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韬略 昨天
2025,钢琴市场崩盘之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2024 年,中国超 7000 家琴行倒闭,钢琴年销量断崖式下跌至 19 万台,相比高峰期直接腰斩。

进入 2025 年,行业透出更多寒意。

第一季度,国内仅有的两家钢琴上市公司业绩双双暴雷:海伦钢琴净亏损 968.48 万元,同比下滑 154.56%,珠江钢琴亏损达 5168.47 万元,同比下降 162.52%。

" 去年是崩盘,今年是清盘。" 北京一琴行老板无奈表示:" 今年很多琴行都开始亏本清仓了,原价 5 万元的钢琴,现在 5000 都没人要。"

钢琴产业的这场巨震,不仅重创从业者,更让无数琴童家庭的音乐梦想破碎。

" 为了我学钢琴,父母前后花了大几十万,毕业出来机构只给我 3000 元底薪、课时费提成 35%,还经常招不到学生,这太讽刺了。"2025 年 6 月,刚从广东某音乐学院毕业的郑女士,如此表达对就业现状的愤懑与迷茫。

90 年代末,素质教育推行,很多地方开始将乐器等级证书纳入中考加分范围,无数家长因此看到升学的 " 捷径 "。

如果说加分政策是钢琴热的 " 里子 ",钢琴所代表的上流家庭的文化光环则是 " 面子 ",功利需求与身份象征的完美结合,让钢琴产业迎来爆发增长。

以郑女士为例,在当年钢琴热的风潮下,郑爸爸为她花费近 6 万元购买钢琴,一对一钢琴课需要 700 元 / 节,加上小三门的课时费等,全家每年在钢琴学习上的支出高达数万元。

更极端的是詹同学,一个来自工薪家庭、自身条件一般的男孩,父母不惜卖房送他参加北京名师特训,只为一张音乐学院的入场券。

在钢琴热的时期里," 每个孩子都该学钢琴 " 成为全民信仰,据《经济学人》统计,巅峰期中国有超 4000 万的琴童,占全球 80%,相当于整个加拿大的人口规模。

井喷的需求释放出巨大的红利,众多的钢琴培训机构在其中赚得盆满钵满,钢琴老师成为当年最滋润的职业之一。

2000 年,贵州县城的陈老师在当地开办了个人钢琴工作室,每节课收费 100 元,她还与琴行合作销售钢琴,靠着多年累积,最终她在上海杨浦区给女儿买了房,成了当地人闲谈时的羡慕对象。

陈老师所深耕的还只是人口不足 30 万的县城市场,若换作一二线城市知名音乐学院教授的培训班,课时费可轻松达到千元。

音乐行业存在一个心照不宣的规则:专业老师是谁,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上限。为此,许多考生在报考前,会不惜重金去 " 跑课 ",即寻找目标学院的老师一对一上课。当然," 投名状 " 的价格不低,主课一般都是 1000-3000 元 / 节不等,还常有加课的情况。

圈里有些老师,还会给其他老师打招呼:" 这是我的学生。" 短短 6 个字,就是求学路上的通行证。

而在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中,仅 15% 能跻身专业乐团,约 60% 最终会成为培训机构老师,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正是下一代父母为之买单的学费。

这就进入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循环:音乐生毕业→创办培训班→培养新考生→考生再成为培训班老师。" 钢琴热 " 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商业闭环,宛如一场击鼓传花的 " 游戏 "。

维系这个循环的关键是家长群体,只要他们始终认可这笔投资的性价比,繁荣就不会终结。

火爆的钢琴市场,让上游的钢琴厂家同样获利颇丰。

2012 年 5 月 30 日,国资背景的珠江钢琴率先上市,当年产销突破 13 万架,全球市场占有率超 25%。短短 20 天之后,浙江宁波的海伦钢琴也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 " 中国民营钢琴企业第一股 "。

支撑两大龙头企业的,是中国完善的钢琴产业链。在浙江湖州、湖北宜昌等地,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钢琴产业集群,带动了数万人就业。仅湖州洛舍镇一地就有钢琴相关企业 114 家,从业人员约 4000 人,年产钢琴占全国总产量的七分之一。

2019 年,中国钢琴产业的繁荣达到顶点:年销量突破 40 万架(美国同期仅 3 万架),全产业链产值逼近 2000 亿元。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全球最大钢琴生产国和消费国。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 · 席勒在著作《非理性繁荣》中曾警示:市场的疯狂往往源于 " 叙事 " 的传播。人们被一个 " 好故事 " 吸引,并因此陷入集体非理性,但泡沫总会破裂。

当一架架钢琴进入寻常百姓家,培训机构遍地开花,琴童前仆后继从琴室走向社会,这场 " 非理性繁荣 " 能持续多久,取决于家长的教育观念何时改变。

2018 年,全国 31 个省份全面废止艺术考级、竞赛证书加分政策,这对钢琴行业无疑是个打击。然而真正的转折点,是就业市场的降温。

" 钢琴热 " 时期培养的大量音乐生涌入市场,钢琴教师岗逐渐供大于求。与此同时,新生儿数量持续下滑,学琴儿童逐年减少。供需关系的逆转直接稀释了从业者收入,许多音乐生陷入 " 毕业即失业 " 的困境。

海南师范大学张燚教授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2000 年初,钢琴专业本科生很容易在高校任职,现在即便是高水平的博士也很难入职。"

曾经的 " 捷径 " 变成了独木桥,并且上面还站着千军万马。家长们的态度也从追捧转为观望,这场持续多年的击鼓传花游戏,终于迎来终局。

2025 年,培训班招生愈发困难,有的机构老板雇了三个专业的招生团队,居然一个学生都没招到,这是从业多年来机构们第一次看到的景象,昔日高薪的钢琴老师们开始自嘲 " 脱下长衫 ",以求自救。

有不少机构试图降低学费、以价换量,却收效甚微。有的机构在转向老年市场后,又因客单价太低而难以为继,某机构负责人坦言:" 一般老年大学里钢琴课的市价是每人一年 380 元,实在没法教。"

2024 年,钢琴行业迎来寒冬,许多从业者尚存希望。到了 2025 年寒冬依旧,希望彻底沦为失望,这就引发钢琴教师的转行潮。

在这波浪潮中,不少从业者囿于单一的艺术教育背景,对其他行业知之甚少,再加上钢琴天然的表演属性,于是他们将自媒体视为首选赛道。少数 " 幸运儿 " 转型成功,单场直播收入就能超越过去整月教学所得,但绝大多数人最终黯然离场。

另一部分人则彻底跳出了艺术圈从零开始,有的寄希望于考编上岸,有的则投身保险销售等行业。

2025 年仅有 46.3% 的音乐专业从业者月薪超 6000 元,多数毕业生需要靠几份兼职才能维持生计,收入与当初高昂的教育投入不成正比,多年苦练付诸东流。

" 我放不下的不是钢琴这个专业,而是放不下当年父母投入的本钱和原本对这个行业的期望。" 这句话是很多音乐生的心声。

寒流也从下游培训机构迅速蔓延到上游钢琴厂商。2025 年 7 月 14 日,珠江钢琴发布公告称,预计 2025 年 1-6 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 1.21 亿至 1.57 亿元。

求生欲驱使厂商纷纷转型。珠江钢琴斥资 2 亿成立文旅子公司,布局文旅产业;湖州洛舍镇的 " 中国钢琴之乡 " 标语旁,随处可见 " 厂房招租 " 的告示,当地不少厂商已转型家具制造,钢琴厂老板的微信名也不得不加上 " 全屋定制 " 的标签。

从机构到工厂,整个产业链的萧条已成定局,行业上下也达成共识:2025 年,寒冬更加冷冽。

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一向被视为音乐教育市场的晴雨表,它的崩盘意味着整个市场后续的不乐观。如今,古筝、长笛、声乐等培训市场集体遇冷,2025 年艺考报名人数更是创下历史新低,首次跌破 100 万,就连央美等名校也面临招生人数未满的境况。

" 十年练习,百万投入,换来的只是一纸证书。" 一位上海家长的评论道出行业困局的核心," 当艺术教育异化为功利性投资,这场泡沫的破灭早已注定。"

等市场回归理性,艺术回归兴趣,这个行业或许才能找到新的出路。

钢琴市场回归理性并不意味着教育焦虑的终结。焦虑不会消失,它只是从艺术转向了另一条赛道。

随着钢琴热的消退,家长们将目光迅速转向编程、人工智能等领域。

2024 年 11 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明确鼓励将人工智能教育逐步纳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更是早已将编程纳入中考评价体系。

这些政策直接推动了少儿编程培训市场 40%-50% 的年增长率。2024 年该市场规模达到 488 亿元,预计 2027 年有望达 1400 亿元,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素质教育类目之一。

这样的爆发式增长也与就业市场的前沿变化息息相关,麦可思《2025 年版就业蓝皮书》显示,本科就业率最高的 " 绿牌专业 " 清一色是理工科,包括:微电子、电气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信息工程等;音乐表演专业则被列为 " 红牌专业 "。

鲜明的就业对比,使得家长们在社交平台热烈讨论着更具性价比的教育投资方案:

" 现在还学什么艺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是人工智能。"

" 我们停掉了所有兴趣班,专攻语数外主科,将来也是走理工科。"

今年 6 月份高考结束后,一位来自重点高中的杨老师观察到:"2025 这届毕业生填报志愿,10 个理工科 9 个要报人工智能。"

相较于艺术生就业的不确定性,理工科在如今这个时代就业前景更加明确。只不过,当钢琴被键盘取代,乐谱被代码更替,现下的 " 编程热 ""AI 热 " 是否会复刻 " 钢琴热 " 的剧情,只能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THE   END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衷心感谢您订阅《华商韬略》,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我们的最新推送,敬请星标华商韬略公众号,感谢支持,期待长久伴您同行。

华商韬略出品

主编:毕亚军  责编:周怡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图虫创意、东方 IC,未能核实版权归属的,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

华商韬略旗下公众号,欢迎关注

投稿、约稿、商务合作及建议

敬请联系:010-65580525

zy@hsmrt.com   周总监

"点赞" 是喜欢," 在看分享 " 是真爱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音乐 北京 就业 培训班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