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经纪人 07-28
揽佬的歌、那艺娜的现场,为何成了新刚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金牌经纪人

聚焦文娱发展,洞悉爆款方法论 ~

"

土味 + 抽象 = 流量密码?

"

近日,那艺娜的经纪人张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团队)已经开始准备北美、澳洲、英国巡演了。" 这意味着,眼下正在内地如火如荼巡演着的那艺娜,未来还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更多人见识到她的土嗨洗脑神曲。

关注近期乐坛你会发现两个有意思的音乐现象:其一,是那艺娜自今年五月底开启 " 全国巡演之旅 " 后,演唱会场场爆满,即便其现场发挥只是 KTV 水平,但依然挡不住年轻人的抢票热情;其二,是 Rapper 揽佬爆火海外,凭借《八方来财》和《大展宏图》两首歌月听众量突破 400 万,超过周杰伦,成为华语歌手月听众量第一名,且其听众量还在持续飙升,目前已高达 459 万 +。

那艺娜和揽佬双管齐下,一个在线下持续玩梗,成为 "Z 世代精神教母 ",一个在线上音乐出海,让老外 "Understanding 0% Vibing 100%"(完全不懂,但气氛拉满)。面对此情此景,有网友调侃 " 俗就是潮 "" 一次搞抽象的合谋 ",也有网友吐槽这是一种 " 音乐审美降级 "。

无独有偶,无论是那艺娜的成名曲《爱如火》还是揽佬的《八方来财》《大展宏图》,都在扩散过程中都受到了以抖音为首的短视频平台的助力,凭借短视频 BGM 为更多人所接纳,进而自音乐圈、亚文化圈扩散至普罗大众。让人不禁纳闷:曾被归为乐坛鄙视链底端的短视频 BGM 及其演唱者,何以被 Z 时代与海外听众捧上神坛?

时代滤镜

和其他抖音神曲类似,那艺娜和揽佬的歌都透着一股癫狂气质。比如,《爱如火》的曲调魔性洗脑、歌词朗朗上口,即便只听过一两次,听众也可以和着节奏唱下来:" 心在跳是爱情如烈火,你在笑疯狂的人是我,爱如火会温暖了心窝…… " 而揽佬则用广普演唱,歌词有种前言不搭后语的松弛感," 别墅里面唱 k,水池里面银龙鱼 "" 我们这的憋佬仔,脖上喜欢挂玉牌 ",像在大白天说梦话,被听众戏谑为 " 像我姥的梦话,梦到哪句唱哪句 "。

不仅如此,两人还以各自音乐为原点,构建出了一类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根植于时代,可以让听众产生真切的共鸣。

先说那艺娜。正如其代表作《坚强笨女人》的歌词 " 我是个坚强的笨女人 " 所唱,那艺娜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也是一个 " 坚强笨女人 " 形象:从早期人设俄罗斯娜娜到后来的奇装异服、搞抽象,她一直用一种略显 " 笨拙 " 的方式去收割流量。

及至眼下全国巡演阶段,舞台上的她依然 " 笨拙 " 的令人发笑。她的唱功与演出具有超绝反差感,虽然唱功一般,但台下却气氛绝佳,就像网友说的 " 绝对是今年听过最难听的演出,但也是最有气氛的 "。

不仅如此,她的现场互动、行为举止还常常逗得观众开怀大笑。比如,前一秒她把话筒递给观众,下一秒话筒就被抢走,需要工作人员帮忙 " 捞 " 话筒。比如,粉丝在台下举牌,她在台上举着话筒念,结果念得驴唇不对马嘴,把 " 四六级 " 念成 " 四十六级 ",把 " 雅思过 7(分)" 理解成 " 雅思过期 ",猝不及防地便制造出笑点。

更绝的是,那艺娜身上还有一种 " 精神内耗自己,不如发疯外耗别人 " 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正与当下 Z 时代的精神气质完美契合。

最典型的一点,就是她特别能接梗。比如,黑粉喜欢用 "X 如 X" 来调侃她,结果那艺娜不但不生气,反而还联合团队一起自黑——在巡演海报上故意将 " 巡演 " 打成 " 巡如演 "。再比如,她还把 " 退票 " 喊成了自己的应援词。杭州假唱事件(演唱会现场放出了童声)发生后,观众起初用 " 退票 " 起哄,结果后来在巡演中她竟会主动带着大家喊 " 退票 ",场面十分欢乐。

再说揽佬。" 揽佬 " 源自客家话,带有一种贬损的意思,指那种把圆滑腌入味了的精明男性。而揽佬也将自己的音乐瞄准了这一人群,一次又一次地借音乐带出自己的社会观察。比如,在《大展宏图》里,他就描写了一位饶有趣味的广东土老板形象:在别墅里唱 K,喜欢在水池里养一些寓意好风水的银龙鱼,在房间里摆一套茶具、奉一座关公,偶尔写写书法……

揽佬的歌词乍一看去让人摸不到头脑,实则放在广东地域背景中看,却是一种可对号入座的具象化表达。而抖音、小红书上的富哥、富姐也现身说法,通过展示父辈们的豪宅,去验证揽佬观察上的细致入微—— " 我爸照着揽佬歌词装修的吧?"

与此同时,揽佬歌词里那种对世俗成功的直抒胸臆,也稳准狠地切中了当下的时代情绪。即便老外听不懂他的歌词,也能像理解鸟叔的《江南 style》那样抓住个大概的意境,比如《八方来财》里的 " 来财,来 "。

如果说,那艺娜因让年轻人收获纯粹而原始的快乐获封 "Z 时代精神教母 ",那揽佬就是凭借观察成功人士和 " 歌曲求财 " 成为继刘德华《恭喜发财》之后的新一代 " 求财天王 "。

土味抽象与算法助推

经由那艺娜和揽佬的歌,听众往往可以总结出两个关键词——土味和抽象。眼下,不仅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提炼出这种关键词,甚至放在很多抖音神曲身上,这种创作也都带有一定的共通性。比如,对于前阵子在网易云霸榜第一、狂赚 4000 万的神曲《跳楼机》,很多人就觉得它火得莫名其妙," 我一辈子都想不出‘可能是我贱吧’这个歌词。"

人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种事实——歌词、曲风越土,年轻人越爱,土到极致就是潮。对于第一次听那艺娜、揽佬歌曲的文艺男女来说,他们大概率会不明所以地戴上痛苦面具:这啥玩意儿?不光旋律低级,歌词也莫名其妙。但总有一天他们会逐渐适应这种土味,第一次会觉得土,第二次会跟着抖腿,第三次能跟着哼唱……正如网友调侃," 不喜欢土味歌曲,一定是因为你还没遇到适配你的土味。"

除了土,现在的神曲往往还喜欢搞抽象,曲调魔性是搞抽象,歌词不搭边是搞抽象,歌手搞笑玩梗、穿着浮夸也是搞抽象……正所谓 " 绞尽脑汁,不如灵机一动 ",说不定哪个 " 抽象符号 " 就抽到了网友的心趴上。

不止神曲届热衷于搞抽象,内娱靠抽象出圈的案例更比比皆是。为什么搞抽象容易出圈?说白了,搞抽象和玩梗一样,都能构建出一种 " 语言 ",掀起一定范围内的狂欢,令其受众获得身份认同。

而巴赫金在《拉伯雷研究》一书中,就曾系统地提出 " 狂欢理论 ",认为狂欢节并非单纯的娱乐活动,而是一种颠覆常规社会秩序的 " 第二生活 ",通过打破等级、消解权威、释放身体欲望,构建了一个全民参与的狂欢世界。换言之,年轻人从搞抽象中获得的,其实是解构一切的快乐——越是怪诞和夸张,越是能颠倒尊卑秩序,在虚假的狂欢中获得短暂的平等感。

大家去听那艺娜的现场,打破了 " 歌手—观众 " 的权力关系,人们不再遵循看演出必须正襟危坐、被动仰望台上的规则,而是尽情释放、寻找快乐。同理,人们去听揽佬的歌,也沉沦于一种嬉笑怒骂解构成功主义者的快感里。他们的演唱会与音乐给高压下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情绪宣泄的出口,没有审美绑架,没有正确答案,只是用娱乐化的方式对抗先是规训、消解生活的苦涩,怎么开心怎么来。这是一种久违了的自由,所以人们才会爱上他们的音乐,追捧他们的音乐。

另外,短视频平台对搞抽象亦起到了功不可没的助推作用。揽佬就认识到了这一点,近期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他表示," 没有这个平台就没有我,是这个时代我才能活。" 揽佬认为,当下的流行音乐工业早已不再是过去以唱片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而是高度依附于短视频等串流平台,随着串流平台的影响力日渐强大。

专业人士认为,串流平台的的数据从来不是中立的,而是由算法推导出的结果——更倾向于推荐那些能够激发大众热情,具有 " 可重播性 " 的歌曲。那艺娜、揽佬等人的歌曲通过充当 BGM 扩散,就是 " 可重播性 " 的一大体现。尽管充当 BGM 会打破歌曲的连贯性,但却能通过高频重复提升歌曲的记忆点,让歌词或曲调带出的情绪变得更加直给,短平快地输出给听众。

除了充当 BGM,这类抖音神曲往往还具有一定的 " 二创性 "。比如,《爱如火》的疯狂出圈离不开粉丝们的舞蹈翻跳和 B 站网友们的鬼畜二创。而《大展宏图》的爆火则与网友们的玩梗二创紧密相连,富哥、富姐展出的 " 揽佬之家 " 作品最高点赞破五百万,而 " 不齐舞团 " 改编的舞曲更是助歌曲进一步发散,不仅视频点赞近百万,更是在网上掀起了模仿潮。

如此,那艺娜和揽佬的歌才在收获年轻人共鸣、认可的基础上,一步步地开疆扩土,从小众圈层走近普罗大众,被更多人所接纳。

神曲迭代

除那艺娜、揽佬外,受益于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传播的音乐人还有很多。自 2017 年上线以来,抖音已经为音乐市场输送了一大批洗脑神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音乐助推器。

起初,抖音上出圈的音乐还以《体面》《卡路里》等影视配乐、《处处吻》《就让这大雨全部落下》等老歌为主,以 2018 年网络歌曲《学猫叫》出圈为节点,抖音开始转向原创网络歌曲发力。

很多流行音乐歌手也在捕捉平台喜好的同时,创作暗合时代情绪、与平台属性相匹配的歌曲。比如,李荣浩创作并在抖音走红的《乌梅子酱》就是其中之一。这首歌走红后曾被乐评人丁太升痛批俗不可耐," 一进入到副歌,一股浓郁的中国乡土风掺杂着当下短视频平台的火爆元素就扑面而来…… " 不仅如此,丁太升还直言," 李荣浩这样的原创音乐人都加入到了短视频平台神曲排行榜的行列,多可悲的一件事啊 "。

直到现在,抖音神曲与主流音乐审美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的壁垒。几乎每首神曲在出圈的同时,都会受到一部分质疑的声音,包括《黑桃 A》《跳楼机》《科目三》在内的不少神曲都曾被诟病为低俗、土味。

尽管备受质疑,但抖音神曲却意外成为 " 破圈密码 ",漂洋过海,受到了海外听众的肯定。据细心网友观察,2022 年底《黑桃 A》在国内爆火的同时,也在 Spotify 上播放了近 20 万次,而《黑桃 A》的演唱者 DJ 小鱼儿也在 Spotify 收获了 7 万人的月收听。与此同时,时代峰峻下的男团时代少年团,在 Spotify 的月收听却只有 6 万人。

此后,抖音神曲便频频在 Spotify 收获不俗战绩。揽佬出圈之前,《跳楼机》的演唱者 LBl 利比也一度在 Spotify" 华语歌手月听众排行榜上 " 名列前茅,且其热度至今不减——月听众量仅次于周杰伦,高居第三位,碾压陈奕迅、林俊杰等人。

不过,神曲出圈快,更新换代也快。一首歌出圈后生命周期大多只能保持两年左右,此后其热度就会被其他新歌覆盖掉。比如《黑桃 A》2022 年出圈后到 2024 年已经很少有短视频博主使用它做 BGM 了。《科目三》2023 年出圈后,到今年为止,它在 BGM 中的出现频率已明显降低。对比来说,2023 年出圈的《爱如火》在那艺娜演唱会的加持下,已算相对长红。

说到底,在注意力经济的影响下,流量潮水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除头部原创歌手外,其他中小声量的原创歌手,在激烈的流量竞争中,都会不可避免地陷入难以消解的焦虑和内耗。比如,曾在 TikTok 上凭借一首《Heather》爆红的 Conan Gray 就曾感叹," 我再也不会有一首热门歌曲了,我的职业生涯肯定结束了。"

未来,这种更新换代的神曲创作势头必然还会继续保持下去。创作者唯有摆正姿态,拿出更好、更贴近时代的作品,才能让自己的作品在流量大潮中更久地存活下去。

结语

眼下,就那艺娜、揽佬等人的抖音神曲看,未来创作者要想继续在流量上做文章,除了把握魔性、土嗨、好上口等传统创作风向外,还需在情绪价值上大做文章——活在当下,多倾听年轻人的声音,在切准时代脉搏的同时,用音乐唱出人们的心中所想,唱出人们在时代中的困惑与挣扎。

— THE END —

撰稿 | 莫妮卡

责编 | 拂风

主编 | 栗子

合作 | 乌鸦 & 牌妹

星标一下有好运哦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经纪人 音乐 短视频 抖音 鄙视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