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技 07-31
奇葩!用户“抢手机跑路”只为解锁BL,小米不再“为发烧而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为雷科技编辑,看过数码圈无数奇闻趣事,即便如此,我也很少用 " 荒诞 " 来形容一件事,但最近手机圈的一条新闻,让我思来想去,好像只有 " 荒诞 " 能形容。

近期,有用户为了解锁 Bootloader,发明了所谓的「降级跑路法」,大概操作就是前往小米售后申请系统降级,趁工程师解除 Bootloader 锁后,抢夺手机逃离现场。

  图源:酷安

所谓 Bootloader 锁,如同手机系统的 " 大门钥匙 ",解锁之后不仅可以降级,还能 ROOT 甚至刷第三方 ROM,以及一些其他修改系统底层的操作。而锁定后用户则无法自由刷机或降级,彻底失去对底层系统的控制权。

之所以出现「降级跑路法」这种情况,核心原因是小米对解锁 Bootloader 的要求极其苛刻,用户只能通过这种极端方式,绕开官方设置的解锁门槛,以获取对手机底层系统的控制权,

这种荒诞行为背后,折射出小米与昔日发烧友用户的彻底 " 决裂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场 " 荒诞剧 " 的上演?

在酷安上,关于 " 小米解锁 Bootloader" 的热度达到了 267.3 万,引发了 2 万次讨论,这在属于 " 小众 " 的玩机圈中,已经算热度很高的话题,其中相关帖子更是达到了千次回复,这背后,是用户用脚投票的愤怒。

图源:酷安  

用户对 Bootloader 解锁权限的强烈需求,这与小米品牌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情感根源。回溯小米的发展历程,其起点正是为其他品牌手机深度适配定制化的 MIUI 系统。这种模式迅速聚集了大量的技术爱好者和开发者。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小米不仅允许用户解锁 Bootloader 刷机,甚至主动开源了 PatchROM 项目,极大地方便了第三方开发者为小米设备制作和适配自定义 ROM,形成了一个活跃而开放的开发者生态。

这种开放姿态,成为小米早期吸引 " 发烧友 " 用户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雷军也曾在公开场合明确承诺:" 小米品牌的手机永远可以解锁刷机。"这句承诺被许多技术爱好者视为品牌的核心价值之一,是他们选择并忠于小米的重要理由,代表着用户对设备拥有最终控制权的期待。

然而,当小米的操作系统从 MIUI 全面转向自研的澎湃 OS 后,大量用户反映,澎湃 OS 在稳定性、流畅度、广告体验或功能细节上未能达到预期,存在诸如 " 系统臃肿 "、" 广告过多 "、" 影响使用的 Bug" 等评价。

对于这部分追求更纯净系统、更高自由度或特定功能优化体验的用户来说,官方提供的系统版本无法满足需求。通过解锁 Bootloader 刷入第三方 ROM(如类原生 Android 系统)或者回退到体验更佳的旧版 MIUI,成为他们 " 自力更生 "、获得理想体验的主要途径。

然而,解锁 Bootloader,在如今的澎湃 OS 体系下," 难如登天 "。

除了答题外,还有诸多限制,比如:近 180 天在小米社区有无违规记录;是否有使用脚本或其他不当手段在小米社区获取成长值的行为;是否有与 BootLoader 解锁相关的投诉;在申请全程各环节是否是使用同一设备;答题或报名过程中有无违规行为;填写的申请理由是否符合项目申请要求,比如 AI 生成内容等等。

解锁条件很苛刻,以至于在淘宝跟闲鱼上诞生了一条 " 解锁产业链 ",最高甚至有 8000+ 付款。

  图源:闲鱼 / 淘宝 APP

在黑猫平台,有用户发起集体投诉,表示 " 雷军曾承诺可刷第三方系统,如今却食言 ",剥夺了用户对手机的控制权,严重侵害用户的合法权益。

  图源:黑猫平台

需要注意的是,厂商通常会在用户协议中保留系统修改权限,法律上 " 完全控制权 " 并非用户天然权利。

不管怎样,那些因 " 为发烧而生 " 与小米站在一起的用户,如今站在了小米的对立面。

虽然从字面意义上,小米并未完全关闭解锁通道,但这套复杂的流程无疑让雷军当初 " 永远可以解锁刷机 " 的承诺在可执行性上大打折扣,导致了用户的不满和 " 降级跑路法 " 这种极端规避行为的出现。

从小米品牌方的立场来看,收紧 Bootloader 解锁权限有其自身的商业逻辑和现实考量。

最核心的因素是安全。锁定 Bootloader 是防止恶意软件获取系统最高权限、保护用户敏感数据和支付安全的关键防线。

随着小米用户群体的急剧扩大,其中包含了大量非技术背景的普通消费者。对这部分用户而言,官方统一管控的系统环境能显著降低因误操作或刷入不兼容 / 恶意 ROM 导致设备变砖、数据丢失或遭受安全攻击的风险。

此外,澎湃 OS 作为小米构建未来 " 人车家全生态 " 战略的核心载体,其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体验的一致性,也需要通过限制非官方的系统修改来保障。统一推送更新、控制广告策略等商业行为,在锁定的系统环境下也更容易实施。

从 24 年财报来看,小米 " 互联网服务 " 毛利最高,约 26 亿,超越智能手机、IoT 和其他相关业务,毛利率更是高达 76.6%,相比之下,智能手机的毛利率只有 12.6%。" 服务比硬件更赚钱 ",确实不是说说而已。

  图源:小米财报

这个所谓的 " 互联网服务 ",大头就是广告收入,比如开屏广告、APP 预装、游戏分发及一些境外服务,支撑这一收入的,就是澎湃 OS。

用户解锁 Bootloader,有四大动机:关广告、ROOT、降级、刷第三方 ROM。除了降级外,不管是哪个动机,都会影响到 " 互联网服务 " 这个现金奶牛。

最后,小米收紧权限,还有一点是为了拿回系统底层的控制权,此前小米 11 烧 WiFi 事件中,小米官方提供换货服务,于是便有不少小米 11 机主通过 ROOT 修改系统权限,将 CPU 频率拉满导致 " 手动 " 烧 WiFi 骗换货的情况,这迫使小米在‘用户自由’与‘风险管控’间做出抉择。

无独有偶,小米之后,据 Sammyguru 报道,三星最新发布的 One UI 8 系统已经移除了解锁 Bootloader 的功能。这进一步印证了:当智能手机品牌转向服务更广阔的大众市场时,为了保障安全性、稳定性和商业利益,逐步收回系统底层的控制权,走向更封闭的生态,似乎成为一种普遍的选择。

历史上有太多这种起初通过开放生态吸引用户,做大了之后搞封闭的事情,小米只是做了一个最符合自己当下利益的选择,这在企业角度来说没有错。

当然,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出现 " 降级跑路法 " 这种情况能理解,但不提倡。

" 降级跑路法 " 作为用户在政策高压下的一种铤而走险的应对方式,本身蕴含着不可忽视的风险。在官方解锁或降级流程中强行中断并夺走设备,极易导致操作过程被破坏,从而引发设备无法正常启动的严重后果,俗称 " 变砖 "。

如果用户寻求淘宝等非官方的解锁渠道,则可能面临设备被植入后门程序、感染恶意软件或失去官方保修服务的风险。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模仿此类行为,最终承担设备损坏或安全威胁后果的将是用户自身。

此次风波的核心,在于小米如何在保障设备安全、系统稳定及商业诉求的同时,回应其核心用户群体对开放性和设备自主权的历史期待。

对于小米而言,可能需要探索更精细化的管理策略。例如,考虑为真正具备技术能力、有明确需求的资深用户群体,如开发者、极客等建立一套更清晰、更便捷的解锁通道,满足其合理需求。

更为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持续投入优化澎湃 OS 的基础体验,切实提升系统的流畅度、稳定性,减少内置广告的侵扰,修复影响体验的 Bug。只有当官方系统能够提供足够优秀、能满足大部分用户核心需求的体验时,用户主动寻求解锁刷机的动力才会自然减弱。

此外,小米在调整涉及核心用户利益的政策时,如能进行更充分、透明的沟通,解释政策变化的原因、目标以及对不同用户群体的影响,也有助于缓解误解和抵触情绪。

小米用户采用 " 降级跑路法 " 这一现象,本质上是一场双输的博弈。用户以高风险行为对抗政策限制,可能面临设备和个人信息的损失;小米则面临着 " 为发烧而生 " 和开放承诺的质疑。

这件事表面上是关于 Bootloader 锁的争论,实际上是关于一个品牌在从小众走向大众、从开放走向可控的转型过程中,如何平衡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坚守品牌初心与适应商业法则的深刻命题。

能否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将是小米维系其核心用户群体信任,并实现其 " 人车家 " 生态愿景的关键考验之一。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小米 miui 雷军 开源 工程师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