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碳酸锂市场犹如坐过山车,上演了罕见的极端行情,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与行业人士的目光。这一关键锂电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对新能源产业链乃至整个资本市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价格走势来看,上周五碳酸锂主力期货合约强势涨停,然而市场风向突变,本周一便跌停,7 月 29 日继续收跌 5.9%,直至 7 月 30 日,主力期货合约价格才稍有企稳,收涨 0.43%。和众汇富观察发现,短短数日,如此剧烈的价格起伏,在碳酸锂市场实属罕见。7 月 24 日以及 7 月 25 日,碳酸锂主力期货连续两日触及涨停,25 日涨停后,最新价格为 8.05 万元 / 吨,相对于 6 月 23 日的阶段性低点 5.84 万元 / 吨,一个月时间上涨幅度达到 37.84%。而在暴涨之后又迅速暴跌,市场情绪也随之大起大落。
和众汇富认为此次价格极端波动,背后有着复杂的驱动因素。政策层面,国内多个行业掀起 " 反内卷 " 行动,旨在防止恶性竞争,保障企业合理利润。虽然国家层面未针对碳酸锂行业统一行动,但部分地方政府已采取措施减少产能。例如,自然资源部消息显示,青海地区部分锂盐湖存在采矿权证载矿种与实际开采矿种不一致的情况,如藏格矿业全资子公司藏格钾肥就应相关部门要求,立即停止违规开采行为并积极整改,待锂资源手续合法合规后方可申请复产。另外,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宁德时代旗下宜春时代新能源矿业有限公司的采矿许可证 8 月 9 日到期,开采矿种为陶瓷土,后续矿种变更面临时间周期长、补缴锂矿出让收益金等不确定性。青海和江西作为我国锂资源富集区域,地方政府政策收紧,让业内看到了产能收缩的希望,从而引发市场对碳酸锂供应减少的预期,推动价格上涨。
从供需关系来看,近期碳酸锂的供需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价格波动。7 月碳酸锂产量预计环比增加 3.9% 至 8.12 万吨,2025 年 6 月中国碳酸锂进口数量为 1.77 万吨,环比减少 16.3%,同比减少 9.6%。需求端 7 月排产环比小幅增加,两大主材消耗碳酸锂环比增加 3% 至 8.08 万吨左右,7 月整体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此前碳酸锂价格单边下行,下游厂家库存普遍较低,部分大型厂家仅储备两周用量,多数厂家甚至更少。和众汇富观察发现,低库存状态使得下游企业在市场稍有变化时,便需积极补库存,对价格上涨有一定推动作用。但同时,市场长期供过于求的格局并未根本改变,高产量、高库存问题依然突出。方正中期、SMM 数据显示,7 月 25 日当周,国内碳酸锂产量为 18,630 吨,虽较前一周下降 485 吨,但整体仍处年内高位,全口径社会库存继续保持在 14.3 万吨,较前一周再增 550 吨,持续创出历史新高 。
期货市场的投机因素也对价格极端行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在过去一个月,受到 " 反内卷 " 政策预期、规范矿权审核和部分企业停产检修等供给端利好刺激,碳酸锂期货交投活跃度迅速增加。6 月 23 日,碳酸锂 2509 合约成交持仓比为 0.73,此后逐步提升,7 月 24 日达到 4.05 的阶段性峰值。期货价格较现货价格从小幅折价转为大幅溢价,7 月 25 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为 72,940 元 / 吨,而同期碳酸锂 2509 合约的结算价则达到 79,460 元 / 吨,升水幅度达 6520 元 。大量资金涌入期货市场,进一步加剧了价格波动。不过,随着价格过度波动,交易所也迅速出手调控。上周末广期所宣布,自 2025 年 7 月 28 日交易时起,非期货公司会员或者客户在碳酸锂期货 LC2509 合约上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 3000 手,随后碳酸锂期货主力 2509 合约便出现跌停,前期涨幅明显的焦煤、玻璃等期货主力合约也跌停收盘,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巨大价差才开始显著修复 。
碳酸锂价格的极端行情对上下游企业影响巨大。对于上游锂矿开采企业而言,价格上涨时,盈利空间扩大,有动力增加开采量;但价格暴跌则可能使部分成本较高的矿山面临亏损停产风险。下游电池生产企业及新能源车企,碳酸锂价格不稳定增加了成本控制难度。价格上涨时,电池生产成本上升,压缩利润空间,可能导致部分企业推迟采购计划,观望情绪浓厚;价格下跌虽短期有利于降低成本,但大幅波动也会扰乱企业正常生产计划与成本预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