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07-29
无问芯穹CEO夏立雪:算力紧缺根源在“供需错配”,要让国产算力即插即用、像超市商品般可自由挑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在人工智能(AI)算力需求激增的当下,算力资源的多元化与国产化成为行业焦点。

7 月 28 日,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WAIC 2025)上,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兼 CEO(首席执行官)夏立雪向《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的记者表示,当前国内芯片与算力设施种类繁多,形成了多个独立生态。他认为,不同厂商的硬件架构、接口协议差异显著,导致开发者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学习不同芯片的使用方法,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人工智能(AI)技术的落地效率。

为解决这一难题,无问芯穹打造了一套产业链上的 " 世界通用语言 ",据称,可以实现不同芯片之间的无缝通信与协同,让开发者无需再为不同的芯片使用习惯而烦恼。这种 " 插座式 " 赋能模式,使得算力资源即插即用,且如同超市商品般可自由挑选。

夏立雪强调,这种优化让 AI 开发者能够像挑选衣服一样,根据需求选择最适合的算力资源,从而实现算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灵活调度。

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兼 CEO 夏立雪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无问芯穹被视为业内最有可能突破国内算力瓶颈的 AI 算力运营商之一,去年 9 月,无问芯穹成功完成近 5 亿元的 A 轮融资,意为着公司在成立后的 16 个月时间里,累计融资额已接近 10 亿元大关。

国产算力的崛起扩充了可用资源池

面对全球算力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国产算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夏立雪表示,当前国产算力在整体部署中已接近 " 半壁江山 ",尤其在推理和部分训练场景中表现突出。随着 AI 应用从模型研发转向产业落地,国产算力的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大。

国产算力的应用不仅缓解了 " 卡脖子 " 风险,更通过提升算力使用效率,扩充了可用资源池。

夏立雪认为,算力紧缺的根本在于供需错配:一方面是高端算力被哄抢,另一方面是部分优质国产算力因生态不成熟而被闲置。无问芯穹在借助技术手段破解这一错配,让国产算力被真正 " 用起来 ",从而提升整个产业的算力供给能力。

当被问及如何在这一结构中定位自身角色时,他对记者表示,无问芯穹凭借源自清华大学电子系的、近 20 年的软硬件协同优化经验,专注于在资源受限的终端设备上实现高效 AI 计算。

不同于行业内 " 大集群打包售卖 " 的传统商业模式,无问芯穹的商业模式带着鲜明的 " 普惠 " 基因。" 我们要为中小企业的产品在成长初期提供精准保障。" 夏立雪强调,这种保障的核心在于弹性灵活的算力服务。

对此,夏立雪进一步解释称,无问芯穹提供弹性、灵活的算力服务,这种服务尤其有利于中小企业。其服务计费方式多样,既可按卡、按小时计费,也可按调用量(如 Token)或服务稳定性付费。

夏立雪解释道:" 这让用户用的不是‘毛坯房’,而是‘精装修、带服务的产品’。" 这种模式将零散算力整合为标准化服务,让原本无法服务中小企业的碎片化资源产生价值。

服务形态的分层化同样关键。无问芯穹构建了 " 大盒子、中盒子、小盒子 " 的产品矩阵:" 大盒子 " 是 " 无穹 AI 云 ",其聚焦全国级算力调度,通过供需调配和资源优化获取算力服务收益;" 中盒子 " 和 " 小盒子 " 则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将算力服务能力集成到 AI 集群和终端设备中,以打包服务的形式获取收益。夏立雪总结说:" 无论哪种形态,核心都是提升算力的生产价值,并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

AI 算力正从技术红利期向价值闭环期过渡

2025 年,端侧 AI 推理迎来爆发式增长。

夏立雪观察发现,中国庞大的用户基数与强大的制造能力为端侧 AI 提供了广阔市场,但硬件限制仍是主要矛盾。在市场机遇驱动下,无问芯穹正联合行业伙伴探索如何为端侧场景定制更高性价比、更高能效的专用芯片,以支撑更多 AI 应用落地。

在生态构建方面,无问芯穹致力于打造从模型、系统到硬件的闭环。

夏立雪以国外主流芯片厂商为例,指出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让开发者生态与硬件迭代紧密联动。相比之下,国内产业链上目前仍存在模型与硬件脱节的问题。为此,无问芯穹推出中试平台,连接芯片厂商、整机制造商与算法开发者,推动全链条协同创新。

谈及行业趋势,夏立雪认为,AI 算力正从 " 技术红利期 " 向 " 价值闭环期 " 过渡。当前产业的核心矛盾已从 "AI 好不好用 " 转向 "AI 值不值得用 ",性价比成为关键突破口。

" 只有让更多 AI 应用场景‘算得过账’,产业才能真正蓬勃发展。" 他认为,国产算力的崛起将是未来的重要变量。尽管当前国产芯片在训练场景中的应用比例仍待提升,但在推理场景中已形成商业化闭环。

" 随着软硬件协同优化的深入,国产算力的适用场景将持续扩大。" 夏立雪预测,未来在端侧设备、垂直行业等领域,国产芯片将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夏立雪判断,笔记本电脑、手机、汽车、机器人等作为人机交互的核心接口,将优先实现 AI 能力落地。" 这些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将直接决定用户对 AI 的感知体验。" 无问芯穹正结合模型压缩等前沿技术,通过终端模型结构创新进一步解决端侧能效问题,为数十亿设备的 AI 升级铺路。

在夏立雪看来,生态飞轮的构建是长期目标。借鉴美国 " 芯片—模型—应用 " 的协同经验,无问芯穹正推动国内形成 " 硬件迭代—模型优化—场景落地 " 的正向循环。

" 让硬件厂商知道下代产品该怎么造,让模型开发者清楚能调用什么算力,也让应用创业者聚焦场景创新。" 夏立雪表示,这种生态闭环需要产业链上各方共同努力,而平台愿成为连接各方的桥梁。

展望未来,夏立雪认为,AI 发展的下一个节点将从技术突破转向产品创新。随着大模型智能性达到应用门槛,如何将其转化为用户满意的产品就成为了关键。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人工智能 ceo 芯片 融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