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公社 07-31
P7的“新驾趣”,藏着广汽本田的韧性密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导语

Introduction

  广汽本田智电变革战略深化落地的全新篇章。

" 驾趣至上 ",是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的造车圭臬,也是本田深入骨髓的核心价值观。在本田品牌成立七十余年后,广汽本田 P7 以颠覆者之姿,掀起智电时代的 " 新驾趣 " 革命。

这是一场驾驶本质的回归,以驾控哲学和机械素质的完美融合,广汽本田凭借 " 快与慢 "、" 承与合 " 的平衡智慧,让 " 人车合一 " 的操控乐趣有了新时代的注解,同时也向行业展示了合资车企电动化转型的另一种可能。

以 " 智能化 " 为支点,这也是广汽本田价值坐标系的一次重塑:坐标系的一端,指向核心技术调校和机械素质的长期主义,另一端则指向 " 车随心动 " 的操控创新,两者共同构筑了广汽本田电动化时代的差异化竞争壁垒。

P7 不仅是台 " 本田味 " 十足的电动新作,更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广汽本田的开拓精神和转型智慧。新驾趣,新定位,新的差异化竞争壁垒,面对行业和市场的变化,广汽本田的战略定力和体系韧性,从中可窥一二。

回顾七十余年的品牌历史,本田潮头逐浪,凭借 " 经典 " 与 " 先锋 " 的完美融合,走过一轮又一轮的行业周期,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争先破局之路——其底气,来自数十年的技术积累、精湛工艺和品质坚守,也来自不断迭代的用户思维和服务创新。

" 承 " 与 " 合 ":重塑电动化体验

P7 是广汽本田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之作,汇聚了本田最先进的纯电动力科技和最豪华的智能化配置。诞生于中国车市最为内卷、竞争最为残酷的特殊时期,其意义不仅在于填补产品矩阵的空白,同时也拉开了广汽本田智电变革战略深化落地的全新篇章。

" 没有六十年,不要谈好驾趣。"

在 P7 技术体验日,广汽本田在发布会上多次强调这一造车理念。短短一句话,彰显了广汽本田对新车竞争力的高度自信,同时也凸显了广汽本田持续进化的价值观和产品态度。毋庸讳言,在 " 好驾趣 " 方面,广汽本田已在操控与舒适、智能与机械、性能与安全之间找到纯电用车的黄金结合点。

这是 " 承 " 与 " 合 " 的智慧。

从燃油经典到智电先锋的跃迁,广汽本田懂得 " 传承 " 与 " 融合 ",保持本田传统造车精髓、呈现卓越机械素质的同时,优势基因在转型中进化与创新,从中国用户的用车需求出发,为中国用户解决新时代的用车痛点。

提到 " 传承 ",绕不开 P7 传承的一如既往的优秀机械素质。新车基于云驰智能高效纯电架构打造," 云 " 代表智能与新科技," 驰 " 是强劲性能与灵活操控的象征,广汽本田以云驰架构的命名,让智能科技赋能升级驾趣,让整车兼备科技与动感。

新架构延续了本田运动调校造诣,具备高刚性、低重心、轻量化等特性,高强度钢占比高达 68%,热成型钢占比 25%,扭转刚性达超 4 万牛 · 米 / 度,曾荣获 2024 年 CCB 中国十佳车身。

前后 50:50 的黄金重量配比,配有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赋予操控与驾趣更多可能;搭载 ADS 全时自适应电磁减震系统,能够根据路况实时调整悬架软硬度 , 精准区分不同类型的路面振动,过滤掉不必要的细碎振动。

一言以蔽之,机械逻辑是 " 新驾趣 " 的兜底,为 P7 重塑电动化体验提供了最扎实的根基。

除了 " 传承 ",还有 " 融合 "。

业界众所周知,驾趣是汽车的灵魂,也是最难的工艺,往往需要数十年的调校经验及精湛工艺才能实现。广汽本田 P7 不仅拥有卓越的机械素质,它还让机械素质与用户体验精准契合,与智能科技深度融合,每一个精益求精的细节,我们都能感受到广汽本田的纯电 " 家底 " 有多厚。

伴随着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的正式落成,广汽本田给整车制造注入了 " 数智 · 零碳 " 基因,同时也为传承的机械素质 " 赋能 "。新工厂总投资 35 亿元,年产能 12 万辆,通过四大车间的深度智能化改造,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制造标准,成为合资车企新能源转型的标杆案例。

全球的优质供应商,也在为卓越的整车素质保驾护航。据悉,广汽本田已经和博世、松下、宁德时代以及科大讯飞等供应商携手,为 P7 提供核心技术支撑,P7 的电池采用宁德时代和本田定制的 90 度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续航能力出色,电池包采用 12000 吨一体化压铸全铝外壳,确保碰撞安全性。

依托广汽本田从研发到量产的完整验证体系,P7 在研发过程中经过 150 多万公里的极端环境测试,量产车型也须经过 400 余项出厂检测。

" 快 " 与 " 慢 ":穿越周期的韧性密码

因势而变,顺势而为。

过去七十余年的时间里,本田凭借硬核技术与战略韧性穿越周期,展现了全球汽车领军企业的体系能力。近年来,中国车市进入深度调整期,电动化、价格战、消费需求多元化等因素不断考验车企的战略定力,广汽本田以更强的市场韧性穿越行业风暴,以 P7 为拐点,开启了新一轮的增长曲线。

一方面,广汽本田深谙 " 快 " 的智慧,产品设计上精准解决用户痛点,且能在智能化和新能源时代与时俱进。

在消费者普遍关注的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广汽本田 P7 以驾驶者为第一考量进行逻辑设计,搭载云驰智驾辅助系统,能够实现 L2 级的智能辅助驾驶水平,具备高速领航辅助、智能泊车辅助、碰撞缓解等功能。

广汽本田 P7 搭载的云驰智能座舱,通过 12.8 英寸和 10.25 英寸瀑布式防眩目触控液晶屏高清双屏交互、Honda Connect4.0 智能 AI 语音助手以及车机互联等,提供更安全、便捷、人性化的智能出行新体验。

另一方面,广汽本田也在践行 " 慢 " 的智慧,体系层面积淀、工艺的完善和安全理念的坚定,厚积薄发,以电池安全、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三道防护,打造越级安全实力,重新定义了豪华纯电 SUV 的新标准。

在电动汽车安全最核心的 " 三电 " 领域为例,P7 搭载宁德时代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从低温适应性、结构防护和电气安全管理三个方面,打造了行业领先的电池安全解决方案。

实现 650KM 长续航的同时,P7 通过高性能智控 IPU、智能热管理技术,采用 12000 吨一体化压铸铝铸造工艺、本田专利的电池模组保护结构、电池盖板高阻燃、高隔热材料、一体化集成水冷流道设计等,打造电池高安全品质。此外,P7 电池系统采用国家标准 60 倍以上的碰撞安全保护设计,当车辆发生碰撞气囊弹开后 1 秒内,即可切断电池电流,最大程度保护车主安全。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小华曾表示,整整 4 年研发周期,累计测试验证 402 台整车和白车身,超 150 万公里实测里程等实打实的投入,广汽本田 P7 打破了行业平均开发周期的惯性节奏,只为实现 " 出厂即顶格标准 " 的目标。

这句话,凸显了广汽本田对高品质的追求,亦是 " 快 " 与 " 慢 " 战略智慧的精炼总结。当车市竞争已进入 " 马拉松 " 式的新阶段,如何考量 " 快 " 与 " 慢 " 的权衡,如何处理 " 承 " 与 " 合 " 的关系,不仅关乎领导班子的战略眼光,也关乎广汽本田的体系韧性建设。

P7 坚守驾驶本真,打破了豪华、智能与操控无法兼顾的 " 不可能三角 ",不仅完美承袭了本田品牌七十余年的运动基因,还用令人惊叹的机械素质向市场证明——

电动车同样可以拥有有趣的驾驶灵魂。伴随着企业转型升级的深入,广汽本田机械素质构筑的竞争壁垒,还将继续影响更多的明星产品和热销车型。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广汽本田 本田 破局 创始人 合资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