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见到总书记,后劲有多大?有人心率飙升到 160 次 / 分,有人手心出汗,有人把总书记的话深深记在心里 ……
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几位年轻人向中国日报记者小彭(视频号:小彭彭译萱)回忆起与总书记见面的故事。这里也被誉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诞生了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跟着小彭一起探寻它的流光岁月!
" 我终于坐上了国产汽车 "
如果 69 年前用无人机飞越长春街头,会拍到这样一幕:新中国第一辆汽车从工厂成功驶出,激动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观,让它寸步难行。老太太坐在车的脚踏板上,高兴地喊道," 我终于坐上了国产汽车。"
生产这辆汽车的工厂就是第一汽车制造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1956 年 7 月 13 日,随着第一辆自主生产的解放牌卡车在第一汽车制造厂成功下线,我国汽车工业就此翻开了崭新且意义非凡的篇章。
当天在首辆解放车上指挥乐队的是杨绍轩。他是一汽发动机分厂装配和试验车间的首批工人,18 岁就进了厂。在长春,小彭见到了如今已经 89 岁高龄的杨绍轩。他笑着回忆道,当年首辆车开出去,5 分钟的车程,却足足开了一个多小时,街道上站满了雀跃的群众," 忘不了那一幕 "。
杨绍轩对一汽的感情深厚,当被问到在路上看到人们开这个品牌的车是什么心情时,他说," 就跟看情人一样,不断回头,流连张望。"
心率飙到 160 次 / 分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汽车制造厂,一汽的生产线上不仅开出了第一辆 " 解放 " 牌汽车、第一辆 " 东风 " 牌轿车,还开出了第一辆 " 红旗 " 牌高级轿车。" 红旗 " 车也多次参与阅兵仪式,见证着国家的每一份荣耀时刻。
2020 年 7 月 23 日,在吉林省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走进实验室了解企业技术研发情况,并察看了 " 红旗 " 等自主品牌的最新款式整车产品。
那年,张天作为刚刚入职中国一汽的新员工,在实验室向总书记介绍了当时的研究成果——心律方向盘。这段经历成为她最独特的记忆。
心律方向盘可以实时监测驾驶员的心律,当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出现一些心律失常的情况,会随时报警。张天向总书记展示这一功能时,因心情激动被心律方向盘提示心率过快,达到 160 次 / 分。
" 当时我也是刚毕业,没见过什么大场面。走出去总书记问怎么心跳这么快,我说这是我的人生高光时刻。" 她说。
小彭问张天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是否有新的高光时刻,张天笑着表示,自己在工作和生活方面都有所突破,不仅成长为一名主管工程师,正攻读博士学位,还成为了一位母亲。
强者心态 干就完了
2020 年,习总书记听说现场有几位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便关切地询问他们是哪所学校毕业的,收入怎么样,来这里工作满意不满意。
邢诣婧就是其中一位,那时的她如同初入广阔天地的雏鸟,满心期待地探索着一切。见到总书记时,她说自己手心都在出汗," 习总书记在我心里是很伟大的人,知道能有机会见到他的时候,我超级紧张。"
邢诣婧的手机上写着:" 强者心态、悄悄做事、干就完了。" 抱着这样的信念,她和一代又一代怀揣科研梦想的新一汽人,在充满希望与奋斗气息的氛围中逐梦前行。
" 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
了解企业技术研发情况后,总书记说,看了一汽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成果展示,感到眼前一亮。现在,国际上汽车制造业竞争很激烈,信息化、智能化等趋势不断发展,对我们来讲有危有机,危中有机。一定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要立这个志向,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
2020 年,年仅 22 岁的一汽工程师袁帅在见到总书记时,便将 " 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 这句话深深铭记于心。彼时,他已是新一汽人中的科研力量之一。
袁帅带着小彭进行了一次零下 30 度的低温体验。这里的低温舱实验室,可以模拟零上 60 度至零下 40 度的极温条件,用来测试冬季用车时集成软件的运行情况。低温实验室宛如一扇小窗,让小彭窥见了那些奋斗在科研一线工程师们的默默付出。
在时代的滚滚车轮下,中国一汽旗下各类车型驰骋在祖国的大街小巷,走向世界的舞台,中国汽车行业走过的每一步都镌刻着一代又一代汽车人的心血与汗水,承载着国人的期待,驶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来源: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