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在 2017 年推出第一代锐龙 Threadripper 处理器,之后每推出一代 Zen 架构都会推出对应的锐龙 Threadripper,自 Zen 2 架构的锐龙 Threadripper 3000 开始,细分成面向 HEDT 的锐龙 Threadripper 以及面向工作站的锐龙 Threadripper PRO 两个系列,后者有更多的核心数、内存通道数以及 PCIe 通道数量。后续的锐龙 Threadripper 5000 只有 PRO 系列,但锐龙 Threadripper 7000 和今年刚推出的锐龙 Threadripper 9000 是两个系列都有的。
虽然 AMD 说锐龙 Threadripper 是面向 HEDT,而锐龙 Threadripper PRO 是面向工作站,但实际情况就是,锐龙 9 处理器其实就能满足很大部分要求没那么高的 HEDT 平台玩家的需求,剩下的那些需求其实和工作站没啥区别了,所以实际上锐龙 Threadripper 面向的市场基本上都是工作站。
目前 AMD 已经为数以十亿计的用户提供硬件与软件上的各种支持,涵盖包括云计算、云存储、医疗、工业制造、自动驾驶、通信、个人 PC、游戏以及 AI 等多个行业,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讲,在大家的日常生活当中或多或少都会看到 AMD 的身影,享受到 AMD 技术带来的便利。
根据调研机构 IDC 给出的数据显示,工作站市场的规模一直在增长,预计到 2029 年国内工作站市场将达到 120 万台的规模,而 AMD 将在里面占据相当可观的份额。
从 2017 年推出线程撕裂者 CPU 至今,AMD 对该列处理器已经迭代多次,无论是硬件规模又或者性能表现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大大推进了工作站市场的发展,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改变了工作站市场的运营环境。
从 Threadripper 1950X 到 Threadripper PRO 7995WX,线程撕裂者 CPU 的核心规模已经提升至首代产品的 6 倍,内存带宽与 PCIe 带宽则提升至首代产品的 4 倍,但不变的一点是,线程撕裂者 CPU 一直是同时代产品中的佼佼者。
新一代线程撕裂者 Threadripper 9000 系列,具体可以分为面向工作站领域的 Threadripper PRO 9000 系列以及高端桌面平台 HEDT 的 Threadripper 9000 系列,两者均基于 Zen 5 架构打造,仍然使用 WRX90 以及 TRX50 主板平台,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核心规模的大小,但相较于 Threadripper 7000 系列都有着多处明显的升级。
AMD 锐龙 Threadripper 9000 系列处理器介绍
Threadripper 9000 系列 CPU 均基于 Zen 5 架构打造,最多拥有 96 核心 192 线程,整体计算管道相较上代产品有更全面的优化,完整支持 AVX-512,支持 8 通道 DDR5-6400 ECC JEDEC 内存,相较上代产品拥有更高的内存带宽,全面兼容现有的 sTR5 平台,也就是说现有的 WRX90 与 TRX50 主板只需更新 BIOS 就能直接使用 Threadripper 9000 系列 CPU,可以有效控制用户的升级成本。
我们在更早之前的评测中已经对 Zen 5 架构进行详细解析,这里就不再冗述,总体而言其相较上代架构的升级重点在于每周期可执行更多指令,更宽的调度和执行单元,数据缓存带宽翻倍以及更强的 AI 加速性能。
锐龙 Threadripper 9000 PRO 系列处理器最多可配置 12 个 CCD,也就是最高 96 核,支持 8 通道 DDR5-6400 ECC 内存,理论内存带宽可达 410GB/s,最大内存容量 2TB,亦可通过 EXPO 支持 DDR5-7000 以上规格的内存,可提供 144 条可用 PCIe 通道,包括 128 条 PCIe 5.0,TDP 最高可达 350W。
而锐龙 Threadripper 9000 系列处理器则最多配备 8 个 CCD,最多 64 核,支持 4 通道 DDR5-6400 ECC 内存,理论内存带宽可达 205GB/s,同样支持 EXPO 内存,最大内存容量 1TB,可提供 88 条可用 PCIe 通道,包括 80 条 PCIe 5.0,TDP 最高可达 350W。
面向工作站平台推出的锐龙 Threadripper PRO 9000 WX 系列处理器一共有 6 款型号,分别是 9995WX、9985WX、9975WX、9965WX、9955WX,分别是 96、64、32、24、16 核,最高频率都是 5.4GHz, 各个处理器的 L3 缓存容量有所不同,我们可以从中推断开启了多少个 CCD,最高的 9995WX 拥有 384MB,自然开启了所有 12 个 CCD;拥有 256MB L3 缓存的 9985WX 则开启了 8 个 CCD;拥有 128MB L3 的 9975WX、9965WX 则开启了 4 个 CCD;拥有 64MB L3 的 9955WX 则只有两个 CCD。
而面向 HEDT 平台的锐龙 Threadripper 9000 系列处理器则包含 9980X、9970X 和 9960X 三个型号,分别拥有 64、32 和 24 核,最高主频 5.4GHz,L3 缓存方面,9980X 拥有 256MB,而另外两款只有 128MB。
锐龙 Threadripper PRO 9000 WX 以及锐龙 Threadripper 9000 系列都可在现有的 sTR5 平台上使用,即现有的 WRX90 以及 TRX50 主板在刷新 BIOS 后都能支持锐龙 Threadripper 9000 系列处理器。需要注意的是 WRX90 主板平台仅支持锐龙 Threadripper PRO 系列,但是其可以提供完整的硬件规格支持,包括 8 通道内存与最高 128 条 PCIe 5.0 通道,以及 PRO 管理功能的使用;TRX50 平台则支持 PRO 与 HEDT 产品,但是其仅支持 4 通道内存与最高 80 条 PCIe 5.0 通道,PRO 管理功能也是无法使用的。
与上代产品相比,锐龙 Threadripper 9000 系列的主要升级在于完整支持 512b 位宽 AVX-512 指令、IPC 提升 16% 以及支持 8 通道 DDR5-6400 ECC 内存。
锐龙 Threadripper 9995WX 与同门的上代旗舰锐龙 Threadripper PRO 7995WX 相比可以带来最高 26% 的理论性能提升,在各个应用领域都展现出了明显的性能优势。
其实如果光论核心数量的话,64 核的锐龙 Threadripper 9980X 就比对手旗舰 60 核的至强 W9-3595X 更多,在各种应用中都展现出明显的性能提升,尤其是在渲染能力的相关测试中,更是展现出了翻倍的性能表现,即便是在压力相对较小的应用中,也有超过 20% 的性能优势。
即使是 32 核的锐龙 Threadripper 9970X,在不少方面也要比也要比 44 核的至强 W9-3575X 有更好的表现,特别是在 MATLAB 这种仿真软件中性能领先达到了 137%,而在 Cinebench 和 Corona Render 这类可以吃满线程的渲染类测试中也以更少的核心数量释放出比对手更强的性能。
锐龙 Threadripper 9980X/9970X 处理器图赏
预览
锐龙 Threadripper 9000 系列处理器的包装其实和上代的比较类似,较为明显的变化是 AMD Threadripper 从左下角移动到正中央了,这样明显更为醒目,右下角添加了 9000 系列的字样,让人一眼就能看看出这是锐龙 Threadripper 9000 系列产品,包装后面有个透明的窗口,能看到里面巨大的 Threadripper 处理器。
预览
锐龙 Threadripper 处理器正面造型其实从初代到现在变化都不大,尺寸完全一样是 75.4*58.5mm,而且都是需要使用 CPU 安装滑轨的,主板上的接口外形也没太大,当然了针脚肯定不一样。
配件有一个六角螺丝刀,这是用来拧开主板上的 CPU 扣具的,一个圆形的 Asetek 通用水冷扣具,可兼容市场上不少一体式水冷,还一张锐龙 Threadripper 贴纸。
CPU 的安装需要用到配件里面的六角螺丝刀,插座怎么开启和关闭拧螺丝的顺序都印在上面了,根据顺序来即可,CPU 滑轨要按一下拿两个蓝色的把手才会弹出来。
最后, 以防你们不知道一颗 Threadripper 有多大
测试平台与说明
预览
' ) ; Table ( ) .init ( { align: 'left', width: '82%', padding: '8px 15px', header: [ " 测 试 平 台 ", "" ] , columnWidth: 'MAX', // 表格单元宽度,"MAX" 最大内容显示,""AVG" 平均,"AUTO" 自动,指定 [ 15,16,20 ] id: tableid, data: [ [ "CPU ","AMD Ryzen TR 9980X
AMD Ryzen TR 9870X
AMD Ryzen 9 9950X", ] , [ " 主板 "," 华硕 PRO WS TRX-50-SAGE WIFI | AMD TRX50
微星 MPG X870E CARBON WIFI | AMD X870E", ] , [ " 显卡 ","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Advanced", ] , [ " 内存 "," 芝奇 T5 Neo DDR5-6400 32GB*4 CL32-39-39-102
芝奇 炫锋戟 DDR5-6400 32GB*2 CL32-39-39-102", ] , [ " 硬盘 ","Crucial T705 1TB", ] , [ " 散热器 "," 银欣 XE360-TR5
雅俊 GRATIFY AIO 5", ] , [ " 电源 "," 长城 猎金部落 N17 1700W", ] , [ " 显示器 ","AOC U2790PQU up to 3840*2160", ] , [ "软件配置" ] , [ " 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11 64bit build 24H2", ] , [ " 驱动 ","NVIDIA GeForce Game Ready 576.88", ] , ] } )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