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沣河畔,灼灼诗经里。以 " 今夜星光 " 为主题的陕西省作家、诗人、西咸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正善诗集《星星夜的眼》诗歌诵读分享会,7 月 30 日傍晚在西咸新区诗经里景区举办。
分享会现场
在专家对谈环节,陕西省作协原党组书记、文化学者雷涛,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南生桥,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会长、诗人杨莹,唐诗之旅组委会主任、长安区名誉主席、诗人王渊平上台,从李正善的诗集《星星夜的眼》说起,就文学创作的相关话题与作家诗人们进行了交流。
雷涛说道:" 李正善诗集《星星夜的眼》我认真读了,对我来说有三点感受:第一点,这些诗歌是从他内心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感情消息,很真实真切。这也构成了贯穿这部诗集的生命线。四个章节‘心曲、心语、心思、心田’,都是从内心娓娓道来,是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反映了人性的本真。第二点感受,隐喻的使用,是一般诗歌特别是朦胧诗常用的手法,在八九十年代对于中国诗坛的影响是很大的。正善的诗的特点,有大部分也可以说在向朦胧诗靠拢。第三点感觉,就是无论小说、诗歌还是散文,在陕西作家中大都是以农耕文明为主题的。近几年,一批年轻的作家正在从农耕文明向城市文明的领域转换,跟上时代的步伐。从年龄上讲,正善属于陕西作家的中坚力量,希望能够有更大的文学成就。"
南生桥分享说:"《星星夜的眼》的情感思想呈梯级分布,四辑诗篇由爱情的缠绵,到儿童的真淳,再到公民的铮然有声,音调越来越高,响度越来越强,含金量越来越高,是小夜曲到金戈铁马的完型。一言以蔽之,心声而已矣。不同的读者各取所需,所谓‘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词,吟讽者衔其山川,童梦者拾其香草。’滋润心田,快慰人生。"
杨莹说:" 李正善的诗歌里透射出他的率真和稚气。他的诗短小、直白,没有很大的意象,没有把意象写得很深,没有华丽的词汇,就像他的生活,像他的诗意,让人读着一点也不累,感觉很轻松、很舒服。他对于自己的生活,随意写出来就很惬意。我觉得真是诗如其人,他避开了刻意地堆砌意象。他不像许多人没有内容非要造诗,他的诗很好懂,适合于传播。他几乎所有的诗歌就是对于自己生活的自由率真的描写,看似随意简单,实则读之有味。"
王渊平说道:" 李正善几十年的新闻生涯,以及自己的田园生活,包括长安人的特色,就是勾连了历史上的文脉。作为一个写作者来说,他的诗就像他的名字,就是正和善。无论是《诗经》还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就是‘思无邪’,这就是他的诗的总体特点。无论是他的诗歌还是散文,都带有他的气质,都在诗歌中反映出来,那就是满腔正气,以正直的视觉看待人生。"
与会嘉宾还就李正善未来的诗歌创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希望他今后的诗歌创作中,在意境打造、文字推敲、语言锤炼等方面,不断地提高和进步,写出更多更好的诗篇。
李正善对于各位与会嘉宾冒着酷暑到来表示诚挚的谢意,他说今天的这场分享会,对于自己来说就是补上了一堂高水平的文学课。
" 我的文学观就是既要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更要写‘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当然,文学与新闻是两个既有相似又有不同的赛道,既然是文学创作,从文学的专业审美的要求来说,就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创作水平。今天专家老师们的建议,对于我自己来说无疑是难得的瑰宝,是很重要的一堂文学课。我一定要好好珍惜,仔细体味和琢磨消化,并将老师们的高见融汇于今后的文学创作当中。我也希望能够以此为契机,能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歌作品。" 李正善说道。
在分享会上,长安区作协青年作家、诗人孙小群弹奏的古琴名曲《平沙落雁》和吹奏的埙曲《空山静》婉转动听,为活动增添了无限诗意。诵读环节,西咸新区作家陈芳、魏晓英和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朱子彤、郭秋宇,西安市第八十九中高二年级的杨蕊帆、陕西科技大学附中的李艳妮同学,以及来自西安市高新第四小学二年级 8 岁的诵读爱好者曹镱馨同学,分别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收录于李正善诗集中《绿马》《长安的地铁》《我不想叫你的名字》《星星夜的眼》《田园》《祝愿》《马屁精》等诗歌,赢得参会者的阵阵掌声。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咸新区作家协会主席、西咸新区微短剧影视创作基地主任王海对于分享会进行了总结发言:" 刚才听了四位专家的论坛,你们以少有的激情,不仅是对李正善作品的点评,更是对西咸作家的真爱,对依然坚守在这片土地上创作的作家的鼓励和支持。特别朗诵者的朗诵,声情并茂,彰显了诗歌的魅力,使在场的朋友,更好地品读出正善诗作的内涵,我们不得不承认,《星星夜的眼》是一部值得批评家关注的作品。正善还年轻,他的文学道路还很长。几十年来,他以媒体人的视角,观察社会,洞视人生,热爱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勤奋地耕耘在这片黄土地上,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
会后大家参观欣赏了诗经里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千灯会。
来源 / 国际在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