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电商巨头京东正加速国际化布局。
尹莹丨作者
李彦丨编辑
壹览商业丨出品
京东在欧洲一小时达的目标或再进一步。
7 月 24 日,德国消费电子零售巨头 Ceconomy 公告称,正与京东集团就潜在收购展开深入谈判。京东拟以每股 4.6 欧元公开收购,交易估值约 22 亿欧元(185 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溢价 23%,消息公布后 Ceconomy 股价盘中上涨逾 15%。
公开资料显示,Ceconomy 前身为麦德龙集团消费电子业务板块,2017 年拆分上市后迅速成长为欧洲消费电子零售龙头。公司在欧洲 12 个国家运营超 1000 家门店,核心品牌 MediaMarkt 与 Saturn 占据德国市场 30% 以上份额,并延伸至售后服务品牌 Deutsche Technikberatung,形成完整的零售生态。
这一网络覆盖 70% 核心商圈,年均客流超 3 亿人次,叠加成熟的本地供应商体系与全球采购能力,为 Ceconomy 带来稳定的盈利与增长潜力。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 128.16 亿欧元,同比增长 4%;线上渠道贡献 33.28 亿欧元,同比增幅 11.3%。7 月 16 日,公司上调 2024/25 财年预期,预计 EBIT 达 3.75 亿欧元,高于分析师预期。
壹览商业认为,若收购成功,京东将直接获得欧洲成熟的线下网络和供应链资源,为其本地化电商战略提供现成的市场入口和增长基础。
1
京东再出海,优先得解决货源
这笔收购是京东国际化战略的缩影。
刘强东早前明确提出,国际业务将是未来十年的核心,但不再依赖跨境出口模式,而是深耕本地运营——在当地搭建仓网、雇佣员工、实现本地采购与配送,以品牌商品为核心构建本地电商体系,将京东中国模式,在国外复制一份。
这一转向源于京东此前在海外遭受的挫折。自 2015 年起,京东通过 JD.id、Tokopedia 等平台切入东南亚,但始终无法突破 Shopee、Lazada 的本土化围攻,最终退出印尼、泰国市场;2018 年联合谷歌开拓美国电商,也因物流成本高、模式水土不服迅速收场;英国 Currys 收购案同样无果而终。
与此同时,全球电商格局已被 " 出海电商四小龙 " 重塑。Temu 以极致低价和社交裂变迅速扩张至 48 国;速卖通依托阿里体系在韩国、中东等市场推进本地化 " 小时达 ";TikTok 电商通过收购 Tokopedia 重返东南亚;SHEIN 则凭柔性供应链稳居全球快时尚龙头。这些平台的先发优势与本地化能力,使京东不得不寻求差异化突围。
京东在海外面临最大的痛点在于:运力不足和货源短缺。
首先是运力。欧洲仓网稀疏、末端配送依赖第三方,平均时效高于国内小时达的标准;高昂的人力成本与较低的工作效率,使即时零售难以落地。
更关键的是货源。欧洲用户更信赖本地品牌,跨境商品价格和心智竞争力不足。
虽然,在去年 7 月京东旗下的欧洲全渠道零售品牌ochama宣布,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部分区域推出一小时快速配送服务。今年 4 月,京东在英国的自营电商平台 "Joybuy" 开启测试运营。
但不是范围较小,就是货源不足,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本地供应商体系,导致 SKU 不全、价格无优势、用户体验受损。
缺少稳定货源叠加运力不足,京东很难在即时零售赛道与 Temu、速卖通等对手抗衡。因此,在壹览商业看来,这正是京东选择通过收购 Ceconomy 来一次性补齐本地化资源的直接动因。
2
把 1000 家门店当前置仓?
京东要在欧洲实现突围,必须构建与现有跨境模式截然不同的竞争壁垒。收购 Ceconomy 正是解决海外电商两大痛点:货源与运力的关键一步。
Ceconomy 深耕欧洲多年,已建立成熟的本地供应商体系。京东通过收购,可直接补足 SKU 池,解决长期存在的 " 下单无货 " 问题,同时借助 MediaMarkt、Saturn 等品牌在当地消费者中的高认可度,快速扭转跨境商品在心智上的劣势。
更具战略价值的是,Ceconomy 分布在 12 个国家的 1000 余家门店,可被转化为即时零售的前置仓网络。这些位于核心商圈的门店叠加京东成熟的 " 小时达 " 运营经验,有望将配送时效从 2-3 天压缩至小时级,直接重塑欧洲用户体验。
物流方面,京东可将智能分拣与 Ceconomy 的仓储网络深度整合,再结合其已布局的 20 余座海外仓及跨境航线,形成覆盖多国的高效运力体系,从根本上摆脱对第三方配送的依赖并缓解高昂的劳动力成本压力。
这场收购若整合顺利,不仅能让京东快速切入欧洲主流消费群体、绕开从零培育用户的漫长周期,也将为后续在北美、中东等市场复制 " 收购 + 整合 " 的模式提供样板,使京东全球化从单点突破迈向体系化布局。
Ceconomy 的收购若能落地,京东将在欧洲一次性补齐本地供应链、门店网络与运力体系,获得过去十年海外扩张始终欠缺的 " 本地化底盘 "。这不仅是京东国际化战略的分水岭,也可能改变全球电商竞争格局——跨境低价模式之外,出现以本地品牌、即时零售为核心的新路径。
但挑战同样巨大:双方供应链、团队与系统能否快速融合?1000 家门店前置仓模式能否适应欧洲市场的消费习惯与劳动力环境?与 Temu、速卖通等对手的差异化竞争能否建立壁垒?这些都将决定京东全球化布局能否从 " 单点试水 " 走向 " 体系化复制 "。
在国内电商市场趋于饱和、海外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这场收购无疑是一场豪赌——但对京东而言,也许是必须迈出的一步。
END
推荐阅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