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AI)的进一步发展,教育领域可能出现多大变化?
"AI 有可能解决教育行业的不可能三角。"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 2025)期间,学而思执行总裁位晨在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
所谓 " 教育行业的不可能三角 ",即 " 个性化、高质量、大规模 " 难以兼顾。" 比如说‘一对一’教学,可以做到个性化和高品质,但没办法做到大规模。" 位晨说。
据介绍,有着 AI 加持的学习机已经相当于 "AI 家教 "。位晨提到,现在的 AI 学习机可以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调整推荐的内容," 它给不同孩子进行互动讲解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
AI 的崛起,正在推动教育行业 " 自我进化 "。" 学习机只是一种形态,未来可能是不一样的形态,它可能是个书桌上的机器人,什么样的形式都有可能。" 位晨表示。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大模型应用已经在学习机硬件上落地
展会现场,学而思展台中央的 T4 旗舰款学习机吸引了不少青少年的关注。
据介绍,这款 T4 旗舰版学习机像是一个被双核大模型重塑的 "AI 家教 "。基于学而思自研的九章大模型以及 DeepSeek 大模型,它可以通过自然语言理解、语义推理与知识图谱联动,构建智能学习系统。
今年 WAIC 期间,除了 T4 旗舰版学习机,学而思还展出了包括网校 AI 编程、素养机器人、九章爱学 App 等多款产品。
" 学习机的人工智能能力是会越来越强的,它变得越来越聪明了。" 位晨说。在她看来,现在的学习机更像一个 AI tutor(家庭教师)," 和真人老师不大一样,学习机是孩子的陪伴者 "。
记者了解到,以这款 T4 旗舰版学习机为例,如学生输入 " 如何理解二次函数图像 " 问题,系统会通过动态图谱拆解数形关系,还会反向追问 " 如果顶点坐标变化,图像会怎样移动 ",推动学生从 " 被动做题 " 走向 " 主动构建知识 "。
位晨介绍,该学习机的另一个特点是 " 个性化 "。一台学习机可以有 5 个账号,每个小孩都可以有自己对应的账号。" 我觉得,人工智能的出现,确实可以帮助每一个人个性化地实现学习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学而思在 AI 方向的布局较早。2017 年,学而思便成立了 AI Lab(人工智能实验室);2019 年,学而思获批承建 " 智慧教育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2023 年,推出首批通过备案的教育大模型 " 九章大模型 "。
目前,学而思的大模型应用已经在学习机硬件上落地。
这次展会期间,学而思也对外展示了 " 九章爱学 App"。据了解,这款 App 是学而思基于自研的九章大模型打造的全学科智能学习平台,将大语言模型与知识图谱等技术进行融合,支持语义级解题推理。目前,九章爱学 App 已在全国 50 余所学校进行应用。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位晨在今年 WAIC 期间的一次演讲中表示,通用大模型,相当于 " 通才 ",垂类大模型更像是专才。在她看来,教育生态庞大、场景多样,只有深耕教育行业不同场景的科技企业、研究机构等多方深入探索,才能在性能和性价比上取得优势。
多品牌竞逐,AI 学习机业务增长快速
事实上,科技发展对教育相关企业的影响可以追溯到数年前。
2022 年 8 月,好未来(学而思品牌母公司)在公司 19 周年庆典上总结了接下来的战略方向: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助力家庭的学习与成长,助力行业的 " 数智化 " 转型;通过科技创新,研发智能学习硬件和软件。科教和科创成为关键词。
位晨表示,多年前,她就和同事讨论如何通过科技能力实现 " 因材施教 ",也就是个性化," 大模型的出现,让我们的方向更坚定了 "。
据悉,AI 学习机已经成为好未来近两年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国金证券今年 7 月发布的相关研报总结,2023 年 2 月公司推出第一款学习机,此后保持每年 2 到 3 款新品的迭代速度。2025 年 5 月,推出 3 款新品,目前共有 8 款 SKU(最小存货单位)在售,从最开始的 4500 元到 9000 元高端机型,扩充到 2000 元到 3000 元大众价位,并拓展至学练机品类。
根据智研咨询相关报告统计,2024 年,中国 AI 学习机市场全渠道销量为 592.3 万台,同比增长 25.5%;销售额为 190.6 亿元,同比增长 37.6%。
而根据国金证券相关研报,从品牌格局来看,2025 年一季度,作业帮、学而思、科大讯飞、步步高、小猿和小度为销量前六的品牌,合计销量份额(CR6)达 74.4%。其中,学而思以线上为主阵地,销量份额超过 13%。
AI 的落地正在影响教育行业的方方面面。据位晨透露,今年 7 月,学而思与北师大联合开发的 " 师城万象 " 垂直大模型,是首个紧扣新课标知识体系的基础教育大模型,目前已在北京海淀、东城 60 多所公立学校试用。
她介绍," 师城万象 " 大模型可以帮助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进行备课、批改和答疑,针对发现的学生薄弱点,可以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辅助做到对孩子的 " 因材施教 "。
" 以往,老师是授课的中心,进行知识传授,未来,从以‘老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 位晨表示,每个学生应该有自己的学习规划," 每个孩子有不一样的薄弱点,需要不一样的成长规划,这也是人工智能在校内层面可以做到的 "。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