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十三行 07-30
走出“花果山”的李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  汽车十三行    ID:wzhauto2023  ·

   

7 月 29 日晚,理想 i8 发布会的现场,李想缓缓走上舞台。灯光打在身上时,能明显听到他不太平稳的呼吸频率,这很不像李想。短暂地环视了一圈台下,他停顿了一下,开口说道:" 不再是 45 分钟,而是一部电影的时间。" 话音落下,观众席上响起了笑声,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这句话只是调侃,但对理想来说,这是一次彻底改写发布节奏的尝试。

几天前,李想在微博上埋下过伏笔,说要 " 大概率致敬小米 "。李想看到小米新品发布会动辄三个小时,观众依然听得津津有味,这一次,他也决定打破理想过去 "45 分钟讲透产品 " 的惯例。李想没有立刻进入 i8 的介绍,反而先调侃了 " 冰箱、彩电、大沙发、6 座 SUV",反思 " 脱裤子放屁的增程电动 ",甚至谈到 MEGA 的来时路。这一幕,台下更安静了,仿佛李想把自己的过去和痛,摆在了大家面前。

而更少人知道的是,这场发布会背后的准备,几乎精确到了每一个环节。理想安排了四地试驾,每一家媒体都配备产品讲师一对一讲解学习,确保信息不被误读。为了完整呈现 "5 分钟补能 500 公里 " 的 5C 超充效果,试驾排车甚至要精确到每台车的剩余续航里程。这种程度的细致,在过去理想的新车发布中并不多见。

这些细节在过去理想的新品发布中并不多见,但眼下的市场环境已完全不同。新能源车赛道卷入价格战、资源战、舆论战,行业内配置和价格的狂轰滥炸一波接一波,营销声量此起彼伏。理想汽车曾凭借精准的产品定位和极具锋芒的营销打法迅速崛起,如今却要在极端化竞争中不断拆解自身节奏,用尽力气去放大自己的价值。过度内卷、同质化严重的竞争,让李想和理想汽车也在夹缝中寻找呼吸的空间。

MEGA既是梦也是痛

相信很多人都在 i8 上看到了 MEGA 的影子,就连李想本人也在现场说,"i8 是能越野的小 MEGA",可能按照李想本人之前的性格,他大概率不会这么解读自己的产品,可能会用 " 新物种 " 强硬的拆解掉所有外界想打上的标签,这一刻,感觉李想真的变了。

MEGA 是李想心里的 " 梦 ",他想用 MPV 开创新品类,给家庭用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移动的家」。可现实是残酷的,MPV 市场早已被彻底世俗化和价格化,用户对新品类的接受度极低。

MEGA 上市后,极具争议的造型成为舆论口实,网络上的负面评论接连不断,销量也远未达成预期。李想后来把这称为 " 汽车史上最大的一次抹黑 ",那一刻,他才真切感受到理想主义要付出的代价,梦也会变成痛。

过去理想汽车推出产品总能快速迭代,抓住市场窗口期迅速起量,但 MEGA 的试错周期拉得太长,长到外界开始质疑理想是不是失去了速度,甚至李想自己都能感受到市场情绪的焦灼。

这一等,就是一年半。其实很久之前,i8 的伪装车就已经出现在理想总部附近的公开道路上,却始终没有正式发布。可能是 MEGA 的阴影让理想不敢再激进,产品定义、设计决策、发布时间……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李想知道,任何一点差池都可能再度引发舆论反噬,这种持续的高压状态,把他个人理想主义与现实妥协之间的矛盾放大到了极致。

为了 i8 上市,李想不得不做出一些从前不会做的事。比如开通抖音账号,拍摄短视频亲自下场为产品造势,甚至主动解释此前的 " 发脾气事件 ",用轻松的语气去化解外界的误解。这是一个更低姿态的 " 新 " 李想,也是在 MEGA 失利后,重新学会与公众沟通的李想。

勇敢的 i8 和不被理解的李想

李想在 MEGA 的失利事后的复盘中坦言:" 现阶段销售中高端纯电 SUV,足够多的自营超充桩是必要条件,我们认为,当自营的超充桩数量达到和特斯拉中国相近的数量时,才是产品推向市场的合适时机。"

于是,在 i8 筹备期,理想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几乎重构了一整套基础设施。20 亿元重做造型开模;自营超充桩数量则快速追赶特斯拉中国的水平,全国建成 3000 座超充站、16000 根超充桩,覆盖 256 个城市,高速公路平均 150 公里一站,城市一二线区域平均 3 公里半径可达,确保每个用户都能够用上到 "5 分钟 500 公里 " 的 5C 超充能力。

即便如此,i8 上市后还是被外界快速贴上标签。外观变化不大、内饰延续 Mega 设计被解读为 " 降本、保守 ",定位六座纯电 SUV 也让市场难以精准理解它的边界,认为它模糊品类。可见,市场依然希望它「标准化」,但李想仍在坚持做「理想型」的产品。

事实上,i8 的真实产品力远比外界看到的更完整。它是一台六个独立座椅的纯电 SUV,第二排零重力座椅可以完全放平,第三排高度、坐垫长度、宽度媲美顶级 MPV,这意味着一家六口长途旅行,每个人都有独立的舒适空间。0.218cd 的超低风阻系数、49500 牛 · 米车身刚度和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全铝悬挂,保证了它在 130 公里 / 小时高速紧急避让时的稳定性,哪怕后备箱装满行李,依然能稳稳地过弯。

即使是在越野场景下,双腔空悬可以调节四档高度,离地间隙最高 20 厘米,这些能力放在城市路况几乎用不上,但李想还是要做到,因为他依然想让 i8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物种,能够兼顾轿车的操控性、MPV 的舒适性和 SUV 的通过性。

这种坚持是不被大多数人理解的,正如过去 MEGA 曾被质疑过于激进,如今的 i8 却因为 " 不够锋利 " 而被误读成 " 妥协 "。可在李想看来,产品力必须更加扎实,基础设施必须更加完善,才能承担起 " 新物种 " 的梦想。

少数还在为" 梦想 " 努力的人

从外界看,i8 或许不够张扬,但对理想来说,i8 很勇敢却很孤独,因为这是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之间小心平衡的结果。外界更关注的是短期销量和价格体系,市场同质化严重,其他车企打大 6 座 SUV、疯狂卷价格战,几乎没有人愿意给一个新物种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新能源有两条路线,纯电注定是一条孤独寂寞的。过去李斌在走,现在李想也加入了。纯电是一条重资产且必须和社会体系高度融合的路。增程太拥挤了,几乎所有玩家都挤在同一条跑道上。李想大举纯电,他依旧是一个孤独的独立思考者。这也是为什么这次的李想 " 学乖了、变乖了 ",在 i8 的发布上尽可能让产品基础更加扎实。

从 i8 上能看到坚持用户价值优先于市场迎合,依然是理想汽车独立价值的体现,也是李想坚持梦想的底色。可这样的坚持,在行业的周期和残酷竞争面前,注定是一份孤独。

李想的挚友茅侃侃在《在那西天取经的路上》中曾描述:" 人生就是一条西天取真经的漫漫长路,自以为是那孙悟空,却发现这个世界不是西游记。" 他用自己的创业经历诠释了成功与失败,他说," 每一个创业者其实都是英雄,无论成败。"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往往只看到成功者的光环,甚至将其神话,仿佛不如此就无法接受平凡的底色。但在茅侃侃看来,平常人、平凡的努力,本身就是最珍贵的存在。

所以,心疼现在的李想,他像极了走出花果山的齐天大圣,开始为了取得真经,控制性格,和各路神仙学会相处,和各路妖魔学会斗争,也要和师父、师弟甚至和自己学会和解。在这条取经的纯电造车路上,李想愿意花 20 亿元重新开模、建 3000 座超充站、挑战品类定义,但是在当下的市场环境里,这些努力很容易被误读,也很容易被短期的节奏裹挟,就像那条取经路,和花果山过去的美相比,李想要走的这段路确实很辛苦。

对逐梦者来说,过去的美只属于过去。问界 M9 和 M8 以及刚刚公布外观的问界 M7,把六座 SUV 增程市场几乎卷到极限,起售价一次次下探,配置一再堆料。乐道 L90 直接用 27.99 万元的预售价打进同级市场,还叠加换电方案,把门槛拉到 20 万元以内。深蓝 S09、银河 M9、传祺向往 S9 等对手同时挤进来,让本就拥挤的细分市场变得水泄不通。

但未来并非没有机会,汽车产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价值和创新从来不会被永久忽视。理想汽车代表了一类还愿意为梦想和长线价值投入的人,他们在现阶段的孤独,恰恰是未来可能重回舞台中央的种子。

李想的坚持,或许今天很难被理解,但这正是理想汽车与其他竞争者最大的不同。当大多数企业用更快的价格和产品节奏满足眼前的市场需求时,理想汽车在尝试做一个真正的新物种,把「移动的家」梦想变成现实。

世上本无取经路,但总有被世人记住的孙悟空。其实西游记就是梦,取经路就是痛。有时候梦和痛就是一体的,MEGA 让李想明白了痛,i8 让他明白了梦更需要耐心。

—— END ——

目前已入驻平台

新浪财经|富途牛牛|同花顺|东方财富|雪球

凤凰|腾讯|搜狐|网易|易车|知乎|百家号

商务合作

  邮箱   | wzhauto2023@163.com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汽车十三行所有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李想 小米 mpv 续航里程 suv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