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7 月 29 日讯(实习记者 吴雨桐 记者 李佳怡)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于 7 月 26 日至 28 日在上海盛大举行。本届大会以 " 智能时代,同球共济 " 为主题,汇聚 800 余家全球企业参展,集中发布 3000 余项前沿展品,涵盖大模型、AI 终端、智能机器人等核心领域。大会旨在通过跨界对话凝聚共识,推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朝着有益、安全、公平的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在 AI 与城市深度融合的背景下,AI 如何助力 " 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上海故事 ",成为热点议题。会场期间,上海世博木棉花凯悦臻选酒店总经理唐亚航走进财联社直播间,探讨人工智能如何为酒店行业赋能,并助推文化表达方式的创新。
AI 赋能酒店行业革新,打造融合效率与文化的 " 智能艺文空间 "
唐亚航表示,AI 技术正深刻改变酒店行业的运营模式与文化表达方式。在运营端,通过 AI 驱动的 " 无感入住 "" 个性化推荐 "" 智能调节 " 等功能,极大提升了客户体验与管理效率;在内容端,酒店依托 AI 进行文化导览、非遗演绎与多语种服务,实现 " 沉浸式 " 讲述上海故事。作为华润与凯悦合作后的首个焕新项目,酒店将 AI 作为连接城市记忆与未来服务的桥梁,打造一个集科技、人文与国际视野于一体的智能文化地标。
智能化体验深入客房场景,以 " 艺文空间的序厅 " 连接城市记忆
唐亚航介绍,酒店已引入 " 小棉系统 ",实现客房灯光、温度、窗帘等设施的自动调节,无需手动操作即可营造舒适的入住环境。此外,通过 AI 驱动的数据分析,酒店能够根据宾客的语言、行为习惯、情绪偏好等信息,为其匹配最合适的房型、床品与服务内容,实现千人千面的入住体验。" 从前台接待的便捷化、多语言沟通,到精准营销与情绪识别,AI 正在重塑我们服务的每一个环节。" 她表示。
定位为世博片区 " 艺文空间的序厅 ",酒店正尝试通过 AI 手段探索文化表达的新方式。唐亚航透露,未来不同楼层将分别呈现上世纪 30 年代、50 年代、70 年代、90 年代的上海风貌,结合语义识别、多模态交互等 AI 技术,为宾客带来沉浸式文化导览体验。" 我们希望通过机器人讲解、本地艺术呈现,把海派文化与非遗故事讲好、讲新。"
打破 " 住宿 " 边界,酒店变身多元生活场景
唐亚航指出,酒店空间正在经历从 " 住宿产品 " 向 " 生活场景 " 的跃迁。依托 AI、语音识别、虚拟现实等技术,酒店有望承载更多功能:如展览、剧场、书吧、亲子互动区等,满足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与社交体验。" 未来的酒店员工将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更聚焦于高价值服务与内容策展。" 她表示,技术不是替代,而是协同、释放与升级。
针对世博片区国际游客比例较高的特点,酒店正研发具备实时翻译功能的 AI 系统,以补足人工多语种服务的时间与人力限制。"AI 翻译助手能提供 7 × 24 小时无间断的语义支持,大大增强我们在国际接待上的专业性与友好度。" 唐亚航介绍。
联合品牌与技术力量,打造文化温度与科技力并存的新酒店范式
作为凯悦臻选品牌在上海的首发项目,木棉花与凯悦的合作具有强烈的战略意义。唐亚航表示:"2010 年世博会在这片土地上讲好了中国故事,我们也希望,借助 AI 与凯悦国际平台的联动,让木棉花品牌所代表的中国文化能以更当代表达走向全球。" 她强调,木棉花的核心理念是 "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此次与凯悦合作,正是一次品牌文化与智能服务的深度融合探索。
展望未来,唐亚航分享了酒店的三大战略方向,首先是多元空间增收:打造以文化活动为核心的多功能空间,拓展非客房营收场景;其次是智能节能管理:通过数据分析与能耗监控,实现节电、节水、垃圾减量等绿色管理目标;最后是人效优化与前瞻运营:借助 AI 预测入住率波动,实现智能排班与人力结构调整,探索以人形机器人替代部分高重复岗位。
" 我们正在全力冲刺 8 月的正式开业,希望在那时为大家呈现一家真正兼具人情味与智能力的全新酒店。它不仅是一处住宿空间,更是一个传播上海故事、展现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 唐亚航在最后表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