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南开老校长张伯苓先生提出 " 爱国三问 "90 周年。7 月 28 日 " 校殇日 " 当天," 纪念抗战伟大胜利,传承南开爱国主义精神——南开系列学校‘ 7 · 28 校殇日’ 88 周年活动 " 在南开大学举行。师生校友以庄严的鸣钟仪式和深入的学术座谈追忆那段峥嵘岁月,致敬南开先辈们不屈不挠、愈挫愈奋的精神,以此铭记抗战历史、传扬爱国精神、汲取前行的力量。
鸣钟仪式上,师生校友代表缓步走到南开大学校钟前,首先庄严鸣钟 7 响,随后再鸣 28 响,寓意铭记 7 月 28 日之南开校殇。
" 过去的历史我们不能改变,未来的道路我们坚定前行!南开人,必将永不忘‘ 7 · 28 ’血雨腥风, 恪守革命遗志,弘扬爱国之情,以愈挫愈勇为奋斗底色,令南开精神永存永驻!" 活动倡言以史为鉴、警示后人、不让历史悲剧重演,自强不息、胸怀天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88 年前,侵华日军的铁蹄踏入华北,南开因其鲜明的爱国立场首当其冲。从 7 月 29 日凌晨至 30 日,日寇对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等南开系列学校实施有计划的毁灭性轰炸。思源堂、秀山堂、木斋图书馆等标志性建筑在烈焰中倾塌。南开罹难,不仅是学校之痛,更是中华民族苦难的缩影。侵略者的暴行,意在摧毁中国的文化与教育,扼杀民族的未来与希望。然而,他们低估了南开人的坚韧,更低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顽强。张伯苓老校长悲愤宣告:" 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 这铿锵有力的话语,成为南开人在国难中坚守信念的宣言,也正是在这样的精神引领下,南开师生千里跋涉,辗转昆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西南联合大学,为中华民族存续了宝贵的文明火种,为国家富强培育了大批的栋梁之材,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传奇。
" 啊拉个亲,啊拉个恰!阿拉个亲亲,恰恰恰!嘶——嘭啪!嘶——嘭啪!南开!南开!Rua!Rua!Rua!" 活动中,大家齐诵南开拉拉词。作为早期南开学校拉拉队的口号,拉拉词常见于学校大型集会活动中,在老师指挥下,全体学生高声齐诵,声音洪亮,振奋人心。在 1934 年的华北运动会上,南开学子曾通过呐喊啦啦词,呼吁抗日救亡。
鸣钟仪式后,师生校友代表在南开大学省身楼举行座谈会,围绕伟大抗战精神和南开爱国主义精神进行深入交流。
( 津云新闻记者 段玮 通讯员韦承金 李享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