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财经 严明会 6 月 30 日,普祥健康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普祥健康 ")向港交所首次呈交上市申请文件,申万宏源(香港)、农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自 2005 年首家医疗机构投入运营以来,普祥健康致力于为社区中老年人提供包括临床诊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及其他延伸服务在内的一体化服务。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按 2024 年体系内收入计,普祥健康在华北地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同一数据显示,2022 至 2024 年间普祥健康在该地区前五大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收入增速排名第一。2024 年,普祥健康的老年患者比例在市场前五大服务提供商中也排名第一。
目前,普祥健康在北京等人口密集且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区域战略布局了 13 家医疗机构网络,其中包括 6 家自营医疗机构、5 家托管医疗机构及 2 家投资医疗机构。13 家医疗机构中,有 11 家坐落于北京,分别分布在 6 个城区,合计约占北京市总人口的 60%。
在业务高度集中于华北区域的背景下,普祥健康的收入主要来自三家旗舰医疗机构。2024 年,普祥肿瘤医院、普祥中医院及大黄庄医院的收入合计达 3.66 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 73.2%。
普祥健康在招股书中提到,未来计划通过在全国主要城市群进行战略性部署,加速中国地区的扩张。短期内,其扩张工作将重点聚焦于华北及长三角地区(主要包括浙江省、安徽省及江苏省)以及其他合适的新一线城市。
除在中国内地扩展业务外,普祥健康还计划进一步推进在大中华地区及东南亚的业务布局。初期将以华裔患者群体为重点,计划在香港设立管理总部,并在新加坡设立业务发展中心,然后逐步扩展至该地区的其他国家,如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等。
具体来看普祥健康的营收情况,2022 年 -2024 年,普祥健康分别实现总收入 2.55 亿元、4.22 亿元及 5 亿元,2023 年及 2024 年分别同比增长 65.36%、18.61%。各期,医养结合业务占比稳定在 96% 左右,供应医疗设备及耗材占比约 3%-4%。
瑞财经《预审 IPO》注意到,作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普祥健康在招股书中着重披露了行业监管政策变动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其指出,在现行医疗体制改革深化背景下,其正面临着行业监管标准的动态调整、医疗保障政策的阶段性变化、专业资质许可的获取与维持难度等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普祥健康目前的收入结构对公共医保体系存在较高依存度,其医养结合业务收入的 60% 来源于医保基金支付。
这种收入模式正面临日益凸显的政策风险,一方面,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和支付比例的调整将直接影响企业营收;另一方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推进,在 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和 DIP(按病种分值)付费制度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如果患者实际住院服务费用超过医疗机构根据对应疾病组的报销标准收取的报销金额,则可能存在不可报销的金额。
普祥健康称,如果其旗下医疗机构未来产生大额不可报销金额,则不可报销金额可能会对其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尽管营收规模持续扩大,但普祥健康的盈利能力却未能同步提升。财务数据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年度净利润仅从 3884.4 万元微增至 4388.2 万元,两年复合增长率不足 7%。更值得警惕的是,其毛利率呈现波动趋势,从 2022 年的 25.7% 下滑至 2023 年的 22.5%,2024 年虽小幅回升至 23.5%,但仍未恢复至前期高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