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ost 都成了垒流量的一环,大概也是真没什么别的可以夸了。原来内娱真的还有退步空间。
■从盛产金曲到预制营销
如今华语乐坛的江山,大概半壁在音综翻唱短视频金曲,半壁常驻影视剧 ost 行列。
再或者二者兼修,既是合作伙伴,又互为竞品。
不然很难解释,曾经多次合作,甚至牵手合唱过《年轮》的汪苏泷张碧晨,最近因为这首歌撕得如此难看。
《年轮》,内娱初代大爆仙侠古偶《花千骨》的插曲。
10 年了,依然保持着超高传唱度。
根据制片人的近期回应,当年是因为听中了歌曲的 " 代入感 ",盲选它入围。
于是歌和剧共同飞升,一举成为张碧晨的代表作 TOP1,《凉凉》《只要平凡》等歌都得往后稍稍。
这一最初版本,也成了张碧晨方坚持自己是 " 唯一原唱 " 的底气。
不同于早年唱片时代,现在流行歌手如果还靠独立发片过活,要么是大有本事,要么是吃力不讨好。
短视频有红利,但 bgm 只切出最有记忆点的 15s。
而如果能乘上影视 ost 的东风,还是有搏一搏大爆单曲的可能性。
如今活跃的内娱歌坛 " 中流砥柱 " 们,几乎都有过 " 内娱 ost 专业户 " 的 title。汪苏泷、张碧晨有,周深、毛不易、刘宇宁等人也有。
春节档《热辣滚烫》热映,周深的《小美满》就成了千万收藏的国民 bgm。尽管有如此成绩,周深也因迟迟没发个人专辑而被诟病。
当然,也并非歌手单方面依赖 ost。
影视剧和 ost 歌手这对强绑定 cp,早就做成了一门好生意。
上半年的 " 现象级剧王 "《难哄》就是。
打响了 ost 营销第一枪,堪称现偶界王熙凤,未见剧情,先闻其歌。
2 月 18 号播出的剧,从去年年底就早早开始造势。
借五月天新歌上线、给歌迷们送新年礼物的噱头,公布了第一首 ost《任性》。
阿信为剧定制词曲,欣喜若狂的五迷老师们纷纷转发,大概意思可以总结为:新歌好,五月天好,《难哄》命也真好。
新歌的确支持了,有没有支持《难哄》暂不可考。
临近电视剧上线时,又推出了 " 难哄把 ost 大户聚齐了 " 的预制热搜词条。
一看除了五月天之外,还有毛不易、李宇春、汪苏泷、张碧晨(又是你俩)……阵容确实豪华。
显而易见,现在预制爆剧,已经不满足于主演、人设、剧情、台词口号,业务进一步拓展到了 ost 领域。
虽然不知道空瓶文案里都在说的 " 被难哄 ost 哄好了 " 的是谁,但是此棋一出,俨然已经把剧集质量和歌手质量挂上了钩。随后,首周 ost 播放破亿的数据,也能一并写入战报成绩单。
《难哄》的大张旗鼓,大概也是说明了贵圈早已认定,数据比口碑更重要。
去年也有一部剧,是 ost 营销的重灾区:《半熟男女》。
不同于《难哄》费劲攒阵容来唱新歌,这一部则是直接捡现成红了的歌用。
把当红炸子鸡乐团告五人的歌打包批发,不分场合随机插入,不知道是暴发户行为,还是追求性价比。
女主是 " 渣女 ",所以大白天出场就要配一首《带我去找夜生活》;
感情有裂缝了遗憾了,那就听《爱人错过》;
出轨了劈腿了伤心了忆往昔了,《唯一》响起,马上借歌词反问一句 " 你真的懂唯一的定义 "。
剧情不够,音乐来凑,livehouse 里带劲的强鼓点走进电视剧,多少有点用力过猛。
以至于被 BGM 吓到的时候总觉得,贵剧应该向我说一句对不起(此处化用告五人歌词)。
不过,歌手再出名,歌曲传唱度再高,剧情稀烂也是没用,只会让观众觉得:
" 又被骗了。"
■怎么用 OST,才算锦上添花
配乐的确是偶像剧中让人心动的一大重要因素。
不同的情绪搭配好合适的音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年轮》之于《花千骨》,《凉凉》之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一笑倾城》之于《微微一笑很倾城》,气质都是契合的,于是也能双赢。
好的配乐是给电视剧锦上添花,不是屎上雕花。
影视剧也不该本末倒置,拍成插曲的 MV,一味抒情唯美却不知所云,本质是剧情的疲软。
真正好的配乐,不需要流量大咖加持,也能直击人心。
一份满分答卷是韩剧《春夜》(放在此处有点降维打击)。
女主李静仁,工作是图书管理员,处在一份平淡无味的十年感情中,却因为一次意外的相遇,对药剂师刘志浩产生了心动的感觉。
于情不容,于理不合。
此后,两人的每一次互动都带着试探。
而伴随小心翼翼的心动响起的《Spring Rain》,镜头里风吹动春夜的樱花树枝,让人仿佛能听到他们俩心跳的声音。
另一首《No direction》,节奏更加明快,每一次出现都意味着女主决定勇敢迈出一步。
当两人渐渐确定了心中的感情,旋律平缓更显温暖和幸福的《Spring Waltz》则取而代之。
内娱也翻拍过这部,张晚意和孙怡演的《我知道我爱你》。
故事进行了一些本土化,外加张晚意的背德营销,产出了一部颇具内娱特色的扁平都市片。
可配乐歌词就差把 " 他俩正在心动 " 打在公屏上了(这大白话也差不多了),镜头语言和演员的面部表情却只让人感到 " 麻麻哋 "。
配乐、镜头、剧情等等要素,都是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的。
国产偶像剧也有做得好的,最近几年的优等生:《装腔启示录》。
翻完整张原声带专辑,找不到一个眼熟的歌手,可见这个活儿比的就不是谁的名气大。
《装腔启示录》第一集片尾,就留了一个挠人的钩子:北京 CBD 的律所打工人女主,深夜被领导喊回公司加班。
脑补了一大通辱骂领导的豪言壮语后,只在领导让她把工作拿回家去做时,说了句谢谢。
她疲惫地走出公司大楼的玻璃门,拖着脚步,望着商场外墙上大幅的安妮海瑟薇海报噎完一个蛋糕,正往附近的馄饨摊群里发消息。
这时,刚认识并有过些许暧昧的男主突然出现,发了个 "+1"。
当微信好友申请的红点出现时,刚好唱到:
" 原来这个世界,不是只有我而已。在茫茫人海里,我竟然找到你。"
更早一些的也有,10 年前,《何以笙箫默》中男女主超市重逢名场面——八个机位的大制作,《何以爱情》的旋律,镜头摇动,咱的心也跟着晃动。
大学时的柔光回忆,自动匹配张杰的《My sunshine》;
重归于好后的甜蜜心动,适配《遇见你的时候所有星星都落在我的头上》的雀跃清新。
剧版的《好久不见》纯音乐旋律,已经和《匆匆那年》一样是秋冬氛围感必备 BGM,旋律里仿佛内嵌了寒风。
顺带一提,那英的《默》和李荣浩的《不将就》都是 3.9 分的电影版《何以笙箫默》的歌,与剧版无关哈。
■内娱别瞎霍霍
并非请大咖唱了 ost,剧就必糊,否则贵圈实在有点玄乎。
影视剧 " 捡现成的歌 ",效果也可以很好,关键是得用心。
2019 年底火遍全亚洲的《想见你》,让伍佰的一首《last dance》翻红,两指蒙住眼睛的动作也传播开来。
对于这首对情节推动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歌,许多人说:" 乍一听觉得不好听,但是代入故事情节就觉得很有韵味了。"
片头曲《Someday or One Day》和片尾曲《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也各自出圈。
除此之外,匹配上故事情节,每个角色都有他们的专属人物歌:
曾经,好剧好歌、好剧烂歌、烂剧好歌,排列组合都能分开看。
《小时代》持续被嘲,不影响那波还在听《时间煮雨》的人。
现在却把各种质量、口碑全部进行了强绑定,不允许说一句不好,否则就是黑子居心叵测。
那时,起码烂片还不会让人硬叫好看,捂嘴差评。
如今,当 ost 都成了垒流量的一环,大概也是真没什么别的可以夸了。原来内娱真的还有退步空间。
监制 / 费加罗夫人
微博 / @费加罗夫人
部分素材来源 / 网络
戳戳" 阅读原文 "来微博找夫人玩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