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07-30
微整形、医美:非必要,请勿向未成年“下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日前,记者一位好友的女儿考完中考,想到上海的医院 " 整一下地包天 ",即下半排牙齿内倾,需整下颌骨。鉴于 16 岁的小囡囡自己 " 不敢尝试 ",好友爽快地决定:" 骨头是生好的,没有蛀牙,不影响生活。只是为了好看点,还是算了吧!"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容貌焦虑,由来已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以国内 4919 名 15-24 岁的中学生、大学生为样本,评估他们的外貌焦虑和消极情绪水平。研究成果显示:从青春期到成年早期,外貌焦虑水平在 20 岁左右最高。研究还发现,性别、BMI(身体质量指数)和消极情绪对外貌焦虑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具体表现为:①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外貌焦虑,但差异主要集中在安全行为上(如购买服装或化妆品掩饰自己的 " 缺陷 ");② BMI 和女生的外貌焦虑水平呈正相关;③消极情绪可以分别解释男生中 17.5% 和女生中 14.5% 的外貌焦虑变异。

网络时代," 白幼瘦 "" 标准脸 " 等审美观念被不断放大。" 颜值即正义 " 令青少年陷入容貌焦虑,盲目跟风医美,试图通过改变容貌获得认同。熟不知,未成年人身体仍在发育,面部骨骼、肌肉等尚未完全定型,过早整容可能影响正常发育,导致面部比例失调等问题。况且,任何手术都没法保证百分百成功,医美亦然。成年人微整形都潜藏风险,遑论未成年人?

根据我国《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未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原则上不得实施非必要的医疗美容项目,如:双眼皮、隆鼻等。若因先天缺陷或外伤修复等必要情况需手术,需经监护人签字同意,并由正规医院严格评估。今年 5 月 25 日,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发布《医疗美容从业人员执业规范》,其中明确," 不得引导未成年人接受医疗美容服务 " 等内容。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家长或可通过理解与共情,引导孩子接纳自己,明白 " 健康方为美 "。学校也可加强审美教育,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活动,让青少年领略多元之美,提升审美素养。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 — 2025 年)》明确,2025 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比例达到 9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比例达到 60%。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以美润心。发挥美育丰富精神、温润心灵作用,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广泛开展普及性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美育实践活动,教会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然之美,何止千面。切莫让未成年被 " 容貌焦虑 " 裹挟,还他们一片自由成长的纯净天空。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美容 心理健康 医疗 教育部 上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