2010 年成立了太保资管香港子公司。

然而其在港业务发展多年来低调缓慢,直到 2021 年才实现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的 " 零的突破 "。

截至 2024 年底,太保资管香港总管理资产超过 750 亿港元。其中接近 600 多亿仍是集团自有资金,第三方委托资产规模仅约 100 亿港元。

此时,太保资管香港选择换道上山,首先得益于政策东风。

2024 年国务院 " 新国十条 " 鼓励中资险企拓展海外及全球配置,香港打造加密资产中心的定位也为创新提供了窗口期。在这种氛围下,创新举动往往得到较高容忍度。

另一方面,也是现实所迫——与其在传统红海与巨鲨死磕,不如在 RWA 蓝海中争当领航员。

一旦通过 RWA 结构打开局面,太保有望成为新生态领军者。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太保切入这一领域,或既希望借新概念博得市场眼球,快速做大管理规模;也有意利用当下宽松环境,获取一些 " 政策红利 " 型收益。

03 拐点,还是 " 拐弯 "?

尽管官方对 RWA 项目广为正向宣传,市场上对此模式的质疑之声一直不绝于耳。

一位长期研究加密金融人士向金妹妹表示,目前业内火热的众多 RWA 项目,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套利行为。" 手段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他解释道。

据其介绍,一种典型玩法是所谓 " 左手倒右手 ":项目方向公众宣称发行某种资产代币,理论上任何人都能认购交易,但发行方往往会通过关联一方,买入大量头寸。

表面看产品销售一空、交易活跃,实际上资金仍在关联方内部空转。这既营造了繁荣场面,又实现了资产腾挪和收益转移,可谓 " 两全其美 " 的套路。

区块链交易的匿名性(仅显示钱包地址)也为利益输送、洗钱等操作提供了空间。

太保与协鑫的合作项目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投资价值?该人士看法颇为审慎。

他指出,RWA 概念宣称的一大好处是降低投资门槛、扩大参与群体,理论上提升了投资的普惠性。

但关键在于:标的资产本身确有投资价值,且有真实需求为基础。

协鑫计划将低碳颗粒硅等资产上链发行代币。然而目前光伏行业正处寒冬,公司股价长期低迷,无论机构还是散户对其股票兴趣寥寥。

" 如果连二级市场股票都缺乏买盘,转成数字代币就会有大批投资者抢购吗?只能打个问号。" 该人士表示。

换言之,缺乏真实供需支撑的代币发行,很可能只是炒作概念。

RWA 概念之所以得到官方鼓励,正是因为其潜在的金融创新价值——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为传统金融难覆盖的领域引入新的资金,盘活实体资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从监管角度看,支持合规的 RWA 试点,有助于探索出一套平行于现实金融体系的链上金融基础设施。

但创新不等于没有基本面要求。长期看,资产价值仍由供需关系决定。若脱离了真实经济价值,一味在链上 " 空转 ",最后很可能变成一地鸡毛。

太保资管香港主动选择了一条更陡峭、更未知的山路—— Web3。RWA 的叙事,为它提供了 技术想象力,稳定币热潮带来了市场噪音;而传统资管业务的透明存在感,给了它搏一把的冲动。

赛道确实拐了一个大弯,但弯道能否真正加速,取决于资产上链后是否真的更值钱。并且,能否成功,还取决于故事能否说服最挑剔的长期资金。

如果能,太保会成为第一个在 Crypto 世界拼出 " 保险资本 " 品牌的中国玩家;如果不能,这场跨界尝试,很可能又被写进 " 概念故事集 "。

在加密市场," 快就是一切 ";在保险资管," 稳才是生命 "。当 " 快 " 与 " 稳 " 绑在同一辆车上,弯道超车的速度与安全,原本不易兼得。

太保香港,已经踩下了油门。方向盘稳不稳,得看接下来的几个 " 回头弯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香港 区块链 基金 稳定币 新能源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