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 07-29
记者手记:洪水夜,他们安然入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华社天津 7 月 29 日电(记者尹思源、黄江林)7 月底,正是 " 七下八上 " 防汛关键期。

" 今晚预计还有大雨,你们快去支援报道,前方记者遇到了停电问题,记得带好充电宝。" 接到报道任务时已是 28 日晚间,记者收拾好拍摄器材、带好充电设备,乘车赶赴受灾严重的天津市蓟州区。

蓟州区位于天津市最北部,地形复杂多样。受 27 日以来的强降雨,以及上游来水影响,泃河沿线十余个村庄进水。当地迅速组织抢险救灾工作,紧急转移安置群众上万人。抵达蓟州区后,记者决定先到各个安置点看看情况。

??7 月 28 日,集中安置群众在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初级中学休息。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28 日晚上 11 点,蓟州区燕山中学安置点内灯光闪烁。几位下营镇石炮沟村的村民坐在宿舍楼前的台阶上。

" 洪水就从我家门口过,三蹦子都冲跑了!" 回忆着白天时的紧张场景,今年 63 岁的魏大姐依然心有余悸。" 还是挺吓人的,到了这儿就好了。" 边上一位村民摇着扇子接过话茬。

" 遇到突发情况,一些群众有些焦虑情绪,我们尽量把安置点布置得舒适一点,让大家舒服一点。" 燕山中学校长杜汉永说,安置点备有足够的水、食物和各类生活物资,学校食堂也已准备就绪,如果灾情持续,马上就能投入使用。" 目前各类物资准备充分,群众有需求也能随时调配。"

今年 71 岁的张惠玲两口子同样来自石炮沟村,他们带着年逾九旬的母亲住在宿舍楼一楼。28 日一早,齐膝的水从她家门前的小路奔涌而过。

" 我母亲 93 岁了,我们的身体也都不大好,多亏救援人员把我们安全送上车。" 张惠玲说,几个受灾严重的村都组织了村民有序撤离,到达安置点时是晚上 8 点。" 我们到了之后简单吃了饭,床铺和被褥也都很舒服,休息了几个小时,身体状况都不错,一会儿就准备睡了。" 她说。

??7 月 29 日,集中安置群众在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初级中学睡觉。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群众们的安然入睡,背后是工作人员的彻夜值守。下营镇初级中学是距离受灾严重村庄最近的安置点。午夜时分,这里再次迎来降雨。教室里摆放着的床铺上,受灾群众大多已经睡下。屋外,负责值守的天津蓟州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树青和工作人员们在门口并未合眼。

"28 日,受灾较为严重的下营村村民分多批乘大巴车转移到这里,目前已经安置了 300 多人。" 杨树青介绍。

" 今晚就守在这,群众有入住、就医等需求,我们能马上响应。" 杨树青说。当被问及晚上睡哪儿时,杨树青和同事们笑了笑," 都忙忘了,没想这事儿。" 后来,他们在地上铺了几张硬纸板用来临时休息。

记者采访时,下营镇人大主席宋文普刚结束巡村工作,走进了安置点。他眼镜上满是雨水,向记者介绍,截至 28 日 23 时,下营镇已转移群众 5178 人,其中投靠亲友 4191 人,集中转移 987 人。

凌晨 2 时许,降雨逐渐停息,记者来到下营镇镇政府,值班室里灯火通明,值班人员正盯着雨情变化,守着卫星电话随时接听调度。" 现在镇里干部基本都到村里来值守了,我们要跟他们保持联系,应对突发情况。" 值班干部、下营镇综合办公室主任刘冬雪说。

夜深了,随着雨情减弱,下营镇下营村显得极静。" 大家都睡着了。" 一名正在巡逻的村干部说。

29 日的晨光,勾出蓟州山区的轮廓。转移安置的百姓们,盼着早日回到自己的家中。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杨树 天津 张惠 充电宝 新华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