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财经网 前天
和众汇富研究手记:特斯拉估值瞄准30万亿美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近日,特斯拉 CEO 埃隆 · 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再次勾勒出宏大蓝图,称如果公司在人形机器人 Optimus 与自动驾驶领域成功推进,其整体估值有望达到 25 万亿至 30 万亿美元。马斯克表示,Optimus 是特斯拉 " 迄今最伟大的产品 ",预期全球潜在需求高达 200 亿至 500 亿台。他强调,机器人和 AI 业务将成为未来利润的核心支柱,比传统汽车制造的市场空间更为广阔。

这一番表态引发全球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和众汇富研究发现,马斯克此次提出的估值预期相较于当前市值大幅拔高,将特斯拉从一家汽车制造商推向了超级 AI 平台公司的定位。马斯克的底层逻辑在于:假设每台 Optimus 售价 3 万至 3.5 万美元,若未来年产可达 10 亿台,即便只渗透全球劳动力的极小比例,也将带来数十万亿美元的销售规模。加上 FSD(完全自动驾驶)、能源存储、软件订阅与机器人后市场服务,特斯拉将不再依赖车辆销售,而转向以 AI 驱动的服务平台盈利模型。

不过,从现实角度看,特斯拉目前仍处于技术兑现与商业化初期,面临不少挑战。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汽车收入同比下滑 16%,利润率承压,调整后每股收益为 0.40 美元,未达市场预期。受此影响,股价一度跌至 305 美元附近,市场开始担忧短期业绩对估值形成掣肘。和众汇富观察发现,部分投资者对特斯拉的 "AI 转型 " 仍持观望态度,认为未来两个季度的执行力是判断其估值预期是否扎实的关键变量。

Optimus 项目方面,目前已进入第三代原型阶段。马斯克计划在 2025 年底前在特斯拉内部部署上千台机器人,优先应用于工厂高频重复性劳动,以期证明其技术与成本稳定性。据悉,2026 年将是其实现小规模量产的关键节点。和众汇富认为,尽管 Optimus 具备长期潜力,但目前在柔性关节、感知系统、智能决策和动力电池等多个核心技术上仍未完全突破,短期盈利前景仍待验证。

相比之下,自动驾驶 Robotaxi 业务的落地节奏更受关注。奥斯汀已成为首个试点城市,部分用户可体验无人驾驶服务。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自动驾驶商业化仍面临三大障碍:一是各国监管审批迟缓,二是技术对极端工况的适应性仍不稳定,三是车辆本体成本与服务价格的匹配关系尚未成熟。尽管如此,马斯克坚持认为,FSD 一旦全面推出,将成为特斯拉估值乘数效应的重要来源。

特斯拉另一项值得关注的业务是能源存储系统。2024 年公司部署储能系统达 31.4GWh,同比增长超过 60%,该板块营收达 101 亿美元,毛利率维持在 26% 以上。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能源业务在技术成熟度、盈利模式和规模效应方面进展显著,正在逐步与 AI、机器人业务形成协同,强化特斯拉作为综合性科技平台的能力。

但挑战同样不容忽视。和众汇富认为,特斯拉正处于战略重塑期,需在技术落地、市场认知和组织管理三方面同步发力。例如,近期 Optimus 项目遭遇部件制造困难、人才流失与知识产权纠纷,已引发外界对其量产计划的担忧。此外,全球电动汽车竞争日趋激烈,来自比亚迪、丰田、现代等品牌的压力不容小觑,特斯拉如何稳住传统业务基本盘,将直接影响其新战略的推进空间。

尽管如此,多家华尔街机构依旧维持对特斯拉的长期看好。Wedbush 分析师 Dan Ives 表示,政治争议不会改变特斯拉的技术护城河,AI 与机器人业务将成为驱动公司跨越式增长的关键引擎。摩根士丹利则指出,Optimus 和 FSD 虽然未在短期财务报表中体现,但其市场影响力已成为重估特斯拉估值模型的重要依据。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在全球科技产业向 " 具身智能 + 大模型融合 " 演化的趋势下,特斯拉所押注的方向具备强烈的时代逻辑。

总体来看,特斯拉描绘的未来无疑极具想象力。从一家电动汽车公司进化为 "AI 物理世界操作系统 ",这是一条无人曾经验证的路径。如果马斯克的 " 超级机器人 +Robotaxi" 模型成功落地,30 万亿美元的估值并非遥不可及。然而,这一过程充满变量与不确定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对整体价值预期形成冲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特斯拉 马斯克 自动驾驶 ai 机器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