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八卦女 前天
2.5%时代最后30天,七个重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点击上方关注 "保险八卦女",

由业界贼有良心的八卦姐打造。

重要提示:

微信改版后找不到美腻专业的八卦姐?

表急,这样做,我们就不会走散在茫茫人海了:

点击标题下面蓝色的 " 保险八卦女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 "设为星标★"。

一转眼,暑假过去一半,留给孩子写作业的时间,没剩多少了。

同样,留给我们保险预定利率 2.5% 的时间,也只有短短的 30 天了。

朋友圈关于预定利率下调,产品涨价的消息铺天盖地,气氛恨不得赶上当年的告别 4.025%。

作为 20 年老司机 & 保险受益者 & 重疾理赔获得者,八卦姐很欣慰大家的意识提上来了,但作为行业良心八卦姐,又生怕你们在这样紧张的情况下,买错东西,将来后悔。

保险产品是严肃的金融产品,有可能是要陪你一辈子的。

八卦姐希望你像挑选对象一样精挑细选,找个好的,找到了,就踏实过日子。

接下来,就进入 " 苦口婆心 " 环节。

by 一看到阳光就忍不住想出去耍的八卦姐

1、停售时间点

今年和去年不一样,传统险和新型产品,统一设置最晚切换时间,也就是下月底,2025 年 8 月 31 日:

但是,不代表所有公司都会到这个时间点才停,实际上,在监管发文之前,不少公司的产品就陆续停售了。

如果你已经有购买意向,建议尽早和代理人沟通,不要等到最后一刻。

除了短期险不受影响,长期险全部停售,增额终身寿,重疾险、定期寿、普通终身寿,以及防癌险、长期的豁免险等等,全都要停。

2、新产品会涨多少?

不同的产品类别,对定价利率的敏感性也是不同的。因为保险产品的定价除了受定价利率影响,还受费用假设、发生率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即使定价利率从 2.5% 变成 2.0%,从价格或收益端看,绝不是直接少掉 0.5% 这么简单。另外,今年还叠加费用的管控(" 报行合一 ")、新生命表的使用,简直让 " 保费涨价 "buff 叠满。对于重疾险,则还要再叠加发生率和因检测技术的发达导致检出率、理赔率恶化的影响,简直不敢想象。另外,经过这几年的经验积累,再保公司和保险公司对重疾尤其是轻症和轻症豁免风险偏好程度变化,也会使得产品开发设计上更加保守,轻症和豁免短期内不出现在部分公司的货架上也是极有可能的。

3、我们更应该关心什么?

上面虽然讲了保费会涨价,但是比起价格,八卦姐更想让大家关注真正的重点,也就是,抛开预定利率变化、产品涨价这一因素外,你到底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比方年金险,是担心长寿风险,想要退休后有稳定的现金流,过上更好的退休生活;买重疾险,是为了用确定的较少的支出(对比将来的赔付)对抗万一发生重疾风险时不可承受之重;而终身寿险,则是为了百年之后定向传承,让家人过得更好。

只有弄明白了想通过保险实现特定的功能,才能选到对路的产品,而不是被时代和情绪裹挟,买到不匹配的产品。

4、给谁买,买什么?

接上一个问题,讲一个一般的原则。

如果你还没有足够的保障,包括重疾和定寿,那首先还是考虑它们。毕竟,风险转嫁才是保险的本质。

满足保障的前提之下还有资金富裕的话,考虑年金和增额终身寿,这两类产品虽然类别不同,但某种程度上都可以实现养老 + 增值的功能,至于具体差别,拿两个计划书看看就知道了,现金流和灵活性也不一样。

另外若是有传承需求的,杠杆型的终身寿也考虑起来。

最后,关于人群上,自己和孩子都是可以考虑的,尤其是未成年人,同等情况下涨价的幅度会比成年人大。至于老人,本身可选空间也不大,而且百万医疗险这样的产品也不受影响,反倒不着急在这段时间。 

5、分红 or 非分红?

这个问题,可能在增额终身寿上显得尤为突出,有的公司主卖 2.5% 的非分红增额终身寿,有的公司则只有 2.0% 分红增额终身寿,各有优势。前者锁定相对较高的终身利益,但同时失去了市场向好之后更高的收益,更适合希望一切都确定的人;后者除了较高的保证利益之外,还能共享分红收益。

另外这里还要提到,今年的红利实现率陆续披露了,传递出非常重要的两个信号:第一,监管不再像去年一样严格限高,而是把主动权留给公司,好公司(偿付能力、风控水平、投资水平、分红特储等)可以突破;第二,市场整体表现不错,2024 年 9 月以后的新产品,红利实现率基本都在 100% 以上。

接下来的市场,传统和分红的预定利率上限分别确定在 2.0% 和 1.75%,对分红险格外偏爱,意图也很明显了。

6、年金 or 增额终身寿?

这其实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因为这两个从名字上看就属于不同的产品类别,无奈增额终身寿这些年太努力,既能增值也能实现养老的功能,导致很多人反而搞不清最基本的东西了。

首先,两类产品在设计和产品本质就不同:年金险以被保险人的生存为给付条件,提供约定的现金流(无论快返还是养老年金),核心功能是解决长寿风险下的现金流问题;增额终身寿则通过现金价值的复利增长和部分领取,来实现养老金的功能。另外,在灵活性和主动权上,年金险的领取时间和金额都是根据约定的模式,定时定向流入指定人的账户,约束性强,确定性强;增额终身寿则要你主动提出申请,减少保额,才能将现价退回手里,变成活钱。

总结来看,若想要终身稳定收入(如养老)、对抗长寿风险,且能接受资金锁定,那年金险合适;若需资金灵活支配、中期用钱需求明确,或希望兼顾保障与增值,那么可以选择增额终身寿。

7、找谁买,挑公司吗?

看到这里你们可能都烦了,怎么每次都要讲。

但是,重要的事情,讲多少遍都不过分,尤其在现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挑一家好公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前面讲到今年红利实现率其实已经对好公司有所偏爱,那么再看看兜底的部分。

据《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第二十二条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实施破产的保险公司的清算资产不足以偿付人寿保险合同保单利益的,保险保障基金可以按照下列规则向保单受让公司提供救助:

(一)保单持有人为个人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 90%为限;

(二)保单持有人为机构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 80%为限;

(三)对保险合同中投资成分等的具体救助办法,另行制定。

除人寿保险合同外的其他长期人身保险合同,其救助标准按照人寿保险合同执行。

保险保障基金依照前款规定向保单受让公司提供救助的,救助金额应当以保护中小保单持有人权益以维护保险市场稳定,并根据保险保障基金资金状况为原则确定。

第二十三条为保障保单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可会同有关部门适时调整保险保障基金的救助金额和比例。

主要就讲红色部分,首先,关于 90% 的问题,有人认为这是保障基金补助给受让公司的,不是给保单持有人的,受让公司本身还有资产,所以可以拿到 100% 赔付,但是这一切,还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好,接着看(三)对保险合同中投资成分等的具体救助办法,另行规定。分红、万能、投连,肯定都是有投资成分的,没什么好说。但是对于增额终身寿这么特殊的险种,你说它算是有投资成分还是没有呢?它虽然是终身寿的外壳,但是挂了储蓄类产品的内核,这一点,我们都知道,难道监管大大不知道么。

将来到底怎么执行,还是要看官方的 " 另行规定 " 怎么个规定法。

但是,在能选的时候,选个好点的公司,显然更让人安心。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在接下来的时间,买到心仪的保险。

保险八卦女

二十余年保险产品经验,只为你推荐最合适最值得买的保险产品,少走冤枉路。

勾搭八卦姐:baguajiejie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朋友圈 微信 利率 重疾险 长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