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公园 07-29
智能驾驶最大的障碍,不是懂车帝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 (ID:geekpark),作者:周永亮,编辑:靖宇,题图来自:AI 生成

一个汽车媒体平台的测评,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7 月 23 日,懂车帝与央视新闻联合开展的智驾碰撞测试公布结果。考试结果一公布,很多人都惊呆了。

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听到的宣传大多是 "XX 品牌,遥遥领先 "" 智能驾驶超越特斯拉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国产品牌,已经是智能汽车赛道当之无愧的 " 优等生 "。

然而,最终的 " 榜单 " 却显示,特斯拉在高速和城区两个测试场景中,都拿下了最好的成绩。

懂车帝的视频和结果一出,汽车圈立刻 " 炸了锅 "。很多专家和车评人开始讨论:这次考试公平吗?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马斯克的转发又添了一把火,直接把它送上了热搜,变成了全民关注的话题。

懂车帝的这场测试到底测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场 " 大考 "?

无车幸免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次懂车帝测试的基本情况。

这次测试的阵容相当庞大,懂车帝找来了 36 款市面上主流的智能汽车,比如大家熟知的问界(华为鸿蒙智行)、理想、小鹏、蔚来,当然也包括了智能驾驶领域的 " 老牌劲旅 " ——特斯拉。

考试题目也很有讲究,一共设置了 15 个模拟科目。这些科目都非常 " 接地气 ",冲着我们日常开车最头疼的痛点去:比如夜晚在修路的路段,你的车能自己绕过去吗?小区里突然跑出来一个 " 鬼探头 " 的小朋友,它能刹住吗?高架上总有不打灯就强行 " 加塞 " 的车,它能及时反应避免追尾吗?

那么,这些 " 高材生 " 们考得怎么样呢?说实话,成绩并不理想。在高速场景,36 款车累计测试了 183 次,最终的整体通过率只有 24%。这意味着,在相对简单的高速公路上,四个危险场景里,就有三个是系统无法处理的。

城市道路场景的情况稍好,26 款车测试了 233 次,通过率约为 44.2%。但即便如此,也依然有超过一半的情况,需要驾驶员亲自接管。

对于这次测试,它最重要的意义不是 Diss 汽车厂商,而是传播和科普 " 辅助驾驶 ≠ 自动驾驶 " 这个核心理念。目前市面上所有的辅助驾驶,无论宣传得多么天花乱坠,本质上都只是 " 辅助 "。它们是你的帮手,但绝不是可以完全托付生命的 " 司机 "。

在过去几年,资本和市场把 " 智能驾驶 " 这个概念捧得非常高。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响亮的宣传口号," 遥遥领先 "" 全国都能开 "" 通勤零接管 "…… 这些话术极大地拔高了大家的期待,甚至让很多人产生了一种错觉——无人驾驶的时代是不是已经来了?我开车是不是可以彻底解放手脚了?

然而,懂车帝这次用冰冷的数据,告诉了我们一个略显残酷的真相:所有在座的各位,目前都做不到。

其实,辅助驾驶的发展,背后都是血和泪的教训。极客公园创始人 & 总裁张鹏分享过一个故事,早在 2014 年,沃尔沃在国内开展了辅助驾驶的体验,这也是国内最早开始的智能驾驶的测试。他当时组织了自己的一批小伙伴,包括当时还未像今天这样广为人知的美团创始人王兴、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都曾签下过一份类似 " 生死状 " 的协议,承诺风险自担。

而来自大洋彼岸的数据则更为触目惊心。据《华盛顿邮报》对美国官方数据的分析,从 2019 年到 2023 年 6 月,特斯拉汽车在开启其 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时,共发生了 736 起交通事故,其中至少导致 17 人死亡

当下,辅助驾驶进入十倍速的发展阶段,自动驾驶似乎已经不是遥远的未来。但在通过未来的道路上,依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这之前,辅助驾驶只是你的助手,最终的决策者和负责人,永远是你自己。

重新理解智驾

在懂车帝的测试结果公布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争议。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无论是之前的冬季极寒测试,还是安全碰撞测试,懂车帝的每一次 " 大考 " 似乎都会成为话题中心。那么,这次大家到底在争论什么呢?

讨论最多的是,这场 " 考试 " 真的公平吗?考题能代表全部吗?虽然测试设置的 15 个场景都非常刁钻,但现实中我们开车可能遇到的风险组合有成千上万种。用这 15 道题来评判一个系统的优劣,就像用几道奥数题来决定一个学生的整体水平,可能并不完全公平。每个汽车品牌在设计系统时,能力的侧重点也可能不同。

同时,不同 " 考生 " 的 " 试卷 " 难度一样吗?这一点是争议最大的。如果你仔细看测试视频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不同车辆在测试中面临的具体危险程度,差别很大。比如在 " 消失的前车 " 场景中,每辆车的测试距离不太一样,这是否直接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呢?

另一个引发争议的是排名。简单的排行榜,虽然一眼就能看懂,传播也快,但它很容易把一个严肃的安全话题,变成品牌粉丝之间的 " 口水战 "。

有趣的是,几乎没有一家车企,哪怕是排名靠前的,去主动 " 认领 " 这个成绩。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在微博发文回应表示,我们不关注排名,因为任何测试、排名都是相对的、短暂的,但对安全的要求却没有上限。

其实,在这次测试中,懂车帝其实已经做了一些优化,在公布成绩的时候没有用 "1、2、3" 这样的数字排名,只是按通过率排了个顺序。但即便如此,争议依然存在。

当特斯拉的 CEO 马斯克高调转发这个结果时,很多人的关注点立刻就歪了。大家不再去关心 " 所有系统都还不够安全,都需要用户保持警惕 ",反而开始激烈地争论 " 特斯拉是不是吊打了国产车 "。

虽然有很多争议,但平心而论,懂车帝无论从规模、投入还是专业性上,在第三方评测中都已经是国内顶尖水平了。虽然在细节上还有优化的空间,但它最重要的意义,不是让你从此完全信任辅助驾驶,也不是让你彻底否定它,而是希望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客观的认知,找到与它正确相处的模式

那怎么样才是合适的姿势呢?记住,它只是辅助,你不能完全撒手不管。只要你时刻关注路况,准备随时接管,很多测试中的极端危险情况,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举个例子,可能更好理解一点。人和智能汽车的关系,很像骑手和马的关系。一匹训练有素的好马,它能自己认识回家的路,能帮你分担很多体力,甚至在某些时刻比你反应还快。但你作为骑手,能因此就放开缰绳,在马背上睡觉吗?绝对不能。

你必须时刻握着缰绳,感知马的状态和周围的环境。你知道它的能力边界在哪里,你会有预判,知道什么情况下需要你用力拉紧缰绳,果断介入。

我们正生活在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科技让生活变得无比便利,但也带来了风险和不确定性。我们没有必要因为一次不完美的考试,否认辅助驾驶的巨大进步。关键是,我们要扮演好骑手的角色,这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信任模式:

信任,但要保持警惕

这就是我们与辅助驾驶最安全、最理想的共存方式。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懂车帝 智能驾驶 特斯拉 考试 智能汽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