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 " 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 " 为主题,成为全球 AI 创新的超级交汇点。来自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专家汇聚黄浦江畔,包括 12 位图灵奖与诺贝尔奖得主、80 余位中外院士领衔的 1300 余位嘉宾。
李未可科技作为 AI 眼镜行业的领航企业首次亮相 WAIC2025,并带来了三款产品:AI 音频眼镜 City 系列、AI 拍摄眼镜 View 以及两年前就发布的一体式 AI+AR 眼镜 S3。展览正式开启后,李未可科技展位就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展者到场体验,从 AI 音频到 AI 拍摄再到叠加 AR 显示的三款产品,让大家清晰的感知到了 AI 智能眼镜所带来的技术魅力。
三天展会,吸引了万人到场体验。学生、白领对于 AI 拍摄眼镜 View 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而针对有海外客户、跨国业务需求的商务人群,则是对更为轻便的 AI 音频眼镜 City 赞不绝口。一位跨境贸易从业者体验 AI 实时翻译功能后感慨:" 这款眼镜不仅能提供专业的同传翻译功能,还能生成和客户商谈的合作需求简报,感觉带上眼镜后,就能告别熬夜整理不同客户需求的日子了。"
"减法哲学"
相较今年火爆全网的 AI+AR 眼镜,其实李未可科技早在 2023 年发布的一体式 AI+AR 眼镜 S3,就搭载了 MicroLED、双目光波导模组,同时具备第一视角的拍摄功能及 AI 语音助手能力。
而今年 5 月刚发布的 City 系列和 View 系列则大胆做减法,聚焦 AI 语音交互、第一视角拍摄录像和 AI 多模态识别等。
" 优秀的产品都在做减法,我们要减到 40 克之内,是一款可以佩戴一天的眼镜,可以使用一天的 AI 助手。" 茹忆在 WAIC 大会开幕式当晚举办的 "AI 人工智能精英夜话 " 圆桌论坛上强调到。
(左数第三位:茹忆)
相较 " 炫技堆料 " 的 AI 产品,李未可科技更希望打造的是用户能真正用得上、戴得久的 AI 眼镜,所以李未可科技现在选择了 " 产品做减法,AI 做加法 " 的方向。
以接近于传统眼镜的重量,保证用户全天佩戴的舒适度,再通过最简单的语音交互模式让用户零门槛使用 AI 功能,最后加上自研的四大 AI 原生功能:AI 翻译、AI 纪要、AI 游玩以及 AI 问答,从商务、旅游及日常中让用户爱上 AI 功能。以此,才能实现 AI 眼镜的真正落地,普惠用户。
AI进化论
李未可科技作为 AI 眼镜的领航企业,从 AI 交互 +AR 显示 +AI 第一视角拍摄的一体式 S3 眼镜,到现在新增 AI 语音交互、AI 第一视角拍摄的 AI 眼镜,以三条产品线从场景、功能以及价位的不同,去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李未可科技创始人兼 CEO 茹忆曾表示:"AI 眼镜,AI 在前硬件在后,AI 技术必须成为用户需求的第一响应者,而非硬件的附属品。" 所以李未可科技不仅拥有自研 WAKE-AI 大模型,更推出了 " 零级智能体 ZeroAgent ",以采用多智能体协同的 " 群体智能 " 模式进行任务分发与动态决策。让零级智能体成为真正的 AI 助理,帮用户去找到最擅长解决某类问题的垂类 AI Agent。" 未来,ZeroAgent 不仅仅是个助理,更是 AI 眼镜时代的 Agent Store。"
眼镜的"三定律":李未可科技重新定义AI眼镜
1. 硬件轻量化:AI 眼镜必须控制在 40g 内,越轻越好满足用户的全天侯佩戴需求;
2. AI技术实用化:不仅要拥有自研 AI 技术,更要拥有让用户用得上、离不开的 AI 功能;
3. 价格普惠化:阶梯式的价格满足不同人群需求,让几百元实现设备的智能化升级成为现实。
2025 年百镜大战开启,更是 AI 眼镜从 ‘功能机’向‘智能机’ 跃迁的拐点。李未可科技相信,以硬件、AI 技术、价格普惠三位一体的方式,能让 AI 眼镜成为用户未来离不开的智能设备,共同开启下一个时代智能终端的到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