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网 07-30
康迪科技崔广章:四足机器人已展现出显著进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导语:两大产业机遇:具身智能服务行业(如机器人维修)的兴起,以及终端服务化(云边端协同)模式的普及。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展馆内,康迪机器人技术总监崔广章敏锐地捕捉到行业脉动:" 机器人产业正经历质的飞跃,尤其在工业应用领域,四足机器人已展现出显著进步。" 这位深耕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专家向记者指出,当前智能机器人发展面临一个关键矛盾——软件能力的狂飙突进与硬件迭代的相对滞后。

软硬代差:行业进阶的挑战与机遇

崔广章坦言,以 AI 大模型为核心的软件技术正快速跨越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应用,但硬件在稳定性、成本控制上仍存瓶颈。" 即便是工业级四足机器人,距离大规模量产仍有提升空间。" 他特别强调,软件已经到了技术验证到量产的分水岭,但是硬件现在还没有达到。而这恰恰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战略机遇。

面对业界关于 " 工业机器人 " 与 " 人形机器人 " 发展路径之争,崔广章提出其看法:" 二者实为通用机器人演进的不同阶段,可以满足不同的两类应用场景。工业机器人已能胜任特定场景任务,而人形机器人作为终极形态,其社会融入尚需时日。康迪现阶段选择聚焦已验证的四足机器人平台,正是基于对技术落地可行性的务实考量。"

破局 AI 终端:康迪的 " 云边端 " 范式

谈及 AI 智能终端的发展瓶颈,崔广章以 AI 眼镜为例指出硬件算力与功能需求的错配。" 终端设备需卸下算力重负," 他介绍康迪的解决方案—— " 通过将大计算量任务迁移至延迟可控的边缘节点,实现性能跃升。这正是我们安防巡检机器人的技术底座:一套‘云-边-端’协同的智算系统。"

这套系统成为康迪征战北美安防市场的利器。针对北美仓库人力成本高昂、传统监控被动防御的痛点,康迪联合 " 杭州六小龙 " 企业云深处及浙江大学,打造差异化解决方案:基于对北美安防需求的精准把握,定制机器狗安防巡检方案;融合云深处成熟的运动控制与感知技术、浙大 AI 决策模型,构建 " 大脑 + 躯干 " 完整体系;复用自有非公路车工厂产能,依托覆盖 Lowe's、Costco 等千余家商超的成熟北美网络加速落地。

" 我们不仅是技术提供者,更是终端用户。" 崔广章透露,康迪在北美自有仓库因安防漏洞年损数万美元,这种切肤之痛转化为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目前公司正与浙大联合攻坚 " 云边端 " 智算平台,计划年内推出稳定版本,并在北美工厂及大型商超进行场景验证。

未来图景:智能体融合催生产业新形态

展望 AI 智能体与终端的融合趋势,崔广章预见两大产业机遇:具身智能服务行业(如机器人维修)的兴起,以及终端服务化(云边端协同)模式的普及。" 数据隐私将驱动本地与云端互补协同,而康迪已从以北美高尔夫球车、UTV 等非公路业务为主的传统行业,率先迈向 AI 原生,涉足安防四足智能机器人领域且无传统软件历史包袱的企业。"

崔广章说道:" 让机器读懂世界,关键不在形态是否酷似人类,而在于能否以可靠、经济的方案解决真实世界的需求。"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ai 机器人产业 破局 浙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