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国核心业绩反弹,CEO 设下 " 价值观 + 本地化 " 的 " 择偶 " 门槛。
本文由红餐网 ( ID:hongcan18 ) 原创首发,作者:何沛凌;编辑:方圆。
此前多个季度同店销售下滑的星巴克中国,终于迎来了业绩反弹。
星巴克最新发布的 2025 财年 Q3 季报显示,中国市场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8% 至 7.9 亿美元,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 2%。
营收的继续增长和同店表现回暖——尽管客单价下降 4%,对于星巴克中国而言,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尤其考虑到,其 2024 财年 Q3 同店销售一度下滑 14%,该项数据第一次出现明显反弹。
业绩回暖的同时,星巴克中国也吸引到了高瓴资本、凯雷等 20 多家机构竞逐,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 择偶 " 门槛首次曝光!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同店销售重回增长,
但难逃 " 以价换量 "?
星巴克财报显示,在 2024 财年 Q2 至 2025 财年 Q1 这段时间里,中国市场的同店销售额连续四个季度出现同比回落。
进入 2025 财年 Q2,市场表现有所改善,同店销售额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而到了本季度,星巴克中国的同店销售额实现了 2% 的同比增长。
增长的背后,同店交易量同比增长 6%,同店客单价同比下降 4%,但环比有所提升。
星巴克首席财务官 Kathy Smith 解释,这次增长,主要是因为产品创新、整合营销活动和外卖业务。
具体来看,在产品方面,今年 4 月,星巴克中国推出了 " 真味无糖 " 体系,提供 500+ 种风味组合,既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与个性化的需求,尤其吸引了美式爱好者尝试 " 只加风味不加糖 ",又使得顾客购买频次 " 大幅提升 "。
△图片来源:星巴克中国官方微博
营销方面,星巴克加码 " 上午咖啡下午非咖 ",对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非咖品类进行大规模降价,平均降幅约 5 元,单品最低达 23 元,这一调整不仅拓宽了顾客群,还提升了午间和晚间的消费活力,其中冰摇茶业绩实现翻番,星冰乐更在小红书非咖品类搜索中位居第一。
星巴克还在本季度通过与五月天乐队、迪士尼疯狂动物城等品牌开展跨界合作,与京东外卖打通会员体系等方式加强消费者喜好洞察,为产品创新与营销提供有力支撑。
正如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刘文娟所强调的," 我们以敏捷的创新,带来了品牌价值的持续提升和顾客体验的焕新。"
02.
" 接地气 ",加速开到县城
下沉市场对星巴克中国业绩回暖的贡献尤为关键。
截至 2025 财年 Q3 末,星巴克中国门店总数达 7828 家,净增 522 家,同比增 7%,本季度净增 70 家,新进入 17 个县级市场。
在 2024 财年,其净新增 790 家门店,50% 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新进入 166 个县级市场,总数达 7596 家。
针对新开门店及下沉市场,星巴克推出了一系列新策略:
比如,针对第三空间体验进行多种创新。星巴克在张掖、敦煌、九寨沟等景区开出特色门店,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门店设计与服务中;同时,在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打造的上海爱琴海缤纷里门店,以童趣设计为核心,为不同年龄层消费者营造特色空间。
△张掖爱琴海购物中心店
图片来源:星巴克中国官方微博
通过这种场景化、本土化的创新,让第三空间体验更贴合不同区域消费者的需求与偏好。
餐食本土化方面,2025 财年 Q3 季报特别提及 " 非咖场景拓展 ",推出冰摇茶、茶拿铁等本土化饮品,并搭配县域偏好的 " 酥皮卷、地方特色糕点 ",如甘肃门店的杏皮水风味甜点,贴近县域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及口味偏好。
这些策略使得星巴克的新店效益增长明显,新开门店两年内同店销售高于高线城市均值。
" 坚信中国未来还会有数千家星巴克门店(要开设),而且没有理由不把它打造成中国最卓越的业务之一。" 星巴克 CEO 倪睿安(Brian Niccol)表示。
03.
" 择偶 " 条件曝光!
坚持保留相当比例股权
业绩回暖的同时,星巴克中国的资本动向备受市场关注。
早在 2024 年 11 月便有消息传出星巴克拟出售中国业务股权,2025 年 3 月 KKR、华润等机构进入潜在买家名单,6 月高瓴资本参与反向路演的消息进一步证实了交易推进态势。
倪睿安在财报会议上首次证实星巴克中国正在明确寻找合作伙伴。" 目前,已有超过 20 家意向合作方表达了浓厚兴趣,我们正在评估各种方案。" 他强调,星巴克的目标是 " 保留相当比例的股权 ",此前有报道称可能保留约 30%。
星巴克 " 择偶 " 的标准也逐渐清晰,倪睿安提出合作方需要满足两大条件:
1、" 必须与星巴克拥有共同的使命和价值观 ";
2、能够成为 " 在本地市场更高效运营的绝佳伙伴 "。
此前报道提及的潜在方包括高瓴资本、KKR、方源资本、太盟投资、凯雷集团、华润控股、美团、春华资本及瑞幸大股东大钲资本等。它们的共同点是不仅提供资金,且在食品饮料行业有本土实操经验,高瓴曾助力蜜雪冰城数字化,凯雷推动麦当劳中国 " 金拱门 " 转型,大钲深度参与瑞幸崛起。
若成功引入经验丰富的本土战略伙伴,将极大助力星巴克应对下沉市场深耕、数字化运营深化及激烈价格战等挑战。但仍需平衡品牌定位、管理磨合及避免潜在利益冲突等问题。
倪睿安强调," 最后,我们只会推进真正符合星巴克利益的交易。"
结 语
对于目前仍在 " 择偶 " 的星巴克中国,一份颇有亮点的财报表无疑令人振奋,但在眼下的中国市场,星巴克依然面临不少压力。
一方面,消费大环境疲软、竞争依旧剧烈,低价已成为常态,客单价下行的压力是一众咖啡品牌都必须面对的难题。
另一方面,咖啡赛道的竞争更趋白热化,本土玩家正在加速布局,将价格带进一步往下打。
比如蜜雪冰城旗下的幸运咖,已经明确提出今年冲击一万家门店,目前其门店近 7000 家,下半年战略重心转向长三角、珠三角一二线城市,从下沉市场向高线城市发起冲击。
瑞幸、库迪等万店品牌也不逞多让,前者的门店 2025 年 Q1 净增 1757 家至 2.4 万家;后者则提出了 5 万家 " 咖啡 + 便利店 " 模式扩张目标,主攻下沉市场。
这些压力与挑战,对星巴克中国如何保持品牌调性与适配市场价格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号外!号外!
《中国餐饮发展报告 2025》火热发售中!
《中国餐饮发展报告 2025》以 10 大章节、40 余个深度小节的立体架构,全景覆盖中式正餐、小吃快餐、火锅、现制饮品等核心赛道及特色业态,从上游供应链新动态到下游品牌经营策略,深度剖析全产业链发展特性与未来趋势,是餐饮决策者必看的 " 红宝书 "。现在扫码,立即抢购!
★
延伸阅读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