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08-01
《新华每日电讯》关注贵阳:这场音乐会,一演就是88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8 月 1 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文章《这场音乐会,一演就是 88 年》,聚焦贵阳 " 筑光音乐会 " 到 " 路边音乐会 " 的故事。具体报道如下:

1937 年深秋的贵阳,空气里凝着湿冷的雾霭,却压不住路上翻涌的人潮。青石板路两侧挤满了人,一队青年从人潮中劈开一道波浪。他们高举 " 筑光音乐会 " 的白布横幅,以音乐的方式点燃了贵阳人民的抗日热情。一时间,《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云霄," 亡国奴当不得 " 的呐喊声穿透了山城的层层迷雾。

88 年后,在同一地点,吉他声起,年轻人唱着《黄河大合唱》的旋律。霓虹取代了煤油灯,直播手机高举如林," 风在吼,马在叫 " 的合唱声冲上夜空。

这场 88 年前开奏的音乐会,至今仍未止息。

抗战烽火中的音乐力量

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 " 筑 " 而闻名,故简称 " 筑 "。作为乐器的 " 筑 " 已失传,但这个形似琴、声悲亢而激越的乐器,却让贵阳这座城市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

乐器 " 筑 " 失传一千多年后,1937 年 4 月," 筑光音乐研究会 " 在贵阳成立。" 最开始,这只是一个由音乐爱好者自发组织的团体,以研究乐器、乐谱为主。" 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处长陈婧说。

彼时的 " 筑光音乐会 " 在贵州的四川会馆举办活动,自娱自乐。为了广泛开展抗日宣传工作,中共贵州省工委发动部分党员和进步学生约 50 人加入 " 筑光音乐会 ",由音乐教师常学镛担任艺术指导," 筑光音乐会 " 有了红色基因。

当年 " 筑光音乐会 " 的会员之一尹克恂在回忆录中介绍,常学镛毕业于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回到家乡后常给朋友谈论外地抗日救亡运动开展的情况,教唱一些新颖动人的抗日歌曲,受到同学好评。

进入筑光音乐会后,常学镛的第一个贡献,是教唱了两支极其简单、朴实而富有战斗性的轮唱歌曲:《打打打!打打打!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我爱真理!你爱真理!他爱真理!大家爱真理!》,这些歌曲奠定了 " 筑光 " 进行教唱活动的基础。

1937 年下半年,各地开展 " 九一八 " 六周年纪念活动," 筑光音乐会 " 积极准备,在活动期间用歌声激起了贵阳市民的抗战热情:《九一八》用悲壮的曲调叙述了被宰割受凌辱的痛楚;《义勇军进行曲》鼓舞大家奋起抗日;《牺牲已到最后关头》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消极抗战进行无情指控;《救亡进行曲》鲜明地提出 " 建设大众国防 " 的口号,动员群众 " 打倒汉奸走狗枪口朝外向 "。

没有舞台追光,暮色就是最好的幕布。参与 " 筑光音乐会 " 的人们举着煤油灯站上条凳,光晕在寒风中摇曳,万人空巷、声浪裂空,抗日救亡之音一时响彻云霄。

" 这是‘筑光’在抗日救亡征途上迈出的可喜的一步。" 尹克恂在回忆录中写道。

1938 年,国民党当局制造了 " 二一九 " 学联事件,逮捕了中共贵州省工委委员黄大陆、李策等多名进步人士。面对敌人的血腥 镇压,中共贵州省工委才把 " 学联 " 成员大量转入 " 筑光音乐会 ",加强党对 " 筑光 " 的领导,1938 年 6 月," 筑光音乐会 " 成立中共文化支部,随后又建立党小组,从而迎来了 " 筑光 " 的蓬勃发展时期。

1940 年夏天,一本完整的《黄河大合唱》曲本从延安寄到了贵阳,会员们兴奋不已。" 我们太高兴了,立即召开干事扩大会议,商量排练办法,决定先抄后刻,边刻边练,学会一首唱一首,务必让黄河的怒涛声尽快传遍山城。" 尹克恂在回忆录中写道。

在随后的演出中,扣人心弦的节律和荡气回肠的歌词冲击着每一名听众的心灵,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黄河 " 咆哮 " 的声音响了一遍又一遍," 街道挤满听众,交通为之阻塞 "。

盛况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忌惮。1940 年 6 月 18 日," 筑光音乐会 " 在一次演出中,被国民党和三青团包围," 筑光音乐会 " 骨干文三传被抓走。次日,国民党又以进行非法活动为由,勒令 " 筑光音乐会 " 解散。为应对这一突发变故," 筑光音乐会 " 地下党组织决定,及时将部分党员、会员进行疏散隐蔽。这支文艺大军就此四散,在全国各地继续以歌为戈。

" 路边音乐会 " 的群众底色

2018 年 5 月,几个热爱音乐的视障人士在 " 筑光音乐会 " 曾活跃过的贵阳市地标性建筑文昌阁办了一场音乐会,音乐会慢慢吸引了快递小哥、健身教练、盲人按摩师、草根歌手、都市白领等人群加入。

后来的日子里,歌声让越来越多的人聚拢在一起,贵阳 " 路边音乐会 " 成为了网络热词,也成为政府和民间想要合力打造的标签。政府参与引导,音乐会有了更多观众。

没有围墙,不收门票、人人皆可上台参与 …… 近年来,贵阳市 " 路边音乐会 " 上,感人的场景一再上演:餐馆老板陈小顺用口琴吹响《海阔天空》,音色苍凉却引发千人合唱;环卫工登上舞台,一曲《如愿》唱哭观众;退伍老兵秦贤志与歌唱家张英席并肩高歌《再见吧,妈妈》,百万点击量的视频下留言:" 这才是人民自己的艺术家!"

△贵阳路边音乐会。

80 多年前 " 筑光音乐会 " 里 " 以乐聚民 " 的魂,在 " 路边音乐会 " 上不断重演。

" ‘路边音乐会’爆火出圈的原因在于它的群众性和自发性,这与八十多年前如出一辙。" 贵阳市演艺行业协会会长夏冰说。

2023 年以来,贵阳市的十个区(县、市)均根据自身特色举办了主题鲜明的 " 路边音乐会 " 品牌。" 两年来,全市‘路边音乐会’举办了 450 多场,现场观众达 350 多万人次,8 万人次普通群众登上舞台,全网浏览量超 300 亿次。" 夏冰说。

近年来," 路边音乐会 " 已成为贵阳重要的城市 IP,多次举办对外交流活动。夏冰介绍,从去年到今年,已有多国团队登上贵阳 " 路边音乐会 " 的舞台,音乐成为贵州 " 走出去 " 新名片,也成为文商旅的展示平台。

7 月 11 日," 山海无界,乐传全球 " —中欧艺术交流全球传播活动正式启动,6 位来自欧洲的音乐人亮相贵阳市观山湖区路边音乐会现场。英国小提琴演奏家格温妮丝(Gwyneth Nelmes)说:" 在贵阳,音乐就在人们生活的日常场景里,无论当观众还是上台演唱,音乐属于每一个人。"

红色基因的当代传承

" 筑光音乐会 " 像一颗深埋于贵阳土壤的文化种子,历经八十余载春秋,最终在贵阳街头破土重生,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让历史的旋律与城市的脉搏重新共振。

2023 年 12 月,在花溪十字街的 " 致敬 · 筑光音乐会 " 上,当《歌唱祖国》大合唱响彻夜空,年轻人在社交媒体刷屏:" 那一刻,懂了什么叫‘筑光’——照亮黑暗的,从来都是普通人手心的微光。"

2024 年 12 月 8 日,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一场特别的 " 路边音乐会 " 在此举行。这是一场以追随 " 筑光音乐会 " 为主题,发扬红色基因的 " 情景再现 "。演员们化身 1937 年的筑光会员,重现她们将文艺社团转为抗日号角的觉醒时刻。当 " 保卫家园 " 的呐喊穿透舞台,观众泪光闪烁,参与者在网络上留言:" 这不是表演,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

今年 7 月 20 日,在位于花溪区高坡乡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兵临贵阳展示园内,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金帆管乐团表演了一场音乐快闪活动,少年们用清脆的歌喉唱起《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表达对先辈的崇高敬意。

这是花溪区举办的 " 聂耳 " 青少年乐团展演艺术周上的一幕,在这场活动中,来自国内外 37 支青少年乐团、超 2000 名青少年带来了精彩纷呈的管乐、民乐展演。

在当年 " 筑光音乐会 " 教唱抗日歌曲的同一块草坪上,《义勇军进行曲》再次响起,音浪穿越历史,在空中激荡回旋。

八十多年前," 筑光音乐会 " 会员在贵阳街头以歌为戈,唤起群众的爱国热情。现在," 筑光 " 早已超越历史名词,成为贵阳人心中那簇 " 人人可点燃,人人被照亮 " 的精神火种。

88 年前的那场音乐会,仍未谢幕。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贵阳 音乐 红色基因 上海 迷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